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母亲

 文粹读书 2020-09-10

"妈妈呀 妈妈呀我想你/没有你的夜里我好孤寂/去往天堂的路是否太拥挤/妈妈累了 你就好好休息/妈妈呀 妈妈呀 我想你/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带上你心爱的油纸伞/妈妈 你要照顾自己/"一曲汤潮《妈妈我想你》响起,我早已泪如雨下……

我的母亲生于兵荒马乱的动荡岁月,年幼时饱尝食不果腹、衣不敝体的人生苦难。本该尽享儿孙天伦,无奈苍天不佑,大地无情,在万家灯火的正月初四,踏上了西去不归路。享年八十二岁。

母亲出身于抗战时期的大户人家,我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很不富裕,甚至有点贫困。父亲没进过学堂,为人老实,主要靠织席赚钱,一家六口的生活很是艰辛。家中遇到难事,母亲总会想出解决的办法。因此,家里大的决策一般都依赖母亲。有些时候,父亲也坚持己见,不肯相让。记得那年为了大哥的婚事,父亲嫌彩礼太高不愿订婚,母亲却坚持迎娶大嫂。争吵得很厉害,父亲竟然要动手,母亲就退后几步不再言语了。最后还是按照母亲的意思,尽快办了婚事。左邻右舍都说大哥娶了个好媳妇。那年我还不满十岁,但我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忍让,懂得了不能因小失大。侄女的降生给家里带来了好多快乐,你来逗乐,他抱去游玩,大人孩子都很开心。可恨老天不公,十八岁花季年龄的姐姐病情突然加重,那日正是三九寒天,姐姐一早起来就去生火,突然晕倒,再也没有醒来。母亲哭得死去活来。之后的一个多月,每当夜幕降临,母亲便双膝跪倒在大门外的矮墙边放声大哭起来,哭声回荡在小山村里,哀婉,凄惨!任凭你怎么劝怎样拉,都停不下来。母亲的哭声使我明白生命是何等的可贵,使我体验到失去亲人是何等的痛苦!

对于怎么使家里生活好起来,母亲有清醒的认识。父亲只知道早起晚归干活,可母亲却时常说:“就是把腿上裤子脱的卖了,也要供你们上学!”由于母亲对读书的重视和要求,我们兄妹四人成绩都非常好。大哥因为学业优秀,高中一毕业就被推荐当了中学教师;姐姐文才一流,可惜患了心脏病去世太早;二哥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但因父亲双目失明未能完成学业;我1988年以全平凉第三的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人人羡慕的平凉师范。母亲对读书的重视还沿袭到孙子身上,侄女刚开始说话,就天天给教:“我长大了在平凉摸水泥台台起呢!(意指在城里工作)”

母亲以她特有的智慧独特的方式给儿孙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侄女一上学,学习就特别主动特别刻苦,按照母亲的指引,很顺利的考入师范进城教书了。等到侄子呀呀学语,母亲又教导他:“要像你大大(指我)你姐姐一样读书考学。”侄子在母亲的感召下,考一中上大学读研进入了中关村软件园工作,在北京买楼生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这个小山村读完高中的都很少,像我家个个优秀,一个一个跳出农门奔向城市的屈指可数,别人都羡慕、赞叹,但没有人明白改变我家门风的推手正是我那身体瘦弱毫不起眼的母亲。她,才是启迪我们智慧指引我们方向教诲我们做人的导师!

母亲乐于助人,跟左邻右舍关系都特别好,谁家来了亲戚,都主动借菜帮忙做饭招待。每逢节日做了好吃的,总要给邻居送去一些。母亲虽处处行善,但并非好人一世平安。我十九岁刚参加工作那年,父亲因受分家打击,眼疾医治无效,依然双目失明。母亲里里外外操持家务,还要给父亲喂饭喂药。苍天无眼,不久父亲又得了偏瘫。母亲的负担更重了!尽管如此,母亲还一边不断托人张罗我的婚事,一边又担心父亲的病影响我找对象。好几次向我表达愧疚,使我感动,对母亲无限怜悯,内心翻滚着一股强劲的暖流。我默默的发誓,我一定要让父母有一个好的生活!每个周末,我都带好多母亲爱吃的东西回去,母亲常念叨东西少带点,多了吃不完。临走时给母亲一点钱,母亲总说家里开销少,用不了多少钱,总是推辞不要。为了让母亲有足够的富足感幸福感,每次我都硬塞到手里。父亲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在病床上生活了整整十个春秋。什么叫贤惠?母亲用一言一行给了我最准确的阐释。

母亲对我们要求很严,总是叮嘱我们要善待别人,好好工作。一次跟同事发生冲突,对方大打出手,我无奈还手伤了人。母亲知道后,等我一脚刚踏进家门,就嗔怪道:“怎么能打人呢?”听我解释一番后,又说:“尽管当时情况那样,也不能打人啊!”从此,我“金盆洗手”,遇事忍让,据理办理,从未动过拳头。

随着我们弟兄三人一个个工作,家里生活渐渐好起来。我也有了一点积蓄。2002年的一个周末,我买了点礼物回家看望母亲。谈话间,母亲提到城里买楼房的事,问我有没有想法。我一下意识到我的思想落伍了,很快我住进了楼房,生活质量提升了。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我时常接母亲去城里住。每逢春节,为了让母亲过年体面、开心,我早早去银行专门换一些新钱,除准备好孝敬母亲的那部分外还为母亲准备好给孙子的压岁钱。一晃十六个年头过去了,去年天气稍凉,我赶紧回去接母亲上城,她说村里人多,有人跟她聊天,房子宽敞住着舒服,不想走。我怕母亲感冒,执意要接。母亲拗不过我,只好随我。在家里近距离接触,我感觉母亲苍老了许多,精神已大不如前。中午天气暖和,我搀扶母亲到楼下走走。母亲说上下楼梯太累,如果是电梯楼就好了。母亲无意间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该换房再次提升生活质量了。当寒冬腊月来临之际,母亲病倒了!我立即送至医院,可病情不见好转。我感到母亲时日无多,就给远在北京的大哥发信息:“你还是着手换票,早点回来,我看母亲病情日见加重,住院已是尽人子之孝,与病情无多大益处,大去之日不远,精神恍惚,已进入弥留之际。"等母亲短暂清醒,我急忙搀扶母亲到窗前,隔着病房的玻璃指着外面那栋高层楼房说:“妈,那就是我买的电梯楼,你坚持住,等我装修好了就接你去住。”“唉,我怕没这个福了!”母亲叹息道。

果然,母亲挺过了严冬,但没熬到春暖花开,就离我们而去。我内心沉重,深感没能兑现对母亲的承诺,久久不能释怀。望着半山腰那座新坟,我泪水如注……

母亲不光给了我们生命,她的美好品质是我们做人的榜样,她用柔弱的身体给我们遮风挡雨,她用特有的智慧教导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一路前行!

我可怜又可敬的母亲,您安息吧!

关注公众号发消息“加群,主编带你加入家乡微信群!

作者简介
苏志勇

供职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文武学校。

你的点赞转发是对文粹读书最大的支持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