分享

李晓伟丨谁 是 谁 的 谁

 当代文摘 2020-09-09

 谁 是 谁 的 谁 

作者 | 李晓伟(河南汝州)

在我的思念的情感尚处于风起青萍,浪成微澜,发酵酝酿之时,清明节竟眨眼就到了。

就在夜半敲打键盘的时候,我忽然感到很茫然。这种茫然有点突如其来,有点莫名其妙;有点措手不及,有点肆无忌惮,像一汪春水突然荡起的涟漪,在我的思绪里无限地蔓延,以至于我突然忘记自己身在何地,人处何时,想思念谁,去怀念谁。

手机在午夜的斗室里已不知道是第几次鸣叫了了,我不想去看来电的是谁。无论是谁的电话,我真的不想接,因为此时的我已不可救药地深深陷入思念的泥潭无法自拔。况且,我不想从中解脱出来。

我是一个母亲早逝的游子,我最大的遗憾就是还没来得及向母亲表达过自己的感恩之情,母亲就已远离。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里就酸酸的,这种酸楚的感觉会在瞬间蔓延全身。多年来失去母亲温暖的我似乎与断线的风筝越来越靠近,我在狂风暴雨中搏击,我在失爱中痛苦,我在痛苦中思念母亲给予的恩惠。没有母亲的温暖,没有母亲的呵护,漂泊到任何地方总是空虚相伴左右,那句唠叨,那份牵挂,那条永远温馨的绳索永远随着母亲的离去而随风飘散。

此去经年,虽然我不知道拿什么来回报母亲,但我已经懂得,我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

或者,我的这篇散文不需要为谁而写,只为祭奠那曾经唯美的过往。但在此背后,隐含着的,仍然是对母亲那无穷的思念。在这夜阑人静的时候蓦然感伤,我不是在乎谁是谁的谁,而是在乎谁曾经关爱过我,我曾经思念着谁。

每当柳絮开始飘扬的时候,每当阳光开始炙热的时候,每当秋风开始丰硕的时候,每当雪花开始飞舞的时候,我无论在做着什么,心里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给我生命的人。有多少温暖破晓似地驱逐我心里所有阴霾的时候,我知道,那是因为我想起了母亲。

 一场风雨,烟波忘了谁?一壶浊酒,相逢醉了谁?一分思念,情感念了谁?一番思量,谁是谁的谁。这些,还重要么?也许,这已经不再重要了。

人的感情,终究是脆弱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在一切的大喜大悲过后,抛开其他不说,任何人对于母亲的那那份依赖、感恩,仔细想来,既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遥远。

想起母亲那双充满关爱和鼓励的眼,成功时,那双眼为我欢欣,教我谦虚;失意时,那双眼为我黯淡,教我坦诚面对。仿佛黑夜里的灯塔,追逐着我的成长,照亮着我的人生。

想起母亲那双几经岁月雕刻的手,那是一双在春日播种的手,在夏日操劳的手,在秋天收获的手,在冬日揉搓的手。那双手始终贯穿于我的情感世界,始终贯穿于我的整个生命。

冥冥中,我似乎已经从迷惘中醒悟,知道我是谁的谁,母亲是我的谁,母子之间谁又是谁的谁。

似水流年,暗夜沉思,我以矫情的方式抒发着人间最朴实、最美好的情感,尽管此时的我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苍白,如此的不安和如此的敏感,但我知道,当第一缕阳光照在窗棂的时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因为思念只是一段情感的历程,只是一个人突如其来的真情流露。这样的情感,未有结果,只为心安。

作 家 周 刊 专 栏 作 品

作者风采及简介

李晓伟,河南汝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汝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资深媒体人。中外文艺、当代文摘、作家文艺特邀专栏作者。

  曾先后在汝州、郑州、北京等媒体任编辑、记者等。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各类作品近两千万字。

  已出版散文集《渐行渐远》、小说《涮三国》两部作品,新闻评论集《话里有话》、散文集《汝风雅颂》、《浅斟低唱》正在结集出版。

4、本次征稿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邮件主题格式:【夏之卷结集出版投稿】作品+作者+字数(行数),作品直接写在邮件里,并用word附件一份;正文格式:题目,题目下面署名,署名下面正文,标题和署名小四号宋体字,正文五号宋体  。文末务必附上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包含作者真实姓名、笔名、籍贯、文学简历等)1份、风采照1张、作者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