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平凡走向伟大的孔子(八)

 文粹读书 2020-09-10

教授典籍,维护周礼,推崇道德的孔子在五十岁的时候说自己已经“知天命”。什么是天命呢?孔子说他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孔子的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知天命”就是懂得了命运之外还了解自己的使命。孔子及儒家强调要通过学习、通过自觉找到自己的使命。一个人有使命感,就是觉得这个使命来源既不是别人,也不是自己给的,他只觉得责无旁贷,这可以称作天命。

孔子几十年来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掌握了大量远古时代的文献典籍,通过对华夏文化遗产的继承,从尧舜禹到夏商周,孔子了解了历史的兴盛衰亡之理。“他知道了人类幸福的所在,他懂得了人性要往哪里发展才能得到成全。”

从五十岁到七十岁,是孔子“知天命”并且顺乎天命的二十年。鲁定公八年,季氏的家臣阳货联合鲁国的一些贵族,企图取代“三桓”,阳货和公山弗扰计划在费邑发动叛乱,事情苗头被孟孙氏看破,击溃了阳货,阳货事变给“三桓”极大震动,终于认识到孔子所宣扬的治世思想的价值,他们开始认真考虑该是请孔子出山的时候了,借重他的政治能力,使鲁国走出内外困境。鲁定国九年,51岁的孔子被鲁国任命为中都宰。中都是鲁国的一座小城,鲁定公和季桓子派孔子做这个小城的地方官,有试用的味道。地方虽小,孔子毕竟有了一个施展治世才能的地方,我们可以猜测,孔子在中都时他的治理办法绝对异于当时大多数的官吏。那么孔子用什么办法呢?我们从论语中的一段记述来看:孔子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子游(言偃),在鲁国的一座叫武城的地方做地方官。一天,孔子带着几个弟子去看子游,看他把这个地方治理得怎么样。他们没进城,就听到城里老百姓唱歌的声音。孔子很高兴,他也很欣慰。高兴的是子游肯定将武城治理得很好,武城的百姓肯定安居乐业;欣慰的是他的弟子子游能遵照他的礼乐教化的治世方式。他心情很好,对子游开起了玩笑:“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小小的武城,你用治理天下的礼乐来治理,不是小题大做了吗?这个玩笑颇耐人寻味。子游没有看出老师在开玩笑,认真的说:“老师,您以前教导我们说,君子学道就会爱惜百姓,百姓学道就会容易服从管理。我正是照您教导的去做啊!”孔子听了很高兴,回头对随行的弟子说:“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同学们,言偃说得对,我之前的话是和他开玩笑。这个故事里,我们不仅看到他与弟子之间关系的亲密生动,还能想象孔子此刻也许回想他自己在五十一岁做中都宰时的成功经历。根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用礼来治理中都,一年后中都的男子在道路右边行走,女子在左边行走;路上丢失的财物没有人占为己有;生活用具朴实无华,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养死葬都有礼有节。当地风气焕然一新,四方诸侯纷纷效仿。

孔子为什么能用保守过时的“礼”治,将一个地方治理得如此成功,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要弄清这个问题,得先从孔子所处的时代说起。春秋时期,运行了几千年的氏族社会结构瓦解崩毁,宗法体制开始解体,原来可以起到规范和稳定社会的礼,被逐渐抛弃,臣弑君、子弃父的现象时常发生,新兴的阶层兴起,诸侯国被不断消灭吞并,统治阶级赤裸裸的压迫剥削和战争主张,撕下了曾经温情脉脉“礼”、“德”的面纱。公开维护暴力统治的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大行其道,孔子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明确坚定地站在了保守弱势的一方,主张维护“礼”的统治秩序,反对“政刑”,主张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反对追求财富,损害君臣父子之道和人格尊严。孔子的使命就是恢复、推行周礼,他的“知天命,顺天命”也就是推行周礼,以礼治天下,恢复三代之治。

孔子的“礼”到底是什么,孔子一心想要恢复的礼就是周礼,周礼为周公所制,实际上是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四万字的《周礼》极为繁琐枯燥,记录了西周三百多种不同的官位职责,整套礼制不仅规定了君王的祭祀、朝觐、封国、巡守、丧葬等国家大典,以及司法、军事、婚姻的典章制度和礼仪,甚至对不同官位的人应该如何穿衣、吃饭、使用何种餐具、何人何时如何制造各种器物、腌制食物,都有非常具体严格的规定。如王国维指出的,周礼制定了不同身份等级的人各自遵循的不同礼仪规范和制度,目的在于保障政治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显而易见,孔子推行周礼的目的,肯定不是停留在对周礼的喜爱的层面上,为推行周礼而推行的盲目遵从,他反对日益严峻的政治现实,想恢复到充满人文色彩的人类的黄金时代。如果仅止于此,孔子也不过是一个失败了的复辟者。事实远非如此,金观涛教授认为孔子的伟大在于他完成了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次超越突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