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 | 小说:画圈圈(文/富贵猫)

 当代文摘 2020-09-09


小说:画圈圈


作者 | 富贵猫(河南渑池作家)

周六上午十点,老石站在自家卫生间的洗漱台前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妻子说他头发一夜间白了许多,他不相信。

政府办姚主任,昨天下午把他叫去时,已经明确说了,报告,最迟在周六上午十二点前送过去,拜托他也给人家手下的那帮秀才们,留点汇总的时间,决不能耽误了袁县长周一上午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周日按时交稿。袁县长之前也把他叫去过,扔给他报告时只说了一句话:你是老娘婆了,相信你知道毛病出在哪儿。拿回去亲自动手改改吧,相信你不会把脐带给剪错了。

周五晚上回到家,老石戴上老花镜把报告看了一遍又一遍,把数字核实了一遍又一遍,快天亮时,才趴在桌子上睡着。

是手机闹铃把他叫醒的。吃了早餐后,老石又想起妻子昨晚给他送茶时说的那句话:“别做恁大难了。要是真干不了,咱就提前退了歇歇,让年轻人干。你也回家来帮我一起带带孩子,孩子如今大了,我一个人真带不了他了”。想到这些,老石下笔如有神,很快便写好一份《辞职报告》,和那份没修改一个字的报告叠放在了一起,准备马上拿去交差。

正要出门送报告时,妻子带着儿子回来了。妻子刚说完,饭吃了吧?儿子便扑到了他的怀里。

爸爸,爸爸,你看,我画的太阳好不好?

老石一把将孩子搂到怀里,眼睛模糊了……

儿子是他捡来的。

那是一个大雪纷纷的冬夜,住在一楼的老石半夜起来解手,听到门外似有动静,还以为是有贼了。打开门一看,一个花棉褥子紧紧地裹着一个孩子,放在他家的走廊雨搭下,孩子正在啼哭,小脸冻得通红。他把孩子赶紧抱回家,唤起熟睡的妻子,望着这个从天而降的儿子,两口子越看越喜欢。

妻子生完女儿之后,不久便患了附件炎,医生说,输卵管已经黏连,今后恐怕不能再生育了。这让有贼心没贼胆,一直还想偷着再生一个儿子的老石两口,彻底绝望了。如今,老天爷突然给送来一个儿子,他俩简直像是在做梦一样。

老石家三代单传,老母亲整天在他耳边絮叨。甚至发出了让他辞职回家不干,必须再生一个儿子的通牒。如今犹如天助,老石没有多想,当晚就把儿子偷偷地送回了乡下老娘身边。

儿子两岁那年,母亲把老石专程叫回家说,如今计划生育政策,不咋紧了,是该把孩子交还给你们了。不是我不想再带,我是怕时间再长,儿子就与你们生分了。如果有人问起,说是给你叫姑父就行了。老石领着孩子要出门时,母亲又说,有件事也要告诉你,我细瞅这孩子像是有点问题,翻身、爬行、抓站都比别人晚,前不久才刚刚学会走路,还老用脚尖,时不时也会像弓一样,抽搐几下,脑袋看上去也比别的孩子大。要是真有病治不了,你们就把孩子送回来,你俩再生一个也不迟。老石没敢把妻子已经不会生的话说出口,回到家里,看妻子见了孩子那股子喜欢劲,便把母亲临出门说的那句话给忘了。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了,到地区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才知道,孩子是轻度脑瘫儿,虽不是太严重,但智力肯定有问题,越往大去会越明显。眼看着到了七岁该上学了,儿子仍然只是画圈圈,仍然只是认得十个阿拉伯数字。学校不接受,只好放在家里两口子自己教。孩子每天就是沉溺于玩乐器,沉溺于画圈圈。一天能画上百个圈圈,也不厌其烦。

时间长了,邻居们也猜到,这脑瘫儿是老石两口子收养的,不是什么侄子。人们知道老石家是三代单传,孩子又是这么个情况,夫妻俩又这么辛苦,谁也没说过啥,问过啥。见了面总是夸老石的侄子聪明,二胡拉得好,笛子吹得好,画画也画得好。再后来,其实单位和县上也有人知道了。在计划生育方面,一般都是“民不告,官不究”,没人举报,上级也装聋作哑,谁也不想当恶人。

千不该万不该,在马上就要换届的关键时刻,一封举报信放在了书记县长和纪检委书记的案头,署名是:统计局知情人。

老姚和老石,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好朋友,老姚私下里告诉老石,这种匿名的举报信,可查可不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不同于贪污腐败,处理起来可重可轻。只要他把这次的报告改的让袁县长满意,估计他局长的位置动不了。毕竟他是整个地区有名的科班出身的老统计,就是给个处分,也是轻飘飘。要是不能让袁县长满意,那就不好说了,起码局长是干不成了。临走时,老姚又自言自语一句,有人可是急等着你那个位置。

