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话小城——罗腾堡

 大春观察 2020-09-10

童话小城——罗腾堡      

—————————

作者〡孟庆宏

德国巴伐利亚的罗腾堡,是欧洲乃至世界最美丽、且充满浪漫情调的童话小城之一,有“中世纪明珠”的美誉。          

建于公元9世纪的罗腾堡,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了无数次战火的洗礼。二战期间,小城近40%的建筑被毁,战后按原样重建,以至于今天才能够向世人展示其童话般迷人的色彩。

为能在小城有更多的时间参观浏览,我和夫人及驾驶员小冯结束前一天的游程后,便住在了离小城不远的周边乡村家庭旅馆。小冯是从天津到法兰克福大学读书的留学生,是个活泼、阳光的大男孩,1.8米的个头,长着一张笑眯眯的娃娃脸。学习之余,他合理安排学业,抽空就到旅行社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一为减轻国内父母的经济负担,二为能多接触了解德国社会,为就业作准备。小冯说“二老既是自由行,我们明天就不走旅行社的常规线路。”

第二天早饭后稍作休息,我们就驱车赶路了,8:30左右就到了古城罗腾堡。小冯带着我们从一个充满古老印迹的拱形小城门入了城,并说趁早晨游客少,我们先登城墙参观,对全城有个概括了解后再细细游览、品味小城。

城墙外侧走廊

城墙狭窄的外楼梯

修建于12世纪的罗腾堡城墙,有别于我们国内西安、南京等城市的城墙。其城墙的外侧有一条狭窄的环城走廊,2个人通过就需侧身。走廊外侧的扶手栏杆由粗大的木料制成,结实而粗犷。从走廊内侧的墙壁可以看出,城墙用大石块和褐红色粘土砌成。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间房间,犹如国内城墙的藏兵洞,据说是用于士兵休息及储存武器弹药和食品的。

我们入城的小城门

城墙绕小城一周,有数个城门,每个城门上方都有一座4、5层楼高的了望塔,有的了望塔现在已改建成了钟楼。我们沿着狭窄的走廊缓步前行,体会着当年士兵们猫着腰在走廊上放哨、作战时的情景。碰到对面游客过来时,双方都要侧身避让方能通过。偶然间,我发现城墙内侧石壁上镶嵌着不少修缮城墙的捐款纪念石刻,除了英、德、法等文字外,还有日文的。罗腾堡城墙的历史及修缮与日本民众有何关系?问了小冯也不得而知,他猜测是对小城有感情的日本游客、或日裔德国人捐的款。捐款纪念石上刻有捐款人的姓名,有的还有捐款数额和时间。我仔细查找,希望能发现中文的,很遗憾没能找到。

捐款的石刻

从城墙走廊内拍摄的民房

德国特色的民房

隔着城墙长廊的栏杆,我们近距离地观赏外墙镶嵌木条、涂满朱古力色、窗台挂满鲜花的德式特色的房屋,布局精致、充满情趣的庭院,以及享受慢生活的当地居民。我们在城墙上观景、观人,下面的居民和游人也自然把我们当成了城墙上风景的一部分在观赏。

正准备下城墙时,耳边传来了教堂的钟声,一遍遍洪亮的钟声在整个小城上空久久回荡,更增添了古老小城的童话色彩。在教堂的钟声中,我们开始了童话小城的梦幻之旅。

小城的钟楼

钟声过后,小城显得异常宁静,时光好像停滞,凝固在中世纪特定的历史时刻。此时的小城游客还不多,柔和的晨光倾洒在大片大片橘红色的屋顶上,让人炫目;略有起伏的石块路已被踏磨的光滑发亮,不时有装饰古香古色的四轮敞篷马车缓缓而过;小城的街巷随着房屋的走向而蜿蜒,两旁的每幢建筑都别具一格,好像随时会向到访的游客诉说自己的身世或充满童话的故事;街道两旁的门面、及隐身在老房子里的小型博物馆和商店,装饰新颖而充满创意;街道店面的门脸都不大,但门头招牌却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充满艺术的气息,十分引人注目。小冯说他看过资料,那些漂亮的招牌都是铁匠师傅们手工打制的,没有相重的,每个都是孤品,那绝对是充满小城特色的亮丽名片。

