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咱爸咱妈

 大春观察 2020-09-10

咱爸咱妈

作者陈小敏

往年的春节,兄弟姐妹们都是“这方唱罢,那方登场”地大展厨艺、热热闹闹的相聚,一场接着一场。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今年的春节格外冷清。众兄妹都很积极地响应号召,宅在家里。

一切的祝福与牵挂都是通过微信隔空传递。

趁着宅在家里的时光,我向各位兄弟姐妹提出倡议,通过视频会议,大家一起来缅怀咱爸咱妈……

1、指腹为婚

太爷太公是亲如兄弟的老友,一日在茶馆喝茶聊天,听说彼此的儿媳都在同年有孕,就约定:倘是男孩即是兄弟;女孩则为姐妹;一男一女就结为夫妻。

妈妈算是大家闺秀,是外公外婆的掌上明珠。聪慧可爱,读私塾8年。

爸爸出生书香门第,读私塾6年。写得一手好字,17岁就进省城给一些店家书写招牌。

到了嫁娶的年龄,妈妈很是忐忑,不知这个未曾谋面的夫君是怎样的人?闺蜜给出“主意”:若不满意就逃婚!

咱爸年轻的时候

新娘从大红花轿上下来,新郎早已礼帽长衫在恭候。新郎英俊潇洒的模样使新娘一见倾心。转而新娘心里又打起了鼓:那礼帽之下,莫不是秃头?

当新郎摘下礼帽拜天地时,一头浓密的乌发,完全打消了新娘逃婚的念头……

婚后不久,爸妈就离开家乡外出闯世界,后定居南京。我们接连二三的到来,使得家庭的经济负担逐渐加重。

2、风雨同舟

爸爸谋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虽然不算低,但面对一个13口之家,加上两个帮工的工资,显然无法抵挡。

妈妈放弃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和体面的工作,在粮食部门门市部做营业员,并利用业余时间开了一个小作坊。

1960年,勤劳的妈妈带着哥哥姐姐们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小山丘上开荒种地,披星戴月,辛勤劳作,瓜果累累,使全家平安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

爸爸平时西装革履、金丝边眼镜,文质彬彬的模样,很难让人能想到,他每天下班就径直去作坊帮助妈妈干活,有时甚至累得随地而躺打起呼噜。

每到晚上爸爸总会唱着歌在昏黄的台灯下帮助妈妈粘贴破旧的残币和粮票。

爸爸的嗓音非常有磁性,他唱的那首冼星海的《大路歌》此刻又萦绕耳畔……

咱爸咱妈的合影照

爸爸非常喜欢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他的掌上明珠。

小时候,我们都盼望听到爸爸回来的脚步声,因为他回来一定有好吃的……

爸爸总是微笑地看着我们,眼神里充满慈爱甚至还有几分溺爱……有时他回来晚,我们都睡了,他会到床边逐个摸摸我们的头或脸,然后才去休息。他爱到极致的时候,会在我们胖胖的手臂上“恨疼”地咬一口,不小心咬重了,我们会哭,爸爸会立马抱着我们出去买东西哄我们……

爸爸和妈妈很非常浪漫、无比热爱生活。

无论生活是多么艰辛,爸爸总喜欢把家具时常变换方位,搞出新鲜感。爸爸也很热衷于带我们去拍照。遗憾的是很多珍贵的照片都在抄家时遗失了。下面这张照片还是爸爸的学生保存下来的。

我们小时候的合影

妈妈有时间就会给我和妹妹扎小辫子,喜欢把我们的头发打成啷个子;六一儿童节会忙里偷闲地去“小红花”给我们买新衣服……小时候我们的护肤品就是妈妈熬的猪油。

爸妈对我们的教育从来不放松。

我们大院子里的路灯都是公用电,而老爸却从自家拉了一根路灯电线,要求我们不要用公家的电。

妈妈对我们的教育是随时随地的。妈妈总是一边做家务一边对我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结交需胜己,往来无白丁……

3、全家下放

在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文革中,爸爸莫名其妙地成了历史反革命、国民党残渣余孽。每天要戴着说明自己“身份”的小牌子。

