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晴周末】人生当如夏花之绚烂

 大春观察 2020-09-10

人生当如夏花之绚烂

心晴地方

清明去南郊墓园上坟,意外地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文明扫墓的氛围浓厚了许多,鞭炮的声响没有了,烧纸钱的人也少了,大多人都是手捧鲜花来祭奠先人的,那些原本带着纸钱来的,不少也被墓园管理人员说服将纸钱兑换成了鲜花。

更令人意外的是,路过一个墓区,竟然听到有流行歌曲的声音,走近了才看到,一群年轻人围在一个墓前,其中一人手里拿着手机,那歌曲就是从这个手机里放出来的。瞥了一眼墓碑,发现镶嵌在那上面的相片似乎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拿手机的女士对身边的同伴说,他住院的时候最喜欢听的就是这首歌。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朋友英年早逝,他们不仅带来鲜花,而且还带来了朋友喜爱的歌曲。

这是什么歌?曲调感到很熟,但一时记不起,直到走了很远,才猛然想起,这是朴树的那首曾经红极一时的《生如夏花》。

墓园里有音乐声本不足为奇,因为按过去的老传统,出殡下葬都要讲究仪式感,除了哭声就是唢呐吹奏的乐曲,不过那个乐曲是不是逝者喜欢的,没人能说的清。而今天那群年轻人清明祭奠时放的乐曲,肯定是逝者喜欢的,而且还有较深的文化内涵。

记得十多年前《生如夏花》刚刚走红时,网上曾有过一阵关乎人生的热烈讨论。一方认为朴树创作这支歌有负面影响,因为歌词中那些“耀眼的瞬间”、“刹那的火焰”、“惊鸿般的短暂”、“我将熄灭永不再回来”等内容,容易让人想起“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等悲观情绪;而另一方则认为,从歌名上看就可认为是正能量的,人生短暂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但创作者希望的是,人生应当像夏花一样,抓住最美好的岁月绽放自己,哪怕“一路荆棘”,也要“不顾一切”、“为她而狂野”,像火焰划过天空一样发光发亮,像绚烂的夏花一样带给人们美好,尽管人生“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但我们做出了努力,因而“不虚此行”。

朴树在演出(图片选自网络)

现在看来,两方的理论应当都有道理。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就看你如何去看、去认识。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你带着什么样的情绪,可能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朴树作为一个南京出生的音乐人、歌手,尽管中途放弃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学业,但是才艺不可小觑。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歌大多都为自己作词、作曲原创,而且是自己唱红的。这与那些只凭歌喉“吃饭”,或者只作曲只作词的艺术家是完全不一样的。

网上有人称,朴树创作《生如夏花》,是受了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和启发。泰戈尔在其《飞鸟集》中有诗云:“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用夏花和秋叶来比喻生命,而朴树的歌是试图阐述如何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像夏花一样绚烂。

平日喜欢听歌,有些歌,曲子很好听,但歌词不怎样;还有些歌,虽然曲子一般,但歌词很好,曲子和歌词都很好的歌并不多,朴树的《生如夏花》应当算一首。

说了这么多后,再来欣赏一下这首歌,会不会有新的感受?

(视频选自腾讯网,版权归原制作者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