老石知道,老姚说的是小张。小张是他低好几届的校友,在校时就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过几篇论文,针对眼下普遍存在的统计数字不实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提出的一些整改建议,也切实可行。统计局人数不少,但又缺人,尤其是缺有学历有本事的大学生。为此老石一直很烦恼。

小张临毕业时,老石和县人事部门一起到学校招聘人才,和小张谈妥了回家乡工作并签署了协议。事先他们已经了解到,小张父亲早年遭遇车祸死了,老母亲又瘫痪在床,很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没想到小张很不走运,《派遣证》已经到了县上,老石已经把办公桌都准备好了,原来谈好的事情又黄了。县里书记私下里给县人事部门一个指示,凡是籍贯为英豪镇的毕业生,县直各部门一个也不能接受。为此,小张那段时间成了待业青年,老石只好先把小张推荐到了市统计局临时帮忙,按临时工先领着工资。

等老石弄清楚西县长家也是英豪镇的之后,这才找到了病根。三番五次找到县委书记为小张求情,五次三番给书记说明小张人才难得。说统计局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再下手晚了,市统计局就要给抢走了。再说了,小张和县长不是一个村的,此前压根也不认识什么西县长。

小张到县统计局没多久,又连着在省级报刊上发了几篇很有分量的文章,其中一篇《县域经济高速发展探析》的文章,还上了省报头条,这让书记非常满意。小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在老石的极力推荐下被提拔成了副局长,成了老石的左膀右臂,一下子让老石工作上轻松了不少。老石把业务全交给了小张,大部分本该自己参加的会议也让小张代替了,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腾出不少时间帮着妻子带孩子。

一次偶然的发现,让老石惊出了一身冷汗,县上公布的好几个数字,虽然注明是统计局提供的,但都和统计局上报的数字不一致,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只是多了个零,但作为干了几乎一辈子的老统计,老石心里明白这个零的分量。他事后查明,这些零并不是办公室人员的工作失误,而是曹局长特意自己加上去的。

在县上又一次选提干部时,老石推荐小张由副科升为正科,去县志办当了主任。送别宴会上,小张没等结束就找借口先走了。老石从此也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但心里还是感到了轻松。

 

老石偷着把眼泪擦了,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接过儿子递过来的画板认真端详,以前老石从没有认真看过儿子的画作,今天看过心里想,唉……这画的哪是什么太阳啊?说像糖葫芦吧,中间没有串起来的那根棍。说像鸡蛋吧,可看上去比鹌鹑蛋还小,一排排看上去倒是挺整齐。老石知道,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需要鼓励,今天心情好,便不住地赞叹:我娃画的太阳真好!——我娃画的太阳真好!……

儿子从他身上跳下来继续去画圈圈,老石到厨房看了一下正在忙碌午饭的妻子,看着妻子消瘦的背影,老石觉得今后真该多帮帮妻子,她太累了……

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老石觉得是该走了,是得给人家姚主任手下那帮秀才们留点时间。正当他拿起两份报告准备出门时,突然觉得脑子蒙了一下,身体一软,便瘫坐在了地上,眼前有许多圈圈在旋转……

老石醒过来已是周一的下午。病床头上的标牌上写着:高血压脑病。老姚拉着老石的手坐在病床边告诉他,袁县长让捎话给你,你改写的的这份报告很好,在人大会上帮了他的大忙,他最迟明天就过来看你。然后四下瞅瞅又小声说,袁县长还让告诉你,一年到头都是忙工作,这回趁着住院多歇几天,不要急着出院。等身体彻底好了再上班,县上离不开你这样的老统计。说完,老姚将老石的《辞职报告》留下走了。

望着姚主任离去的背影,老石有些纳闷:报告还是县长扔给他的那份报告,我没改动一个字,咋会说我改写的好呢?……

病房门被推开,妻子掂着饭盒和儿子一起进来。儿子扑向老石叫喊着:爸爸!爸爸!你终于睡醒了,我再给你画太阳吧?老石说,好啊,儿子,你画吧。儿子抓起床头那份《辞职报告》就在上面画了起来……

等妻子把儿子哄瞌睡后,老石把儿子手里的《辞职报告》拿了起来,只见上面的落款年月日前面多了好几个圈圈,老石一下子明白了。嘴里骂了一句,你他妈的!再次昏了过去……

老石的葬礼过后一个月,新的任命下来了,县志办张平安同志,接任统计局局长。

——2017年3月7日

中 外 文 艺 平 台 精 品

  

作者简介

陈豫闽,男,60岁,供职于河南省渑池县公安局,渑池县作协副主席。近两年撰写的近百万字的纪实性散文《渑池往事》,在《仰韶》杂志刊出后,在当地引起了较大反响,填补了《渑池县志》的空白。中外文艺平台特邀专栏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