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寻旧迹 /历久弥珍

 紫雨轩书院2017 2020-09-10

在上海遍布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淮海西路不远处,有着一条幽静的,充满诗意的小路--新华路。

新华路原名安和寺路,后因寺庙“法华禅寺”改名法华路,文革时改为新华路。这条路长度两千余米,宽度十几米,道路两旁种满了的法桐,民国时期便矗立在道路两旁,根深叶茂、葱葱茏茏,树冠在马路中间上空聚拢,将马路遮盖得严严实实,阳光只能透过茂密的枝叶缝隙洒下,在路面形成斑斑光点。这法桐,据说是宋美龄把这种植物引入到上海的,也算是上海小资情调的典型代表了。

这条路布满大大小小的弄堂,这些弄堂才是真正的精髓所在,走进弄堂深处,伴随着幽静、含蓄,大城市的喧嚣瞬间消失。这里有着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花园住宅,白色的墙露出黑色的木框架,旧式的老虎窗透着一丝高雅,这些错落的欧式花园住宅,正是建筑大师邬达克的作品,英式、美式、荷兰、意大利式洋房,当年被称为上海西郊的“哥伦比亚圈”。 它们静静地矗立在梧桐树的绿荫下,正在用那份含蓄和优雅,诉说着历史和过去。

这个当年有名的租界,曾经住着多少达官,瑞典公使官邸、西班牙总领事官邸、美国传教士李佳白旧居、蒋介石军事顾问陈止善官邸、陈果夫住宅、戴笠与胡蝶旧居......那尖尖的屋顶、旧式的窗户、铁栅栏门,大大的阳台,无处不显露出当年主人的显贵。向那阳台望去,仿佛能听到旧时的觥筹交错、夜夜笙歌。

一颗颗经历了无数风雨的大树在展示着它的饱经风霜;一条条引人入胜的弄堂散发出浓郁的欧陆风情;一幢幢风格迥异的花园洋房在默默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身边的一切难道不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的教材吗?不远处车流如潮,而这里却人静车稀,几处临街的洋房被改造成酒吧、咖啡馆,让这条历史悠久的马路透出了些时尚元素。321le bec这个最正宗的法国餐厅,老板可是米其林星获得者呢。

走在这条路上,情不自禁的慢下了脚步,思绪不自觉的回到历史和过去,新华路的意趣散落在马路的角角落落,吸引着人们细细地去品味、去琢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