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龙岗|紫荆感怀

 时光捡漏 2020-09-10

大抵男孩子,特别在青春懵懂的年龄,都有军人情结吧。我是从小腰里别着木头手枪和自制的自行车链条手枪玩大的,但始终未能圆军人梦。

岁月的河流并非“一江春水向东流”,未圆的梦总会随流而行,不经意间也会靠岸。已过知天命,不期而至的机缘,我穿上了军装,新款的迷彩军装,在我两鬓斑白时圆了军人梦。

秋日的周末,我随凤翔县作协及新媒体采风团,踏进了凤翔县紫荆山综合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由原紫荆中学改造而来,一眼望去,似乎季节的沙漏倒置了,回到了新绿满目的春日。走进大门,迎面正对的广场中央,映入眼帘的是汉白玉雕栏拱卫下,银色闪亮的旗杆高耸入云,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蔚蓝的天空高高飘扬,静娴的白云伫立俯瞰,祥和中让人肃然起敬。旗杆下几队身着作训服的“战士”正在训练队列,此起彼伏的口令声透着一股英气,整齐划一的队列发出唰、唰的军姿声。远远望去,主办公楼像检阅的将军,细看,大楼门厅正上方“爱国、科学、仁爱、创新”八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门厅两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八个字鲜艳夺目,看到这十六字,你才知道这里依然是治学的地方。

举目环顾,楼群宛如一夜之间都换上了新装,鸿雁楼、笃行楼等富于知行合一的名字,把实验基地的特色展露无遗。随着曹主任、易主任等的引领,我们恋恋不舍地收回惊艳的目光,来到会议室。从曹主任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综合实践基地关键在综合,是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大中小学劳动实践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独具特色的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场所。校内占地52亩,有科技实验等区,可供近千人同时实践训练和住宿;户外拓展基地40亩,设有重走长征路拓展设施,通过飞夺泸定桥、穿越夹金山、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红军长征中,生死拼搏的重要环节设置成训练路线,感悟长征精神;流转土地1000余亩,通过植物园、参与农耕等教学实验,引导提高青少年爱科学、爱劳动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与紫荆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紫荆山防空洞连成片,增强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

听完介绍,已是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摩拳擦掌。我们参观了院内设施建设,随后像一窝蜂涌向紫荆山千亩葵花园,更有速度快美女们,早已换上了汉服或旗袍。漫山遍野的葵花园中人头攒动,单人照,双人照,或三五成群结对照,欢声笑语压不过长枪短炮的快门声,手机更是忙乎,个个人是明星,又是摄影师。赏葵花爬山回来已过晌午,男士们已显疲态,而爱照相的女士们依然守住葵花不舍离去。

午后,我躺在干净整洁的休息室,难掩激动的心。下午将身着军装,那种兴奋无以言表。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满脑子是军人梦的回忆。

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三片红”绿军装是每个青年人的梦想,如果你要有一顶的确绿军帽,你就牛大了。当年我们小小的山区县城驻扎着一个解放军的团部,时常会听到有青年骑单车飞抢绿军帽的事情。如果你有绿军帽戴在头上,荣耀与风险并存,说不定那天就会被人从头上顺走。如果再有一件绿军装那就牛气冲天了。那时的绿军装就是现在所说的六五式军装,从1965年部队列装一直用了二十几年。说起65式军装,显著的特点是普通士兵只有上面两个衣兜,干部(军官)是四个兜,因此,在七八十年代,不论军装或中山装,走在大街上,见了穿四个兜的就知道是干部。

我当时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多么希望能有一件绿军装。特别是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绿军装由棉布换成了的良面料,那更成了我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向往。我们兄妹四个和母亲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兄妹四人还都在读书,这样的奢望,就如一个文盲想考公务员,根本是不可能的,简直可以说是痴人梦想。更何况全家刚刚从农村返回县城,米面油都要用钱买,家里的一切用度都靠父亲的工资。可是,拥有一件绿军装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烈,想拥有的欲望甚至超越了读书和吃饭。当时由于县城租房要用钱,我们家就在部队一个营部借住了两件窑洞,整天看着穿绿军装的解放军在眼前晃,满院挂着绿军装,我的梦想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天壮大。我利用周日和中午放学吃饭的时间,背着竹背篓在家周围的山上割草,爬到树上捋树叶,然后背到附近的养鹿场去卖,一斤草五厘钱,一百斤草要好好的割两三背篓,才能换取五毛钱,就这样我用了半年时间攒足了十七元多的钱,扯了的确良面料缝制了一件绿军装,当时激动的心情至今难以忘怀。

现在想来,对于绿军装近乎疯狂的梦,除了青春萌动时的虚荣心理外,更主要的是从小学习的是燃烧弹活活烧死的邱少云、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英雄儿女王成和雷锋叔叔,渗透到骨子里的是那个年代对解放军的无比羡慕。当手捧课本,在清早朗朗的读书声中,面对东山冉冉升起的晨曦,大声的读着《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对军人和英雄的敬仰,一下由神往的山巅,飞升到仰慕的云端,固化成脊梁中绝对的崇拜。

高中毕业那年,我报名参军,可是知道消息已晚,居委会说不能报名了,我就斗胆跑到县武装部,直闯部长办公室,理直气壮地要求报名参军,在部长好言相劝下,我才遗憾地走出武装部的大门。回头望着那扇大门,参军报国无门,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一言难尽。现在想来,都是电影《小兵张嘎》中的嘎子,《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等英雄少年的影响,军人的梦想深深根植于骨子里了。

岁月蹉跎,五十有五的年纪,早已不是有梦的年龄,谈追梦在别人眼里,也许会问“你人好着吗?”或说“要我陪你去看医生吗?”可穿军装的军人梦,却始终不曾淡去。当我穿上军装,列队步入纪念碑前,举起拳头,向党旗宣誓时,我突然领悟到,那梦,那军装,不是一定要的那份荣耀,而是从小所受的爱党爱国爱国防教育,爱英雄,崇拜英雄的教育所折射的一种精神,一种灵魂,一种血脉,时时被激活,时时在燃烧。

在边听边看中,我深有感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大发展了,但青少年成长中最需教育的时期,却被泡网吧、打游戏、智能手机等毫不留情地在蚕食、侵吞和掠夺一代又一代幼小无知的心灵,青少年的三观教育严重弱化。据媒体报道一些学生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人物一问三不知,甚至不知道开国领袖和诸多英雄,而对于奥特曼、蜘蛛侠等,对于红警等网游如数家珍。娇生惯养,不劳动,不懂得农耕的艰辛,把小麦当韭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青少年比比皆是。

这样的教育基地,应运而生,不啻是敲醒我们全社会的一通惊雷。

我真想再回到这样的校园。


作者简介

周龙岗普通公务员。文学爱好者,码字和做人一样朴实无华。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