院子里的所有邻居,无论大人小孩见到爸爸,仍然热情的打招呼,在那时真的觉得我们的大院是个世外桃源呢。

“广大干部下放劳动……”号召一出来,爸爸毫不犹豫地报名,并“先斩后奏”悄悄地把全家户口迁了。

妈妈的胸怀很宽广,既然无法改变就坦然面对。

全家下放后,妈妈很快与农民打成一片,生产队的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咱爸陈爹爹,咱妈陈奶奶。

陈爹爹依然享受着干部待遇,在公社的中学里任职,而陈奶奶带领着哥哥姐姐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和妹妹上学。

妈妈聪明、勤劳不怕苦累。

房前屋后桃树、李树、杏树、枣树,硕果累累;菜园里各种瓜果蔬菜,生机勃勃;鸡鸭成群,猪儿长得膘肥体壮……爸爸妈妈常带着干粮去赶集,一路上谈笑风生……

妈妈非常有趣,给每一只鸡都取上名字,至今记得那只憨厚的“大翠”和精明的“小翠”的模样呢……

妈妈帮助生产队养鸡,她通过学习,科学喂养,使蛋产量比之前高了许多,为生产队创收做了不小的贡献,被评为“养鸡能手”,到县里的各个公社“传经送宝”。

有一天,只有我和爸爸在家,爸爸说头发长了,问我会不会理发,我毫不犹豫地说:会。

一直觉得剃头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一上手,才知道不是那么容易。头发越剪越短,仍然凹凸不平,到最后,爸爸说:算了,就剪光头吧。爸爸生平第一次光头,“美发师”就是俺。

第二天我就发现爸爸去小街买了一顶面料像窗纱的天蓝色帽子,我看到大笑不止,爸爸却说了一句:现在的伢们胆子真大……

下放后第一次回南京,爸爸和我们的最后一张合影

在农村的日子,苦中带甜,充满诗意。

在妈妈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困难”二字。遇到困难妈妈就会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她从不退却,迎难而上。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无数个生活难题。

妈妈幽默风趣,乐观向上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哥哥姐姐们下工回来,磨破了肩,扎破了脚只字不提,更不会说苦和累。谈的都是田间地头发生的趣事,然后大家学着当地的方言,说着、笑着,吃着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

4、晴天霹雳

1977年8月2日,爸爸妈妈一早起来,与我和妹妹打招呼,他们要去县城为生产队购买东西,顺便会老友,晚上住在大姐家。

第二天早上,爸爸因心脏病突发,与我们不辞而别,享年60岁……这晴天的霹雳使得全家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

好久好久,我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妈妈总是自言自语地说:怎么会呢?一只蚂蚁还要踏几脚才死,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会一下子就没有了呢?

那年妹妹17,我20。妈妈毅然决然地用柔弱的双肩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妈妈很坚强,记忆中很少见到她流泪。有一天,我午睡的时候梦见滴滴答答下雨了,当我醒来看到妈妈正在那里织鸡笼,那“雨”是妈妈洒落在地下的泪水……一次,我收拾家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本子,上面有一首妈妈写给爸爸的诗,我只记得第一句“腾云驾雾将夫送”……(非常遗憾,后来回城搬家,这个小本本遗失了)

多年以后,听说每到祭祀的日子,我们生产队有的乡亲们还会给陈爹爹送去纸钱……

5、回城

为了要求落实回城政策,我和妈妈金湖、南京两地来回奔波。

爸爸走后,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只能靠哥哥姐姐们用他们捉襟见肘的收入量力而行地支援一下。家里唯一的银行就是那几只下蛋的鸡仔,日常所用的油盐酱醋都是靠鸡蛋去小店里换取。

妈妈一辈子自尊自爱,宁折不弯,可为了儿女们工作和全家的回城,她曾趁着夜色,把家里养的鸡仔拿去送礼……

每次我们来南京都住爸爸单位的招待所。吃的最多的就是开水泡饭就咸菜。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吃饭的开销是妈妈用她在招待所洗被子的劳动所得支付的,好辛酸!

