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元艺术家邓作列:《荟萃古今中外.散发南国风情》 一纪念辛亥革命一百零七周年,向岭南画派致敬

 紫雨轩书院2017 2020-09-10


多元艺术家邓作列简介

邓作列,祖籍广东云浮,1962年1月18日生于广东湛江市,毕业于广东政法学院。广东侨联海外委员,美国华州中华美协主席,天津商大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十二届人大海外代表。

曾在西雅图亚洲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大学柏克博物馆、西雅图陆荣昌博物馆、爱达荷克拉克州立大学博物馆、艾德蒙市美术馆、塔科玛社区大学艺术馆、华盛顿长青大学、广东文联艺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扬州史可法纪念馆、天津天美时代艺术博览中心、广东湛江博物馆、广东顺德清晖园博物馆、广东南海博物馆、西雅图大空中心、菲尼中心画廊、澳门新世纪大酒店、澳门万豪轩艺廊等单位几十次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

作品《颂秋》、《史可法像》、《水乡情怀总是诗》、《花影》、《舞雪》、《书法.龙魂》、《飞天跨海跃龙门》、《乐在天地间》、《清晖園》、《清平乐.遊西樵山》等被以上多个博物馆、艺术中心、画廊、大学收藏。

曾接受美国King5电视台、西雅图全美电视台、西雅图中文电台、西雅图时报、侨报、西城时报等十几家中西媒体作专题访谈。

出版有《邓作列书画集》、《心路.邓作列书画篆刻精选集》等十一册书诗画印集。多本书画集,分别被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华盛顿长青大学图书馆、湛江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馆藏。

曾多次在西雅图亚洲艺术博物馆、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大学博物馆、塔科玛博物馆、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等单位作专题中国书画、篆刻讲座。

2009年,华盛顿金郡郡长郎森士签署政府公告,定每年2月28日为“邓作列日”,以表彰他在文化艺术方面作出的贡献。

2017年获西雅图中文电台颁发“文化贡献”奖。


《荟萃古今中外   散发南国风情》

一纪念辛亥革命一百零七周年,向岭南画派致敬

倘佯在五羊花城广州市的大街小巷,流连于处处旧广州的人文景观,你会发现,这里一塊塊的红砖承载着一段段历史,一片片屋檐下含着一个个故事,一方方碑石铭刻了岭南革命先烈做出的一项项贡献,在喧腾现代化的城市中,它彷彿在默默地守望着昔日的辉煌。岁月无语,沧桑留痕。辛亥革命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辛亥革命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

“黄河从高山流向大海;长江始远古奔驰未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总是要有自己的东西。泱泱华夏神州,书画艺术渊源流长,蕴藉雋永,韵味无穷,在世界美术史上,卓然别帜,占有很突出的地位。几千年來,奇峰迭起,繁星荟萃,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涓涓细流汇成奔腾不息的艺术长河,一直流到了今天。中国书画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哲学的底蕴,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宏富的遗跡,成为人类文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釆。

“悠久文化来不易;重温画史感洪恩。”每次重读画史,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在心底湧现,它彷彿在轻轻的呼唤着你善良的灵性,並挟带你步入一个延续不断的生命礼赞中去,有如先辈画圣们,用画在轻轻的拨开了尘封以久的历史,为我们现代人理清了一条精神演进史,重新激活了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国书画艺术,是一种巨大的历史符码,承载着深不可测、难以复现的文化含义,其独特的意义正是在它古老的源头给予的,即在任何历史语境中,它都不具备形式上的纯粹性,而是某种精神和历史的象征。它反映出中国人几千年來,为寻求生存之道和理想之境,所走过的心路历程。

