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元节|林徽因: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唐宋自在鸟 2020-09-10

▲中国好诗歌之林徽因《莲灯》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
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
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
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秘奥。
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
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
宛转它漂随命运的波涌
等候那阵阵风向远处推送。
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
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
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写于民国二十一年七月半,香山

发表于1933年3月《新月》第四卷第六期


▲莲灯——歌剧《林徽因》主题咏叹调
【诗歌赏析】这首诗的落款是徐志摩去世后的第一个中元节。照旧俗,这一夜要放莲灯,接引鬼魂。莲灯或用真花,或以纸糊成莲花形,在中央放上一盏灯或一根蜡烛,置入江河湖海,任其漂流浮泛。所以这首诗,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实录。

节日是一种重复的提醒,最重要的朋友不在了。原本,她以为这份爱将转化成一生的友谊,在无尽的谈话引发的精神愉悦中激励彼此的生命,如今,爱和友谊都为死所覆盖,像画被画框定形,它们之间的冲突消失,隐伏的危险也消失,只剩下巨大的痛苦。

马雁写过一篇关于林徽因的短文《高贵一种,有诗为证》:在我个人心目里,《莲灯》算得上中国现代文学里最好的诗作之一。其中最可贵的是没有苦难,都是很优雅的……前面韵脚和平仄的处理显然高于戴望舒之流,且有中西合璧式的技巧,没有深厚的近体诗功底以及十四行诗技术,大概是很难写出前四行的。

《莲灯》在意思的层面,可以说是一个一气呵成的长句子,但落实到每一行,仿佛又是在不断地重新开始;与此相应的,是每一行音节的重音都落在开端部分,像一个人一次次企图振作,随后的自然陈述和适当的倒装相错落,共同构成漂亮规整的五音步起伏,如同诗人的目光顺着黑暗河流上灯火的起伏。最后两行,突然打破之前双韵体的韵脚变换,代之以词语的复沓,以此对应于灯火消失在远处的夜里,并转化为梦。

上文摘录自张定浩评论集《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

▲中国好诗歌之林徽因《别丢掉》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写于民国二十一年夏

发表于1936年3月15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110期


【诗歌赏析】这首诗是现代著名女诗人林徽因为了悼念徐志摩而写的。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乘飞机赶赴北平参加林徽因当晚的学术报告会,飞机遇大雾,不幸失事。一九三二年夏林徽因写下这首诗,作为悼念。但迟至一九三六年才发表。延迟发表,一是可能因为内容关系,当时觉得不宜发表, 二是诗人有感于时光流逝,徐志摩已渐渐被人遗忘,因此有拿出来发表以提醒自己,抚慰亡灵的意思。

林徽因还作过一首名为《那一晚》的诗,诗的开头有这样几句:“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这一晚的景象“星”“夜”、手挽手的“人”也正可作为《别丢掉》中“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 这句话的背景。至于“松林”和“山谷”当是实有之物,指北京香山。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三一年林徽因患肺病,曾长住香山养病,徐曾多次前往探望。一九三二年夏写作此诗时,林就住在香山。

对照与强化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表现技巧。“过往”的“热情”与“现在”的“叹息”,热情似火,时间如流水无情, “水”“火”不相容,这种强烈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遗忘” 的恐惧,因此她要呼吁“别丢掉”,这是对自己的提醒与告诫。“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一样是……,一样是……,只……”这种物是人非的变化同样是一种对照,给人以沉痛之感。现实中的死亡所导致的“渺茫”(“不在”,存在的缺席)与梦中的“挂起”这一对照也可见怀念之深切。“幽冷的山泉底”、“黑夜”与“月明”、“灯火”、“满天的星”两种生存环境的对照尤其给人以悲哀,人间的真情、光、热与坟墓的凄冷的对照更显出逝者的孤独与生者的悔恨(徐的死亡与林的报告会不无关联)。除了通过这种对照与反差来达到强化抒情的效果,诗人还借助于标点符号:两个感叹号的运用,强化了对“真”的保存的誓言与对“回音”的相信的信念。

问答与对话的体式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自我对话与诘问,也可以视作是诗人与亡灵的对话交流。“别丢掉”的主语,可以理解为是诗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是九泉下的亡灵。“你仍得保存着那真”“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三句中的“你”可以是指诗人自己,也可以是指亡灵。作为诗人自我灵魂的叩问这很好理解:她在提醒自己,不要忘掉那个人,不要忘掉那段真情,即使那个人已经不在了。作为人与鬼之间的对话,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悼亡诗文的传统本来就常常用这种对话的方式来向亡灵倾述。诗人相信这种“真”是不会受时空阻隔的,是永恒的,哪怕是阴阳两界,人鬼殊途,也不能抹去这种“真”。

“真”这个具有抽象的哲学上的意义效果的字眼可以视作是这首诗的“诗眼”,也最能体现这种超越个体私情之痛,传达人类共有之美好信念的精神取向。诗人告诫自己,虽然时光飞逝流水无情,虽然人鬼殊途,也不要忘记曾经的那段“热情”与“真”,她坚信,真爱永存!真情永在!那种“真” 的“回音”必将回荡在山谷,留存在人间。因为那是美好的“真”,不仅仅只属于当事的两个人,也是普遍人性的,是超人间的。这种情感的升华很巧妙地通过一个破折号来完成。“破折号”在诗中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省略,掩藏了那句很关键的话,达到了含蓄委婉的艺术效果;二是转折,把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的回味与思索打住,升华为一种超个人的,人类共通的永恒信念:真情永在,真爱不朽!

上文摘录自罗执廷《林徽因<别丢掉>的解读与鉴赏》

(谢谢关注)



    

☆自思自省☆自勉自立☆自作自受☆自游自在☆

以美启真 · 美储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