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打卡,不难受吗?

 心理咨询师拉拉 2020-09-10
朋友圈有很多打卡的朋友,打卡的包括学英语,看书,运动,一天的工作目标,甚至,还有做好事,还有包括传播宗教信仰的(比如每天发布基督教教义,佛教经书,还有一些可能是某种灵修咒语?)。

看完人们的打卡我的心情有点复杂。

我的第一感觉是有些难受,难受是因为我觉得每天都例行公事地干那些事儿还要让别人看见很枯燥,另外,打卡的人应该不爱干打卡的事儿,虽然不爱,但是又知道那件事情对自己有益,可以提升自己,所以强迫自己去坚持。这个时候,多多少少存在一些被迫无奈的痛苦。

我这里不是要嘲笑,或者鄙视,或者批评,或者贬低打卡者,而是想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或许可以有助于打卡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打卡是一种坚持,或者强迫自己坚持的表现。但凡需要坚持的东西,肯定都爱不到哪里去,不爱的东西说明那个东西可能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更说不上擅长或者特长,所以无法激发自己的自觉原动力,也无法让自己获得成就感,至少在短时间内是如此。

所以打卡者反弹率应该比较高,打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烦躁,难受,然后放纵,堕落,然后又自我怪罪,最后又开始打卡。这样的圈子反反复复,有一天能达到真正热爱的程度从而跳出这个圈子不再打卡,而是成为一种习惯,像吃饭睡觉呼吸那样自然吗?我对“二十一天养成一个习惯”表示怀疑。

有些事情,无论爱不爱,的确是需要强迫自己去做的,但是,强迫自己去做了之后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你就会自然而然地继续这个行为。如果你强迫了自己,但还是发现不了其中的乐趣,或许你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放弃。

你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英语,读书,运动,工作计划,宗教信仰,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最坏的设想是:不读书做一辈子的文盲又如何?不学英语做一辈子的英语白痴又如何?不运动肥胖一辈子又如何?工作计划完成不了又如何?不做好事又如何?不念经又如何?

放下“坚持”这个强迫性的思维,接纳自己可能真的不爱做那些坚持的事儿,或许反而让你有了崭新的视角,自发的原动力去重新启动。

可能,当你放下“坚持”这个枷锁,不需要自己每天打卡,你可能会发现那些事儿还挺有趣,你还挺喜欢的,于是自然而然就成了你的生活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不需要每天都打卡。

可能,你还是无法发现那些事儿有趣,还是无法喜欢,那就重新去寻找自己觉得有趣喜欢的事情干呀,比如不爱跑步那就去打球呀,不爱读书那就听书看电影呀,不爱读枯燥的英语原文那就找个老外交往嘛,不爱做好事那就不做呗,人家也不缺你那点好事,这个世上谁没你还过不下去了?还有传播宗教信仰或者灵修的打卡者,我想问问,假如上帝知道你在朋友圈打卡,你觉得他会是什么感觉呢?你的宗教信仰需要宣告天下吗?宣告天下就显得你虔诚了吗?我觉得你需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在自己可以自由选择的范围内,为什么一定要困在那些“坚持”里(干嘛吊死在一棵树上)?为什么不多去获取愉悦的体验呢(你就是不想让自己好过是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