中国书画艺术是在华夏特殊而古老的文明环境中产生的,几千年燦若繁星的书画前贤,从孜孜不倦的求索中为中国书画艺术创造了一整套传统的技法,成就卓著,举世瞩目。特别是历史进入清未民初,辛亥革命的影响,广州作为中国近代革命之都,最先接受了维新思想和外來文化的冲击,这里聚集了一批富有才华和探索精神的画家,对传统的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他们提出“调和古今,折衷中西”的主张。广东地处五岭之南,清未有居廉、居巢兄弟二人在绘画上富有新意,独创“撞水”、“撞粉”、“撞色”岭南画派绘画的手法,成就突出,影响了曾以他们为师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人,简称两高一陈。两高一陈先后都曾留学日本,研究东洋绘画。归国后,倡导改革中国绘画,力求在传统绘画上吸收西洋技法,借鉴日本学艺走过的道路,坚持艺术革新,提出“折衷中西,古今相融”、“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兼工带写,墨色並重”的艺术主张,新国画既反对沿襲古人,也不赞成全盤模仿西方,而是集古今中外绘画之长,來创造现代的、大众的和民族的新国画。辛亥革命后,“岭南三杰”在绘画和教育方面影响越來越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体系日催完善,形成了一个近代画派,历称“岭南画派。”

岭南画派的创立和发展,对丰富整个中国绘画体系,提高创新思想,是有着深远的意义。“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岭南画派”是有着相当完整的艺术体系,这也是此画派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它有着如下特点:

一、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乃至海外特有景物來丰富中国画传统的表现题料。

二、主张写实,引进西洋画派的部分技法,丰富中国传统绘画技法。

三、博取古今中外诸家之长,來弥補中国画自身的不足。

四、在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技法同时,独创“撞水、撞粉、撞色”法。

岭南画派的创作除以上几大特点外,它的产生和发展,还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思想,这种新的文化精神包含了以下四大方面:

一、革命精神

二、时代精神

三、相容精神

四、创新精神

革命精神是“岭南画派”的思想基础,这种革命精神,又是和“岭南画派”创始人,两高一陈的特殊经历和思想倾向分不开的,这种革命的精神是“岭南画派”,从产生到发展壮大的思想基础。时代精神,是“岭南画派”在题材内容上大胆革新,是区别于传统中国画流派的主要特征,这也是“岭南画派”能够永葆青春的重要原因。相容精神,也就是“折衷中西,融合古今”,这种建立在‘有容乃大’传统哲学思想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原则,是“岭南画派”革新的重要途径。创新精神,这是“岭南画派”前进的动力,也是“岭南画派”历久不衰的奥秘。只有创新,它才有生命力,而创新自身既是目标,也是这个画派自身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何來发展,“岭南画派”所以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就是有创新精神作为推动力。

近代以來形成的“岭南画派”,是第一个提出中国画改革的画派,对岭南及东南亚乃至欧美一带现代中国画发展的影响极大,也培养了大批的学生,以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岭南画家,无论在题材与技法上又都有了新的突破,在審美意识和艺术成就上都超越了他们的老师,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当代岭南画派的四大画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岭南画派更是人才辈出,成就非凡。

重阅“岭南画派”画史和画派先贤们的作品,从中都体现出作品浓浓的社会风情和南国泥土的芳香,他们的笔法是创新的,精神是时代的,这种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的艺术旨趣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以及乐于寂寞,不以大器晚成为喜,不以徒功万卷未亲名芳泽为忧,透视时空,积累薪我,画外求画,方为艺者的人生态度,令人尊敬。

艺术的本质贵在真、善、美,艺术真正的延续必然是拓展的结果,籍“岭南画派”创派百余年之际,谨以此文及部分艺作向画派先贤们致敬。

二零一八年夏邓作列写于西雅图碧近山下乐雅斋

《雪中情》

《锦绣中华》

《咏莲》

《羡魚》

《深芦侣影》

《舞雪》

《秋塘荷韵》

《无尘》

《颂秋》

《争游》

《堤顿秋色》

《野渡》

《雪神》

《晨荷》

《夏日风荷》

《灵猴迎春》

《晚晖》

《踏雪寻梅》

《洛基山魂》

《春滿华州》

《引古拓今》

《心游大象》

《以心写神》

 紫雨轩书院是一个集文、诗、书、画、影为一体的原创平台,拥有多名国内外实力派多元知名艺朮家、诗词名家及最受欢迎的游记达人等,作品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陶冶情操,雅俗共享,敬请大家关注!

每天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