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改变命运(连载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李继槐

 紫雨轩书院2017 2020-09-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李继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始祖孔子的-句名言,他的全文应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这句至理名言,古往今来被很多人挂在嘴上,而真正理解者则少之又少,能夠践行者,就更是凤毛麟角。

浅薄者会百思不解,难道我和两个小孩子或者疯子、儍瓜、罪犯、小偷在-起,也有我的老师吗?进而以为这不过是孔老夫子的故作谦虚,用现代的时尚语言,叫“作秀”。

其实,这是对孔子这句话的以偏盖全,孔子这里所指的“师”,是两个方面的含意,即“善”与“不善”,也就是优点和缺点。别人的优点你应该学习,是你的老师;别人的缺点,你应引以为戒,同样也是你的老师,只不过是个反面老师罢了。这样看来,“二人行”就有你的老师了,“三人行”已经是留有很多余地了,说它是至理名言,一点也不过分。

在日常生活中,此类情形比比皆是:辟如我的小孫女小学还沒毕业,她就学了英语,而我当年学的是俄语,且已几乎忘光,难道她在英语方面不可以作我的老师吗?我的儿子和儿媳,有作保险的,有作旅游的,这些方面我都是外行,所以他们也同样是我的老师;当然,我从亊出版编辑和文学创作数十年,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同样也是他们的老师。这样说來,我这个家庭是否就沒有长幼之序了,小孫女可以说:爷爷,我是你的老师,你一切要听我的;儿女们可以说:爸爸,我也是你的老师,你一切也要听我的。非也,我说的只是某-方面的老师,从整体讲,我过的桥可能比他们走的路都多,我吃的盐可能比他们吃的饭都多,我在人生道路上接受过长期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无疑是他们不可比拟的,所以,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他们仍然应该充分尊重我的指导,否则,就可能吃亏、摔跤。当然,这个前提必须是我头脑尚淸醒,思维尚敏锐,如果老得胡言乱语,则另当别论。

在单位,我是出版社或杂志社的总编,因为我从政策、法规及宏观方面的整体思考和掌控要更稳妥,所以,尽管我的麾下可能在校对、编辑、外语翻译、电脑应用等方面不乏我的老师,但终审权仍应归我。

同样的道理,我在海边看渔民撒网捕鱼,我不会,漁民就是我的老师;我在田头看农民播种、插秧,我不会,农民就是我的老师;一个皮鞋匠把我的皮鞋擦得明光发亮,鞋匠是我的考师;一个司机安全快捷地送我到目的地,司机是我的老师;我在大街上看到-个裸奔的男子,我想他-定是心理素质过于脆弱,才导致精神錯乱,应引以为戒,他也是我的老师;我在马路上遇到一个闯祸的摩托手,损失惨重,我想此人-定是个冒失鬼,也应引以为戒,我又多了-个老师……只不过他们都是某一方面的老师罢了。

凡此种种,只要你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处处留心,你就会不断地找到各种各样的老师,你会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沒有东西,从而充实自已、完善自己。而仿碍你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内心深处那些自私、懒惰、嫉妒、虚荣、浅薄、固执、蒙昩等种种心魔,而-旦淸除了这些心魔,你可能就离圣贤不太遥远了。

而做学问何尝不是如此,你书读得越多,你会发现知识浩如烟海,你反而觉得自已的知识真是少得可怜,所以古今中外,越是学识渊博的大家,就越是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越是虚怀若谷,越是鄙薄那种-钱不值的虚荣。我曾写过一首哲理诗《觉醒》,就是对上述观念的领悟:

小河喧哗着/流过髙山和平原/不停地宣揚它的富有/-年四季长流不断/;但当他进入浩瀚的大海/就再也听不到它的呐喊/因为他终于认识到/这里才是真正的富有/自己是多么浅薄短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