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乙归藏汤加减治疗不寐(失眠)体会

 秋水一页 2020-09-10


第 1567 期

作者 / 吉康生 江西省上犹县中医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赵馨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甲乙归藏汤出自晚清名医费伯雄《医醇剩义》卷一。书中记载:甲乙归藏汤由“真珠母 八钱,龙齿 二钱,柴胡 一钱醋炒,薄荷 一钱,生地 六钱,归身二钱,白芍一钱五分酒炒,丹参 二钱,柏子仁 二钱,夜合花 二钱,沉香 五分,红枣 十枚,夜交藤四钱切”组成,治疗“身无他苦,饮食如常,惟彻夜不寐,间日轻重,如发疟然,起伏而又延久不愈,左关独弦数,余部平平者”。此方不仅可以治疗不寐,还可以治疗郁证等。笔者认为,甲乙归藏汤治疗不寐,其机理为从肝、从心论治。笔者在基层临证多年,曾用此方治疗不寐患者500余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笔者的临证体会总结如下。

1 不寐的病因病机

不寐,又称失眠,古时称为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不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引起不寐的原因很多,常常因外在因素影响情志变化所致。不寐的病机错综复杂,但其总属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其病位在心,其中肝性不寐为临床多见。

不寐时间长往往可引起焦虑抑郁,焦虑抑郁又加重不寐,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因不寐引起情志的变化或因情志变化引起的不寐,其病理过程几乎都伴有肝气郁结的现象,进而形成肝郁化火、肝阳上亢、伤阴耗血等证候,从而上扰心神,加重不寐。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认为,不寐的体质因素主要指肝火偏旺,是发病的先天基础。(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素问·五脏生成论篇》曰:“故人卧,血归于肝。”《血证论·卧寐》有云:“肝病不寐者,肝藏魂,入寐则魂反于肝。若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体阴而用阳;肝为血海,主藏血,主藏魂,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疏泄藏血功能正常,则魂随神往。故《灵枢·本神》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如果肝失疏泄,或者肝血不足,魂神不符,则夜寐不安,多梦易惊。

2 不寐的治则及遣方用药

3 典型病例

杨某,男,48岁,某银行干部,2014年1月4日初诊。因“不寐2月”来我院就诊。自诉临近岁末年初,工作压力较大,已2个多月难以入睡,且日渐加重。症见:不寐,多梦,烦躁易怒,胸闷、喜叹息,心悸、易惊,口干,晨起后略感头昏,精力尚可,口唇周围起疹、微痒痛,饮食、大小便正常,舌苔薄黄,脉弦滑。测血压120/70mmHg,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既往体健。辨证为不寐,肝郁化火,治以疏肝解郁、平肝潜阳、养血安神,方用甲乙归藏汤加减。


4 体会

不寐证型较多,其中肝性不寐患者临床多见。笔者选择肝性不寐患者从肝、从心论治,用平肝潜阳、疏肝解郁、养血安神法,使用甲乙归藏汤加减进行治疗,可使肝心两宁,魂神俱安,从而改善睡眠,治疗不寐。方中有镇肝、平肝、疏肝、降肝、清肝等药,也有养血安神、宁心定志之品,使气(火)不上行为患,使魂归于肝,神舍于心,共奏平肝潜阳、疏肝解郁、养血安神之功效,达到治疗不寐的目的。方中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尤其是肝阳扰动神魂,引起不寐惊悸等神志异常者,最为合适,为君药。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