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人民唱 你为时代歌

 大春观察 2020-09-10

你为人民唱  你为时代歌

——忆卢咏椿老师

作者张道康

日前从《今日头条》微信突然发现一则消息,从王家干编辑的冯亦同、王德安、吴野、叶庆瑞等悼念诗萃中方才得知,著名词作家、江苏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市音乐文学学会名誉主席卢咏椿同志,于6月3日在江苏省中医院突发心梗去世……
看到这则消息倍感意外和唉叹,不禁心中一阵阵唏嘘与怅然,原来今年初我就打算约上几个当年的学员,一同去看望卢咏椿、李旺儒等几位词坛恩师,没想到由于突发新冠病毒的疫情,阻止了我们的脚步,竟成了永远的遗憾……
咏椿老师是当年江苏省音乐文学学会创作培训班的老师之一,当年他和任红举、贺东久、解华、李旺儒、陈咏华等诗人词家轮流给我们学员上课。他上课时和颜悦色,语调不高,平易近人,亦师亦友,但课程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他讲授的一些创作实践事例和方法,满满的都是一些干货。我们从中也学习了他的一些创作的别别窍(所谓技巧)。最重要的就是他经常教导说的要专注。他还经常一字一句修改同学们的作品,往往由于他的一个小点拨,使我们习作的立意和境界提高很多,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上卢老师的课。
咏椿老师还特别注意培养年轻人,发现好苗子就加以鼓励,班上有好几位同学写出了一些习作,在报刊杂志陆续发表,咏椿老师也很高兴。他要学员们多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经典的语言和思想,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他身体力行,曾亲自带领创作班学员去泰山釆风。我们在奔驰的火车上,围坐在老师身旁听他谈自己的创作过程,他说自己经常因为思考推敲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在公共汽车上专注思考,多次坐过了站,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示意我们要下苦功独立思考,要注意观察、挖掘生活中有新意的事来进行创作。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采风活动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普遍感觉收获颇丰。
九十年代初卢咏椿主编了《中国当代歌词选》,由著名词家石祥题写书名。这是一个十分浩瀚繁杂的工程。

卢咏椿主编的《中国当代歌词选》
从全国范围征集,选择编辑并附有作者介绍。为该书作序的贺东久评价为:诗意 哲理  真情。令我十分感动的是,当时虽然我也有好几首习作登载在全国各地的音乐期刋上,并被谱成乐曲传播,但乃属词坛新人,资历浅显,作品表达也略觉稚嫩,竟然也有我一首反映人民生活崭新变化的歌词,被选入了《中国当代歌词选》,而且根据姓氏笔画排在了本姓氏第一。其实有很多老的歌词作家,他们名气很大,发表作品又多,可见咏椿老师不搞论资排辈,纯粹以作品说话,出于鼓励年轻人刻苦努力,有褒奖新人推陈出新之目的,用心可谓良苦。

本文作者当年入选作品及创作草稿
咏椿老师创作的歌词水平很高,数量众多,数十年以来,他以笔作犁,顽强耕耘着词坛这块较为小众又鲜为人知的土地,几乎全国各地的音乐刋物都发表过他的作品,曾有同行们羡慕嫉妒的戏称他为"词霸"。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首诗词,谱曲传唱的数百首之多,在青少年儿童中影响尤其巨大。许多著名的作曲家都跟他约稿。他曾在中央和省、市获奖三四十次,有五六十首被录成磁带或灌成唱片,省、市电台都播放过他的作品专题。从六十年代的《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到七十年代的《雷锋叔叔望着我们笑》,至八十年代的《日月潭边谁吹箫》《樱花开》以及近年来创作《这就是我的祖国》等颇有影响的作品,许多知名歌唱家都演唱过他的作品。他是越写越想写,越写越要写,他要让心中的爱和情插上音乐的翅膀,飞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千家万户。

卢咏椿老师在创作新词
另外还有一件事不能不提,在八十年代中叶,我国词坛出现了一件大事,就是由咏椿老师写的一首卖蜜桃的歌词。引发了一场新中国词坛从未有过的大讨论。我曾就此事釆访了他,并写了一篇关于此事的报道在报纸上发表。这件事的由来到去是这样的:

当年釆访后写的报道文章
当年在辽宁《音乐生活》刋物上,首先刋登了卢咏椿创作的这首歌词:
《卖蜜桃》

一根扁担两头翘。

两箩蜜桃肩上挑,

卖桃姑娘人也美,

脸儿好象五月桃。

“卖桃子喽”!

一声水灵灵的叫

一个甜蜜蜜的笑,

惹得小城也醉了!

一根扁担两头翘,

两箩百货肩上挑,

卖完蜜桃回家去,

留个背影给小伙子瞧。

"蜜桃甜喽”

小伙子甜得高声叫,

姑娘装做没听到,

只洒串歌儿轻轻飘。

这首《卖蜜桃》歌词一发表,就象一块重石投入深水,在我国当代词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中国最权威的诗词刋物《词刊》,曾为此展开了长达半年之久的争鸣讨论。
釆访中,咏椿老师和我交流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形势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为了表现江南人民丰收后的喜悦,歌颂党的富民政策,我去苏南地区釆风时,创作了这首《卖蜜桃》歌词。有些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开展文艺批评,是文坛兴旺的表现。我高兴的是,建国以来还从来没有以一首歌词展开争鸣讨论。我这首词是第一次。这次大讨论开拓了作者和观众的视野,探索了新时期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笔墨当随时代前进,也是令人欣慰的”。
我又问他从事多年创作最深的体会,他沉思了一下,缓缓地说:“歌者,心之声也,作为一个人民的歌词作者,就是要唱出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心声。”

本文作者近照
他还告诉我一个他心中的掩藏很久的隐密,一九七六年初,“四人帮”掀起批判邓小平同志的逆潮,当时不少报刊纷纷向他约稿,要他写一首批邓的歌词,但卢咏椿从自己由一个小学教师成长为歌词作家的亲身经历感到,这样做是违背人民、违背自己的心愿的,所以他只字未写。此事虽过去许多年了,但卢老师讲起来仍十分动情,眼里闪着晶莹的光。他若有所思的说:“愿每个人都唱出自己心里的歌。"
咏椿老师,你为人民而唱,你为时代而歌,愿天堂里永远有您的歌声。
作者简介
张道康,男,八十年代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音乐文学学会理事,发表过多篇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