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道德经》:好人和坏人,都是我们的老师

 琢磨君专栏 2020-09-10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老子《道德经》第27章写道:“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的人应该跟善人去学习;同时,不善人也是“善人之资”,如果世界上没有坏人做些坏事,我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坏了,所以坏人就成了好人的反面教育。

就如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也就是说:天下的人都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陋的存在。大家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恶的存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比如说,黑与白,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音和声,前和后等等。

老子的这种辩证思想,也是非常符合《易经》中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时候都有正反两个面,人也不例外,有君子也有小人,有好人也有坏人。

其实,当我们读懂了老子道德经第27章,明白了善人与不善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懂得人生真谛,也算是开悟了。

老子紧接着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也就是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其实,老子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好人和坏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

真正有修为、有大智慧的人,善恶兼用,不思善、不思恶。看到他人好的地方,我们学习借鉴;看到他人坏的地方,我们自我反省,引以为戒。正如曾国藩在家书中所说:“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我们生活中有品行不端的邻居和朋友,不要抱怨,因为他们可以用来提醒我们慎重交友,这也是提升我们品德修养的一个好方法!

正所谓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人,都要怀着一颗谦虚真诚的态度,乐于向他人学习,而不是好为人师,就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好人坏人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举一反三,好事坏事也都是对我们有帮助的,正所谓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多人喜欢过顺境,喜欢好事,却厌恶逆境和坏事。他们殊不知,如果没有坏事的衬托和磨练,又怎么能够生出好事呢?

古语云: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代枭雄曹操也有吃败仗的时候,比如说赤壁之战。虽然打了败仗,但是曹操内心依旧强大、积极乐观,他鼓励手下将士说:“一个人要想成事,就要拿得起,放得下,打仗也是如此,要胜得起,也要败得起。将者,如果不经历几次败仗,如何能够知道怎么去打胜仗呢?失败是个好事,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成功!”

编辑

佛家很讲究“不二”的说法,既丰歉不二,夭寿不二,穷通不二。也就是说,顺境和逆境,贫贱和尊贵,长寿和短命都要是看作一样的,这样才能以更加心平气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所以说,我们做人做事还得要有点“出世”的道家精神和佛家精神,辩证看待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志存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样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朋友们,您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