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门遐想

 文粹读书 2020-09-10

龙门洞是道教圣地,它在陕甘交界的陇县一侧,离华亭地界只有几公里。龙门洞地处关山阳坡,龙门河自北向南流淌。这里植被茂密,花木葳蕤,怪石林立,清溪环绕,是理想的天然氧巴。

龙门洞地处关山南塶的一个峡谷之中,本来只有几座道教的寺院,规模很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里也不断大兴土木,增修了许多桥梁、栈道、登山阶梯和庙宇道观。现在无论占地面积或建筑面积,都在历史上是空前的。龙门自古是道教圣地,但在离景区不远的地方,好像正在修建一处佛教庙宇。看来佛教永远是道教的竞争对手,它们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不失时机,如影随形地来到了龙门。

龙门峡谷关山主峰以降,自北朝南伸展。流量客观清沏见底的龙门河,顺着山势,环绕巨石,一会清潭,一会瀑布,一束一放,何其自然。峡谷两旁的那石山石峰更是养眼,平凉人看到这些,就多了一层亲切,感觉到了我们大崆峒的后山。

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有龙之地必有水,有水之地必有龙。到底是先有水还是先有龙,现在谁也搞不清了。我想应该是先有了水才有的龙,就象龙门洞,先有道教后来又引来了佛教。龙门洞在一个叫莲花掌的半山腰,这里是半山腰凸出的一块平台。林木茂盛,地形险要,属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地。“龙门洞天”基本上是老建筑,都集中在這“莲花掌”上,从材料和风格看,起码也在明清时期。在“龙门洞天”头顶的绝壁上有三处小庙,但都要用软梯攀登,上去的人很少。椐说这三个小庙是前些年才修的,不是老东西。

龙门洞虽然景色秀美,但规模嫌小。聪明的陕西人却在龙门峡谷做足了文章,他们沿河修建桥梁,阶梯,栈道,亭台以供游客赏玩。尤其几处木制栈道,供游客看流水潺潺,听莺雀啁啾,倒是很好的办法。这样既扩大了景区规模,延伸了产业链,增加了游客的观赏内容,弦补了景区规模小的缺陷。

龙门洞景区的这个思路,很值得平凉人效仿。因为平凉崆峒山算是大景区,但由于思路不对,不是延伸产业链,而是斩掉了其中许多游览环节,使大景区变成了小景区。这样不但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整个平凉的旅游收人。

本来修建了崆峒水库,就淹没了崆峒山山下原有的名胜古迹(如著名的聚仙桥、打儿石………)。后来又修盘山公路,这样几乎把一半的观光资源丢弃了。原来游一趟崆峒山,一天时间都紧张,现在坐车到宝塔院再登一趟隍城,最多也就两个小时。人为的将大景区变成了小景区,大大缩短了游览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平凉旅游不留客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