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大山里的女人(文/王树林)

 当代文摘 2020-09-09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重名家,力扶新人


大山里的女人


作者:王树林(四川)笔名:公  牛

(作者承诺将部分打赏稿费用于贫困慈善公益事业,比如为街头流浪人买防暑药品,捐助贫困病人)


今天是祖母李氏的祭日
我的祖母李氏已在地下静静安睡了12个年头


在那个苦难的岁月
为了这个家 为了她的儿女
——我的父辈们
祖母尝尽了所有的苦头

她是一个女人
可她却成了一个男人
担当了男人的职责

她是一个女人
可她却做了女人不应该做的事
耕地 打石头
编篾 背粮

她是一个女人
可她已成了一个男人
她将自己的幸福
全付在这贫瘠的田地里
一天天 一月月 一年年
用尽自己的汗与血来浇灌

为了这个家
她总是挺起胸膛
显出男子汉的气概
她总是有泪只往心里咽
她明明不能够坚强
可她硬要顽强


白天 她是男人
晚上 她是女人
要伺候她生病的丈夫

---我的祖父
还要给嗷嗷待哺的儿女们做饭

她是一个女人
一辈子没走出山里
她也想到山的那边去
抛开自己的丈夫 自己的儿女
可她没有那么做
她依旧同男人们一样
守着犁
守着那齿已被磨平的镰刀
守着这个世外的村子

她是一个女人
但她不是一般的女人
为了这个家
她宁愿做普罗美

受这烈日的焚烧
她宁愿被这大地的牢房囚锁
是为的这个家啊


可是
她终是离开了这个家
离开了这个村子
离开了手中的犁
离开了手中的镰
她终于离开了
这个大山村
终于到了山的那一边

可是 她永远走了
走了12年
我们期待她的回来
可她一直没有回来
每年的这个时候
便会听到那天空
传来的声音:
阿公 阿婆
割麦插禾

这是多年前写的一首诗。与其说是写的,倒不如是盗版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祖母同大堰河一样的淳朴。祖母原姓李讳尚兴老人,祖籍在我们故乡二十里外铁佛镇白土垭。生于1933年。嫁与祖父文举公。祖母一生勤劳。集体生产时期,祖父身体差,全由祖母支撑这个家。耕田,爬树.....。即使如此恶劣环境,父辈五兄妹无一人死亡。祖母的乳房不仅哺育了她的五个子女,还有村里很多父辈们一样大的孩子。物质缺乏的年代,村子很多孩子都是吃祖母的乳汁而生存。在暮年,又用干瘪的乳房哺育我。儿时的我,时常咬住祖母干瘪的乳房不放,揪得祖母很痛。记得祖母杀猪后用猪的苦胆汁涂在她干瘪的乳房,我就因为苦而不再折磨她的乳房。祖母一生吃了很多苦,当时争荒山,祖母和村子年前的男子打架。那时我估计四岁的样子,我记得在山里,那男子骑在祖母身上打祖母,把祖母的头发扯掉了一些。祖母是肝硬化而去世的。去世仍旧挂念着他的孙子。我记得我那年六岁,祖母躺在床上伤心的说,她不死的话,这些孙娃儿日子要好过一些。祖母去世,我哭得很伤心。我一人在地上边打滚边要婆婆。家里的亲人无不哀痛,她的两个女儿扶着墙在窗前几乎要昏过去。后来祖父背着我,他们骗我祖母睡着了,我才睡觉不哭。

  这首诗歌至今已经有九年的了。后来渐渐也很少写诗。这首诗歌是我读高一写得,如今很多年了。对于这首诗感情特别深,有的时候作为一个读者身份,觉得很差,不觉得是诗歌。有的时候深深打动自己,内心在哭泣九年过去了,我的祖母去世也二十年了。每每读到这首诗,感慨万千。祖母只是大山深处,甚至所有中国劳动妇女的一个象征或者缩影。为了子孙后代们走出大山,男人们翻过大山到城市。而女人们在男人们背后贮起一道坚固的长城。替男人们照顾老人孩子。他们无怨无悔。这首诗也是献给她们的赞歌

——公  牛  

二零一六年 元月 成都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是布谷鸟发出的声音。一年之计在于春,传说布谷鸟受凤凰派遣来叫春,提醒广大劳动人民开始春天的劳动。意味着春天将带给农民以吉祥喜庆。

诗文作者风采

❀❀❀❀❀

作者简介:

王树林,四川通江人,现居成都,业余写作,散文、诗歌、杂文散见《巴中文学》《巴中广播电视报》(巴中地区发行量最大刊物)“中国作家网”“四川作家网”《一品书院》《微光诗刊》等笔名公牛来源典故“孺子牛” 又鲁迅先生《自嘲》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故而借用为名。喜欢清静,闲暇游山玩水,看书,写字。作品文字朴素,喜欢关注最底层人民的生活。

 


©2016

©2016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