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莱州农村偶遇一片棉花田,现在胶东种棉花的比较少了

 胶东故事会 2020-09-10
棉花喜光、喜温,是一种在平原地区比较常见的经济作物,而胶东半岛以丘陵地形为主,与内陆相比,升温也比较慢,因此棉花种植规模也较少。如今,只是在半岛中部偏西的莱阳、莱州、平度一带,还能见到部分棉花种植。很多胶东年轻人,可能还没见过实地的棉花田。前段时间,我们路过莱州驿道镇的时候,偶遇一片棉花田,这组图片就带大家去看看。

玉米地旁边的这一片就是棉花田。

棉花的生长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出苗期、苗期、花蕾期、结果期和吐絮期。根据农艺资料记载,黄河中下游产区的棉花,花期通常是在八月份。而胶东半岛更靠近大海,花期较晚。现在是九月上旬,在地里仍能看到一些刚开花的植株。

开花之后就要结果,棉花结出的果子就是棉桃。从图中可以看出,现在算是花期的末尾,多数植株上已经结出了棉桃。

棉桃膨大之后吐出棉絮,收获之后进行加工,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棉花”了。
根据《莱州市志》记载,当地民间素有零星植种习惯,主要自产自用。建国后掖县(莱州市)棉花种植的最高年份是1970年,总面积为1.79万亩,亩产皮棉38公斤,总产68.02万公斤。进入八十年代之后,棉花种植规模逐渐下降,1987年时掖县全境的棉花田不足一百亩。新世纪之后的资料,暂时没有查到,但总体规模也不会太大。我们看到的这片棉花地目测不足亩,应该就是主人为了自家用棉而种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