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孙祖兵:读诗写词战疫情

 当代文摘 2020-09-09



读诗写词战疫情


文 / 孙祖兵湖北

第一部分  品读古诗说疫情

一·中国古代灾疫频发,连续不断。

翻开我国历史文献,常有“是岁瘟疫大作”、“百姓惊逃,城为之空”的记载。
据专家研究统计,从春秋至清朝两千年间,平均每四年就会发生一次大的灾疫。以北宋(960--1127)为例,167年时间共有59次大的疫情,平均每2.83年发生一次。


宋苏轼《寄刘孝叔》诗: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既说出了连年饥苦,又描写了蝗灾生翅狅飞。

唐诗人高适《东平路中遇大水》(节选):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

  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

        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诗人开宗明义地说天灾自古有,今年秋天特别厉害。连绵不断的阴雨,导致洪水泛滥,虫蛇上树,麋鹿如小船随波逐流。

二·疫灾形式多样,且交织为患。

中国自古就地域广大,灾害疫情也多种多样。

包括伤寒、疟疾、痢疾、鼠疫、麻风病、肺结核、水涝、干旱、风雪、火灾、地震等等。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描述: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把电闪雷鸣、百川沸腾、山崩地裂等水灾、地震,描写得淋漓尽致。

唐杜牧《李甘诗》:

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

夜于正殿阶,拔去千年树。

说唐文宗大和九年,狂风呼啸,雷霆万钧,暴雨如注,地动山摇,屋摧树倒,一片恐怖景象。

明代学者龚诩《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节选):

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

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

诗人龚诩直指瘟疫、饥荒相继发作,造成了灾民成千上万死亡,尸骨暴露,无米无炊的凄惨景状。

三·疫情严重,民不聊生。

 东汉末年,曹操《蒿里行》哀痛沉郁又史诗般地记述了: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为古代的挽歌。蒿者,枯也,人死枯蒿。作者借旧题写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

 

唐诗人戴叔伦《女耕田行》(节选):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去年灾疫牛囤空,以刀代牛谁与同。

该诗描写两个女孩,因去年灾害加瘟疫,家中的牛病死了,没有男将,只有靠她们两姐妹用刀代耕。
南宋官员王梦雷一首《勘灾》诗,则为我们留下了旱灾后社会生活面貌的真实记录。

山中树木减颜色,涧畔泉源绝细流。

处处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无收。

清代诗人师道南《死鼠行》: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

    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   

诗中描写清乾隆时期鼠疫传染人类,短短几日,死去的人就堆积如墙,堵住行走的道路。年轻诗人自己也不久感染黑死病(即鼠疫,因感染者全身皮肤黑色,故称黑死病)去世,年仅三十岁。
  


四·原因及对策

古时候,人们科学知识有限,对灾疫产生的原因,常归结为两种,一是鬼神降灾,一是恶劣气候。这两种观念一直并存,延续千年。

《素问》说:“六气分治。”就是风、热、湿、火、燥、寒六种气候,分治四时。曹植《说疫气》:“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

由于灾疫的原因复杂难测、灾难性强、防治效率低,因而人们对其充满恐惧。
到唐宋时期,对疫病的认识仍然来源于秦汉以前的疫鬼思想;但在治疗方法上采用医师、灸师、诅师、符师四者相结合的办法。

唐韩愈《谴疟鬼》一诗:

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

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

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

该诗描写人们祛除灾魔的多种方法。即:“医师熏灌,灸师施艾炷,诅师念咒语,符师舞刀画符。综合运用了中草药、针灸艾灸、巫师作法、道家画符等手段。
  至于蝗灾,人们还迷信蝗虫是天上派来的神虫,不敢触动,任其吞嗜庄稼。

《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唐太宗吞吃蝗虫事:上,举手欲吞之,左右谏曰:“恶物或成疾。”上曰:“朕为民受灾,何疾之避!”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

 

唐诗人白居易写道:

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说唐贞观李世民不怕皇天报复,一口吃了一只蝗虫,给人们做出了榜样,号召灭蝗,取得了灭蝗的胜利。

 

 第二部分  以笔为枪战疫情

古人抗击灾疫,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弄神驱鬼。即使有官府组织,也只能靠最原始的人力驱疫抗灾(打鼓吆喝,肩拉臂扛),人民饥病交加,社会贫弱不堪。

如今,江城武汉突遭新冠肆虐,病毒非常狡猾,疫情特别严重!但是,今天的中华,国富民强,科技发达,党领导全国军民援力湖北:42000多名医护精英驰援江城前线,防疫物资、生活用品源源不断运往武汉。

从1月23号封城到3月8号,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全面控制住了疫情,日发病人数由最高的19500多人到现在的36人,疫情基本控制,战役胜利在望!

附:作者原创抗疫诗词

卜算子·遥想

听闻鸟鸣叫,

不见路行人。

屋安楼静如空城,

风来微微冷。

凭窗映绿树,

相看无回音。

遥想去年柳色新,

昨夜月分明。

十六字令·春

春,桃花红了柳花新。

深闭门,疫瘴笼太阴。

春,才封城郭又封村。

涕泪零,炊烟淡入尘。

春,九州万民齐抗争。

待晴日,温蕴朗乾坤。

西江月·孤巷

世事总归难料,

人生几度匆忙。

本将新春赴南洋,

哪堪困在孤巷。

默数小窗闲云,

偶见嫩叶鹅黄。

已是玉兰满树香,

饮取一杯何妨?

《七律·东风涤尽疫不生》

黑云蔽天暗沉沉,

荆楚突遭疫虫瘟。

封城封路限出进,

捐资捐物传爱心。

华夏钟灵清气在,

神州浩荡正义存。

百鸟和鸣奏新曲,

东风涤尽疫不生。


✿ 作者风采简介 ✿

☆☆孙祖兵  男  1963年生于湖北襄阳,高级职称。现在武汉从事财经类职业教育,从教36年。自幼喜欢文学,爱好唐诗宋词,自创诗词散文三十多首,公开发表财经专业论文二十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