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 | 小 说·扶 贫(文/赵 华)

 当代文摘 2020-09-09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重名家,力扶新人

精彩短篇

《小 说·扶 贫》


作者 | 赵  华(陕西作家)

十一月的夜晚,漆黑阴冷。

从金水湾县委县政府会议室出来,槐林镇的党委书记吴新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也难怪刘县长发这么大的脾气,谁也没想到,有名的富裕县金水湾沦落成贫困县。县委县政府连夜晚召集全镇领导,召开了扶贫工作大会,要求一月之内查清各镇贫困户的底子,一周上报扶贫情况,跟进通报,如有弄虚作假给予撤职处分。吴新民刚接手的槐林镇,低保户竟占全县之首。

“吴书记,你回家还是镇上?”司机王林问道。

“镇上吧。”他紧了紧大衣,低沉地说,然后给妻子打了个电话。对于妻子,他充满愧疚。他的家在农村,父亲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就去世了,是母亲含辛茹苦地供他上大学。妻子刘玉英和他是高中同学,不顾高干父母反对,和他走到一起。婚后,他在部队,她在县城学校教书,无怨无悔地照顾他的母亲和孩子。后来,他转业回来,却分配到山区乡镇。如今,虽说离家很近,却也是聚少离多。

他不想把工作带到家里,只有置身在镇宿舍,他的思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中。

他依在床靠背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对于槐林镇,他早已耳闻。90年代末,他刚从部队专业,槐林镇就以黑李子闻名省市,他百思不得其解,短短不到十年光景,怎么就成了贫困镇?原以为自己捡了个宝,没想到却是烫手的山芋。看来,组织安排他出山,就是让他收拾这烂摊子。作为乡镇领导,他的工作能力众口皆碑,在山区任职期间,他根据气候、土壤特点,调整产业结构,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培训,把一个不起眼冷冷清清的穷乡镇,干得红红火火。眼前这个槐林镇错综复杂,不比山区乡镇人少事单纯,处理不好就会引火上身,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基层工作越难干啊!

他思索着,不知不觉和衣睡着了。

天渐渐亮了,脚步杂沓,上班的时间到了。

他坐了起来,打起精神,拨通了民政干事的电话,吩咐他把全镇贫困村的名单打印出来,安排办公室主任召集所有干部到大会议室开会。

会议中,包片包村干部逐一汇报各村情况,最后到玉河村,包村干部何文钦愁眉苦脸闪烁其词,逼急了他说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胜任工作,为了不拖镇上后腿,让领导安排其他人包玉河村。放到平时,吴新民的火爆脾气早就上来了,给谁难堪?干不了回家去,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考虑到自己刚上任,还没完全吃透各村的工作,他强压脾气留下何文钦,让他把玉河村的情况说说。

随着何文钦的叙说,吴新民忽然感到一种莫大的压力向他袭来。玉河村是一个不到一千人的村子,因为省上黑李子培育中心驻扎,是金水湾受益最早的村子。村长罗强辉仗着他最早引导全村人栽植黑李子的功劳,又仗着自己兄弟们多霸权欺弱假公济私,拥护他的群众都吃上低保和慰问品,一连几届,他都稳坐玉河村一把交椅,他还把自己的相好董春霞安排成村妇女主任。对于罗强辉,吴新民印象颇深,是个人物。罗强辉虽然身高不足1米65,但是智商一般人望尘莫及,是金水湾农民致富能手,果敢、雷厉风行而且很会来事、门路宽,罗家弟兄都有各自的企业,老二罗强斌搞建筑,老三罗强健开办的砂场,老四罗强康修建了百吨冷库,老五罗强军在村里开了个超市,人称“玉河五虎”。他刚上任第二天,罗强辉就登门拜访,要求吴新民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为吴书记接风洗尘,吴新民以八项规定委婉拒绝。

“吴书记,你知道不知道?去年夏天的玉河事件,那个淹死的孩子就是罗强辉的三弟的……”

那可是轰动全县,甚至惊动了省政府啊!吴新民不由倒吸一阵冷气,那个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县政府的大门一连几天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女的哭男的闹,无奈之下动用了公安。最后听说,给死者亲属赔了一大笔钱才放下。

“吴书记,咱们这是摸老虎的屁股啊!”何钦文苦笑着。

“确切地说是打老虎,”吴新民弹了弹烟灰,“你也不要犯愁,这是共产党的天下,不是他罗家的。咱们吃国家的饭,就得为国家干事,就得保一地方平安,把国家的好政策送给真正需要的人,而不是滥用职权。老何,你尽快把玉河村真实的贫困户底子摸清,把名单提供上来。你放心去干,一切后果我承担!对了,先不要打草惊蛇。如果你现在还顾虑这顾虑那,在我没被撤职之前,我先把你的职撤了!”