外墙镶嵌木条的房屋

当我们进入一家手工刺绣小店时,正碰上一家德国电视台在录制节目。小冯告诉我们:在德国小镇,别看有的店面不大,但却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手工艺品由于数量有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德国很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电视台会为小商业企业、家庭作坊的产品或手工艺术品作无偿的宣传和推介。

在小城一交叉十字街头的拐角处,有一间店面装饰异常漂亮的橱窗吸引了我和夫人的眼光,认真看了招牌后才知道那是一家专门售卖圣诞节礼品的商店。小冯告诉我们,别看门脸不大,但那却是全欧洲最大的圣诞礼品商店。进去一看果不其然,两层的内店有5--600平米,成百上千种五彩缤纷的圣诞礼品,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购买礼品的客人很多,服务员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客人,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购买了几只漂亮的烛台,还买了3只绘有不同图案、手工制作的报时木钟。原想当礼物送朋友的,回来后有人说送钟不吉利。于是,我们就连同在瑞士买的另2只一起,挂在了一面墙上,成了家中独特的一景。

市政厅广场是小城的中心,也是游人聚集最多的地方。衣着艳丽的各肤色人种,不分长幼、不分男女,到此都放慢了脚步,将自己置身于充满中世纪氛围的童话小城中,悠闲地欣赏着这里的城墙、教堂、钟楼、房屋、街道、商店、游人、展览馆,以及古城的一切,享受着童话小城在时间及空间的穿梭中带来的无限惬意。

小冯告诉我,市政厅楼上的了望台是俯瞰全城的最佳位置,但登上顶楼不易。我未加思索,立即决定去登塔楼,去近距离感受这座中世纪小城的视觉冲力和可能带给我的意外惊喜。小冯提醒我注意安全后,就和我夫人选择了街边一家咖啡馆,一边小憩,一边观赏街景。

我踏着市政厅的楼梯快速而上,快到顶楼时楼梯愈来愈窄,楼梯的木板已变成了木条,这时已不是向上走,而是向上爬了。这时,我才理解了小冯“登上顶楼不易”的意思。塔楼下有一个仅能容5、6人的小阁子间,一位老人负责售票。小冯没告诉我要购票,挎包在夫人身边,亏得我裤兜内还有些硬币,否则就惨了(依稀记得登塔楼的票价是1.8欧)。

头顶上是仅容一人能登上塔楼楼顶的木梯

登上塔楼的最后一节相当困难,实际就是在阁楼顶部开的一个天窗,一个斜木梯搭在阁楼与天窗之间,不夸张地说,身体不灵活或较胖的人很难上得去。我旁边有一位母亲和她10岁左右的女儿,小姑娘踩着木梯向上爬,没爬几节又退下来了,和母亲望着斜梯面面相觑。我鼓励小姑娘说:我先上去,然后帮助拉你。爬上天台后我俯下身子,拉着小姑娘的双手,协助她上了塔楼。小姑娘的母亲则在阁楼间里等着她。这一小小的帮助,让母女俩好一番感谢,弄得我倒很不好意思。

我帮助的那位登塔楼的小姑娘

登上塔楼,下意识抬手看了下手表,正好上午11点整,还没来得及欣赏罗腾堡的全貌,教堂震耳欲聋的钟声(塔楼顶上就有一只大钟)就在耳边响起,那洪亮而低沉的钟声敲得内脏发颤,给人以心灵的强烈震撼。

站在小城的最高点,眼球立即被大片大片造型各异的橘红色屋顶、以及不同方位高高耸立的教堂所吸引,那种艳丽的色彩有种令人血脉膨胀的张力,让你一直处在高度的兴奋中。登高望远,极目天舒,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心情格外愉悦。我端着相机一阵猛拍,恨不能将小城的古香、小城的斑斓、小城的精致、小城的浪漫、小城的童话全部收入镜头,存储在U盘中。

塔楼上拍摄的一片褐红色屋顶

褐红色屋顶的双塔教堂

返回的途中,小冯领我们走了另一个城门,沿街的特色房屋、及房屋铺满鲜花的窗台再一次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街道上的游人几乎都在拍照。在一个两条石块路的交叉口,小冯告诉我们,这就是罗腾堡的地标景点---普伦莱茵(音)。

小城最著名的普伦莱茵(音)景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