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六朝古都未老,兴衰荣辱与共

 诗意行远 2020-09-10
南京,带着各种痕迹从历史深处缓缓走出,既有亘古长青的悠悠岁月,也有嬉笑怒骂的红尘俗世,古朴与现代在这里相撞后生出别样的灿烂。
到南京旅游,就是在品读那一段段辉煌与跌宕并存的历史
历史上,南京有过太多的古称,却都有意无意地全都指向了同一个涵义——帝王之气。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绝佳的地理位置让南京多了一道天然屏障,承载了众多帝王旖旎的繁华梦。
然而,此时的金陵还不足以八百里秦川相抗,秦始皇一道圣旨,凿山引水,开辟溪流,造就了"一带江城新雨后,杏花深处秣陵关"的美誉,却也让金陵王气随着秦淮河的流水一点点泄去。
十八岁的孙权在此建立了三分天下的东吴,留下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盛赞。
后世自以为高枕无忧,却被王濬的一场大火燃尽了声色犬马的美梦,只剩下时常在江边指点当年宫阙的渔夫。
晋武帝完成了三分归晋的鸿业,却没有想到后世子孙会有衣冠南渡的一天。
兜兜转转,南京还是成为华夏正朔所在,商铺与民居沿着秦淮河铺展开来,六朝的浮华与贵气尽染市井里巷
乌衣巷走出一批批洒脱俊逸的人物,王谢风流写满晋书;
桃叶渡边红花无风自婀娜,承载着连绵千年的情意;
玄武湖上战舰浩浩汤汤驶入长江,战鼓方歇却又响起丝竹之乐;
鸡鸣寺钟磬声悠悠,帝王城中众生颠倒。
或许是被眼前的繁华迷了眼,南朝的统治者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将红尘中无处安放的灵魂寄托于佛刹,引发后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咏叹。
此时,南京已经成为佛教中心,越建越多的寺庙逐渐成为一种负担。
直至侯景之乱,大梦方醒,始知六朝古都早已是空中楼阁,柔弱不堪一击
东晋、刘宋、萧齐、萧梁、南陈相继在此建都,或许是沾染上了那点点脂粉气,一入金陵无圣主,六朝无一不是倾覆在铁骑之下。
攻入南京城的杨坚比始皇更为狠绝,直接将帝王之宅夷为平地,几代人的苦心经营一朝倾覆,国都的庄严与市井的繁华,也都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隋唐时期,南京的地位一落千丈,度过了一段晦暗的岁月,好在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它再次发展成为繁华大都市。
公元1356年,朱元璋逆流而上占领南京,入主瞻园。蛰伏多年,南京终于等到一位能够配得上它龙盘虎踞之势的帝王。
他打破旧制,依山水之势高筑城墙,确保城池固若金汤,将南京发展成为一座前所未有的大城;
调集全国百工技艺,在富贵山前这块宝地填雀湖、修宫殿,首次采用的宫、城轴线合一布局让明故宫“规制之盛,实冠天下"。
在他的统治之下,南京的政治地位达到鼎盛,吸引诸行百市,店铺林立,独占天下五分之一的工匠
十里秦淮画舫凌波,金粉佳丽才色双绝,不过一水之隔,另一边却是千万学子寒窗苦读一举登科的江南贡院。
在这秦淮河畔,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从来都道不尽,而最灿烂的云锦也绣不出这桨声灯影的梦境。
从落魄乞丐到一朝天子,朱元璋似乎是一个逆天的存在,但是他也无法改变加诸在南京身上的诸般宿命,在这场争夺政治中心的博弈中南方时时落于下风
少年帝王意气风发,无力掌握庞大的帝国,急于削藩的举措没有让王朝稳定却激起了朱棣的反抗之心。
一场靖难,让朱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也让南京从独一无二国都沦为陪都,五府六部仍在,却只是一个空架子。
朱楼平地起又落,好在,"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备受统治者推崇,有明一朝,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
依山为陵,改方坟为圜丘,将南朝半数寺院围于禁苑,楼阁巍峨壮丽,松涛林海之间,鹿鸣呦呦,气势非凡。
亦或许是得位不正,心中有所愧疚,朱棣以纪念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名义按照宫阙规格重建大报恩寺。
九层五色琉璃宝塔金碧辉煌,一百四十六盏长明灯高悬塔内,夜夜佛灯长明,犹如华灯耀月,为世界留下一个奇迹。
崇祯十七年,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时代,北京失陷,南京瞬间从备胎转正延续大明王朝。
然而,南明政权没有实现翻版东晋的划江而治,苟延残存了八个月就在满清的铁蹄下灰飞烟灭。
这一次,南京直接从国都降为江宁府,与苏州府分治江南
虽然没有了政治地位的加持,但是身处江南富庶之地,康熙和乾隆六次南巡必到江宁,深受皇家宠信的曹家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为清朝守着半壁江山。
出生在江南织造府的曹雪芹在这片花柳繁华地做过一场富贵风流的美梦,他生于斯长于斯,却未能遇上鲜花着锦之盛。
家族的没落让他看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长恨半生潦倒,满腹牢骚最终化为锦绣文字熔铸成一部《红楼梦》。
就如同曹家一样,庞大的清王朝也躲不过盛极必衰的命运,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满清落后于世界大潮。
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毫无反击之力,南京的名字不幸地出现在屈辱的合约之上。
太平军的起义没有能够洗刷耻辱,战火再次摧毁了南京城,众多古迹毁于一旦。
民国的建立重塑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南京迎来了它最后一段辉煌。
它是民国建筑的集示地,中西合璧的总统府见证了民国的风云跌宕;
优雅大气的颐和公馆笑迎过无数名人将领、欧美政客;
被誉为"远东第一楼"的美龄宫一段陪伴蒋宋夫妇度过一段安逸的时光。
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光荣与屈辱交织在这座古都的上空,短暂的繁荣过后南京不幸沦陷,惨遭日军长达6周的屠城。
三十余万同胞丧命于日军屠刀之下,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痛。
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座城市终于迎来了新生,冷峻的帝王之气被慢慢升起的市井烟火气取代。
沧桑厚重的历史感与浪漫繁华的现代气息并行不悖,鳞次栉比的高楼与古迹遗址交相辉映,被花木掩映的飞檐斗拱柔化了棱角。
游荡在街巷之中,外面是城市喧嚣,里面是小巷烟火,再尝一尝南北吃食,冒着热气的食物让心和胃都变得柔软熨帖,任你烟云过客,怎能不心潮起伏

在这里,每一座山、每一条水、每一幢建筑,都在诉说着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历史触手可及。行走其中,仿佛随时随地都穿梭在过去与现实交错的时光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