安排好工作,吴新民长吐一口气,坚定地看着前方,即使是暗礁险滩,他也要拼尽全力去闯。现实不容他回头,时代不许他回头!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何文钦到玉河村调查的事情,很快就有人反映到罗强辉那儿。开始,罗强辉根本不当一回事儿,在他认为只要是村上的事情,镇干部都会主动找他。一连几天,也没见何文钦找他,镇上到底要干什么?他敏锐地感觉到,肯定要有什么事情发生,而且是针对他的,既然如此,那就不能坐以待毙。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他决定由五弟罗强军和董春霞去探探何文钦的口风,看看动态。

董春霞不但漂亮,而且有文化、有思想,微卷的齐肩短发风情万种,身上找不到半点乡下女人的粗俗肤浅。他和罗强辉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是一句半句就能说的清楚的。如果不是那时候罗强辉家穷兄弟们多,他们早就成了一对恩爱夫妻。学生时代,董春霞的漂亮聪明在方圆出了名,她是父母的骄傲,是全村孩子的榜样,罗强辉人穷志不短,刻苦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两个人暗生情愫。高中还没毕业,董春霞的哥哥在一场大病中夺去生命,家庭的突然变故迫使董春霞辍学回家。为了追到董春霞,罗强辉弃学参军。在临出发前夕,他向董春霞表明了心迹,两人约定罗强辉复员回来结婚。还没等到约定的那一天,董春霞的父母就为女儿招赘了上门女婿。结婚那天,董春霞流了一晚上的眼泪,在家人的劝说下,罗强辉默默接受了这个事实,娶妻生子,两个人过着各自的生活。十几年后,董春霞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已是玉河村支书的罗强辉帮忙处理了后事。也许出自于感激,也许是因为孤独无靠,她和罗强辉两个人走到了一块。明里他帮她栽种、销售黑李子,暗里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村口靠公路的地方,为她批了宅基地,帮她开了饭店,还把她选为村上的妇联主任。有了他的庇护,她的日子安稳踏实,有人求罗强辉办事,也要巴结她。这些,让她更加死心塌地对他。

长兄为父,罗强辉这个老大在四个弟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不可撼摇,暗地里,形成一股力量。罗强辉的五弟罗强军,做事从不用脑子考虑,罗强辉让他干啥,他就干啥。对于何文钦,罗强军压根儿没给眼里放,瘦得根灯杆一样,畏畏缩缩的。这回,一定要给他一点颜色瞧瞧。

何文钦知道得罪不起罗强辉,但是镇上的工作又不能不干,每次进玉河村不是朝“春霞饭店”望望,就是向罗强军的超市看看,就像做贼似的,生怕遇见罗氏兄弟和董春霞。这天,就在他躲躲闪闪准备离开的时候,罗强军从超市出来了叫住了他。何文钦不由紧张起来,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看着罗强军黑着脸走过来,他暗暗叫苦,不知怎么应付。

“想整我大哥,也不打量打量自己,是什么东西?我叫你走着进村,爬着出去。”

董春霞不失时机地从饭店出来,拉住罗强军,打电话叫来罗强辉。

“老五,放开,该干啥干啥去。”

罗强辉皱着眉头,看了看狼狈不堪的何文钦,呵斥住罗强军。

“这冷的天,都杵着这儿干啥?有啥事情到我哪儿说,饭店生着炉子暖和。”

董春霞推上何文钦的电动车,三人来到“春霞饭店”。董春霞倒上滚烫的茶水,招呼好何文钦和罗强辉,系上围裙到厨房忙去了。

“老何,不是我说你,村上的事情,你给我安排不就对了?如果乡干部能解决,那还要我们干啥?你今天运气好,赶上我在,下一次,就保证不了。春霞,多整俩个菜,给老何压压惊。”

这明摆着给他敲警钟,何文钦冷汗涔涔。罗家兄弟,他得罪不起。别人可以屁股拍拍走人,他不能啊!他是家里的独子,而且两村地畔连着种地,刚才罗强军凶神恶煞地的一幕让他惊魂未定。但是,镇上安排的工作,他也不能不干啊!那是他的衣食父母。

“不是我有意为难老哥,实在是咱吃国家的饭身不由己。你不知道上面的情况,谁都不敢马虎。为这事,几个镇的领导都丢了乌纱帽。我这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啊。罗哥,如果你认为兄弟为难你,我这去就向吴书记请假。哪怕他把我开除了,咱兄弟们的感情重要。”

罗强辉面色凝重,把玩着手中的茶杯,冷笑道:“那倒不必,以后你只要心里还有你这个哥,不要暗地里放冷箭,有什么事情提前招呼一声就行了。”

董春霞端上一盘切得精薄的牛肉和一碟油炸花生米,拿上一小瓶劲酒,给罗强辉和何文钦满上。何文钦心里清楚,这表面是赔罪,其实就是给他施加压力。

罗强辉从何文钦谈话中感到形势的严峻性,就算何文钦不承包玉河村的工作,镇上还会派其他人,这个现实谁也改变不了。他不由一阵烦躁,吴新民的行事风格,他领教过。遇上这么个原则性强软硬都不吃的对手,他不知道怎么做,顿时陷入迷茫。水是深是浅,都要试一试,他决定跟吴新民谈谈!

