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松作伴

 大春观察 2020-09-10

青松作伴

作者张道康


       父亲逝去已整整60年了,那年我刚刚六岁。

父亲的灵柩安葬在苏北老家,他曾工作过的原八路军县政府旧址附近,一个无名的小山坡旁边,只是用土堆了一个小小的土包,既无水泥砌筑的墓室,又无碑刻的墓志铭,仅有一块薄薄的青石板,孤零零地立在极不起眼的坟前。

一九七〇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回去过一次,当时还健在的外婆领着我去父亲坟上祭扫。由于岁月的侵蚀,坟头上长满了杂草,坟头也变得低平,我在坟前栽了一棵小松树。

一晃又四十多年了,这期间我从未回去过,心中时时有那种牵肠挂肚的惦念之情。最近,我率妻携子,来到父亲的坟前寻觅。

这里早就变成了一所小学,一座乳白色的教学楼迎面耸立,楼前边排列着整整齐齐的绿色松树,宽阔的操场前面,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飄扬。我们沿着围墙,一脚一步地边走边找,满心希望能寻觅到当年种下的那棵翠绿的小松树。

学校里的松树大多茶碗口粗,只是在大楼的最南侧,有两三棵脸盆口大小的松树,是不是我当年种的那颗树呢?

我去找传达室的老门卫询问,他说,这里原来确实是一片坟地,后来平坟建学校了,至于那些树嘛,大多数是后栽的,也有一些是原来就有的。

我们带着孩子来到最粗的那棵松树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每人在树下掬起一把家乡的泥土,那土黄黄的、粘粘的,微凉而湿润,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松叶气息。

我们的眼眶里满盈着泪水,怀揣着那把沉甸甸的家乡泥土,一步一回头,缓缓的离开了父亲的坟地。

我想,父亲,有那么多挺拔苍翠的绿荫青松陪您,有那么多天真活泼孩子的书声、歌声伴您,您是不会寂寞的。

作者简介

张道康,男,八十年代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音乐文学学会理事,发表过多篇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