1979年5月全家回城后,妈妈依然终日奔波,直到每个子女的工作生活都安顿好了,才过上比较安逸舒适的生活。

6、妈妈的晚年生活

妈妈蕙质兰心,心灵手巧。为了众多儿女,几十年来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爱好。

妈妈70岁重拿纸笔,苍劲有力的书法,让人啧啧称赞;80岁重拿绣针,自画自绣。妈妈的作品多次见诸报端;妈妈喜欢古典文学还曾写过一篇《小乔外传》……

咱妈80岁重拿锈针

2008年,为贺《扬子晚报》二十周年庆典及十运会开幕式,93高龄的妈妈飞针走线,作为老报人的家属送上了一份贺礼。

咱妈93岁时为纪念扬子晚报创刊20周年和十运会送上自己贺礼

我喜欢听妈妈唱“四季花开”。有一天,和妈妈一起午睡,她带着乡音为我唱起了这首歌:春季花儿开,花开着一朵来,一对对洋雀子,飞过那个山来……我觉得幸福无比!

咱妈在90大寿宴会上

妈妈的90大寿,摄像师赵师傅全程跟拍。我和小哥哥主持。每个家庭都准备了节目,精彩纷呈。当我“采访”老寿星问她此刻的感受时,她高兴地说:我这辈子虽没有什么功名成就,但我有一大群孝子贤孙,很知足……

服务员都说这台节目赛春晚,赵师傅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好羡慕你们这幸福的一大家!

7、驾鹤西行

一直认为妈妈是个不老的神话,95岁那年,妈妈突然讲话有点不利索了,去医院挂水、吃药,效果甚微,兄弟姐妹们都心急如焚……

95岁生日,妈妈是坐着轮椅去的。

开席前,小哥哥哽咽着朗诵了一首妹妹写给妈妈的诗:

九五春秋非等闲,几多艰苦化甘甜。

曾经沧海烟波渡,且喜满堂子孙贤。

连日更觉孝风劲,愧悔未尝母愿先。

如今但祝朝朝美,当信人生两百年。

仁者寿,智者寿,贺妈妈九五大寿。

天也长,地也长,愿妈妈寿与天长!

我含泪唱了一首《今天是你的生日》。当时妈妈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她还艰难地和着拍子为我喝彩……

妈妈在病榻中缠绵数月,痛苦难担……天上人间何去何从?对她来说是多么艰难的抉择?!

2010年6月2日,妈妈终于听从了上天的呼唤,驾鹤西行……众儿女千呼万唤,肝肠寸断……

8、和妈妈聊聊心里话

纵观人间众生,九五春秋福大寿高。可我们仍觉遗憾和不足!因为做您的儿女太幸福!做您的儿女太自豪!

您睿智开明,德才兼备……您言传身教,教子育人,使我们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您的经典语录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水搭桥,逢山开路”……

“不看他对己,只看他对人”,让我们掌握了明辨是非,慧眼识人的“诀窍”;

“挺肚子给他踩”,让我们懂得了克己容让,吃亏是福的道理;

“喝下这杯酸酒”,激励着我们度过无数个生活难关;

“人有万物之灵”指导我们勤于思考,反复实践,充满自信,百折不挠!

“天大的事都得了”,使我们在危难之际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平和心态,化险为夷……

妈妈93岁时的留影

妈妈,您是一颗参天大树,福荫无穷,子孙成群……您是一位辛勤出色的园丁,您经营的百花园中枝繁叶茂,桃李争春!

经过漫漫35年的等待,您和爸爸再度琴瑟和鸣于天堂……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教育的孩子们品行端正,勤劳善良,个个都是好样的!现如今,儿女们都循着你们的谆谆教导,出色的演绎着人生不同阶段的角色,现已全部退休安享晚年。你们的孙辈们个个前程似锦,英姿勃发!这便是对你们一生辛劳的最好的报答!

你们品德和智慧、福气传承给了我们,我们将会把这份无价的精神财富世代相传,泽福万代!

来世,我们还要做你们的儿女,还要你们牵着我们的手,走进这个有趣而温暖的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