对于罗强辉这样的对手,出手必须快很准。吴新民一面安排何文钦去玉河村后,一面和民政干事暗地里走访了以张继红为首的贫困户。张继红一个人住在村西头破败、低矮的老屋里,由于儿子和老伴害怕得罪罗强辉,在劝说无效下,骂他吃饱了撑的,如果要瞎折腾就折腾去,他们还要在村里活人,让他单过。在罗强辉等人的煽动下,大家都像避瘟神一样躲着他,背地里说他有神经病,渐渐地把他孤立了。这几年,他腿脚不好行动不方便,衣服也没人替他换洗,一副胡子拉渣、邋里邋遢的样子,越来越像个“神经病”。他看不惯罗强辉在村里一手遮天、假公济私等行为,特别是把他不看在眼里,说他倚老卖老、好吃懒做,让他很恼火。他发誓一定要给罗强辉个颜色看看,拄着拐杖到处上访。罗强辉嗤之以鼻,任张继红蹦跶,他才不屑理会张继红。看着上访的张继红因“神经病”被一次次遣送回来,罗强辉报之冷笑。上访失败后,张继红认为是罗强辉私下买通的,不再相信政府工作人员。吴新民没想到,老红军张继红的境况如此凄凉、清贫,他不由一阵自责眼眶一红,深深向张继红鞠躬致歉,然后让随行的民政干事安排张继红到敬老院。吴新民的举措让张继红感激涕零,他把憋在心里的委屈掏了出来,将上访材料交给吴新民,希望政府、希望吴新民能把国家的扶贫政策,送给真正需要的人,让他们感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吴新民郑重接过材料,看着上面罗列的一条条罪状,又走访了贫困户。

他内心波澜起伏,一个人来到玉河堤上,风肆无忌惮,吹在脸上如刀割般疼痛。河床是乱七八糟的枯草,采石挖沙后凹凸不平,如脓包满目苍夷。河滩上是罗强辉的三弟罗强健开的砂场,紧挨着是一眼望不都头的黑李子园。如果不是罗强辉,玉河村的黑李子发展就不会这么快。罗强辉是个实干家,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他有头脑、有知识、敢说敢做,在倡导栽植黑李子,做出了一定贡献。那时候,村里人还没有意识到黑李子的经济价值,他强迫栽植,当时怨声载道,他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决策,赢得了声望和地位。后来,在修路、建学校等方面,他也是功不可没。一项一项的业绩助长了他的霸道、跋扈,特别是近几年,在扶贫工作上弄虚作假、乱批地基,逐渐形成了以他为领导的家长势力。

是时候,与罗强辉摊牌了!

镇政府办公室,罗强辉已经等候吴新民。

真是不合而谋。

吴新民把罗强辉让到办公室,关上门,寒暄几句,两人直奔主题。

罗强辉:“吴书记,我想问问你把我的事情怎么处理?”

吴新民弹了弹烟灰,“我希望罗书记能配合我们的工作,纠正以往过错。”

罗强辉冷笑着,“那可能吗?你抬抬手这件事情不就过去了?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干嘛为难兄弟。”

吴新民:“罗书记,你错了,不是我为难你,而是你在为难我们。目前的形势,你不可能不知道,只有如实汇报、弥补错误,这是唯一出路。”

罗强辉紧紧地盯着吴新民,后者正用一副凌厉、坚定的目光看着他。

“罗书记,你是明白人,我也不想多说,这是我们掌握的资料。不要牵扯其他人,否则不可收拾,不要企图与国家和人民抗衡。”吴新民说完将复印的资料递给罗强辉。

罗强辉的目光败了阵下来,他知道那个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语气也变弱了。

“吴书记,对玉河村,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希望你能公正、公平处理。”

“你放心,成绩谁也磨灭不了。罗书记,你是个人才,不要越走越远。我能做到的一定尽力,剩下得就靠你自己了!”

“谢谢吴书记,我一定妥善处理。”

罗强辉感激地看着吴新民。

吴新民长舒了一口气。忽然,一阵阵鞭炮声传来,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寒冬就要过去,春天不再遥远……

  

作者简介

赵   华,笔名:秋水无痕,汉语言文学大专,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作过记者、公司文员、教师、编剧等,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百余万字。2008年致力于碎戏剧本创作,其中《死也要挡住你的财路》《不差这点钱》《桃花运》《虐待狂》等60部剧本被拍摄,先后在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宝鸡电视台播放。中外文艺平台特邀专栏作家。


©2017

©2017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