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的绽放,来自思维的碰撞

 与天为徒ytwt 2020-09-10

1.1 筑心篇,第一节,明心 —— 问答

周云蓬有首歌,《幻觉支撑我们活下去》,这算是缘起,有了我们这一周的内容。

第一周的主题是明心,是说要尽量不带任何滞涩的看待自己,及周围的环境,用到的主要工具是跳脱,学会了游走于时空之间和自我之外,才能超越眼前的幻象和桎梏,看到接近真实的自己。

简单说,从一个棋子,换到下棋人的视角,或者,从一个演员,换到导演的视角。显然,下棋人比棋子更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导演比演员更清晰,那角色的尺度。

第一周问答,留言的质量远远超出我的预期,答复如下,请君过目:


初:

“灵魂出窍”具体的感觉,我还真的没有体验过。如果说以第三方视角审视、观察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这件事倒是经常会去做。偶尔进入到别人的思想里两次,看见过那人的所见及所想~瞬间变成了那个人,这感觉很有意思!

我从不认为自己只有自己~父母给了我一个名字,我以这个名字长大~嬉笑怒骂的这么多年!有那么一瞬间~我和我的名字分开了,我没有实体,我每天看着我的名字生活着,体会她的感受,她做什么我做什么~但是在学习。例如:哦~原来这是眼泪!哦~原来这是开心的感觉~

像在发育的胚胎。

直到我睁开了眼睛的那一刻~我没有再跟着她去做,我喜欢看着她默默地~

天宇:

这姑娘的留言,让我仿佛看到了平静海面上,惊鸿一瞥,出现了鲸鱼的尾巴。惊喜,美好,又预示着更多的可能性。

提到两种体验:一是切换到他人视角,深度模拟他人内心和思维方式的能力,我后面章节会专门介绍;二是旁观自己,而且是很彻底的第三视角,“我和我的名字分开了,我没有实体,我每天看着我的名字生活着” ,这段很像有灵修的经验。

这留言非常强的地方在于,很明显,她说的是一种“体验”,而非“想象”,这二者区别明显,体验是自我意识之前并不知道的,而想象是意识自己有意为之,其实诸多想象,很多时候就是在追求一种切实的体验,只要有了一次体验的经历,那种感觉,就会深深的刻在心上,再也不需要主动想象了,需要使用时,将那种体验“回忆”,“再现”出来就可以了。

Winna:

我有个真实的体验

之前我每次去针灸膝盖疼,那钻心的痛让我很崩溃,加上电疗,每一秒的跳动,都难于忍受,那漫长的1800下.....唉,要不是为了全马能跑进339......

在我没有学会抽离去感受痛,我会结合痛感,会大喊大叫,会难受……我就是痛,痛是我,我和痛是一体的。

当我抽离出来,我是我,痛是痛,我看着痛,哦,那就痛的感觉,痛的感觉原来是这样子的.....我就可以坦然安静的躺在床上感受那一秒一秒的跳动,那只是痛的感觉……

抽离和结合在NLP里有介绍,开心喜悦的就结合结合,当伤心痛苦难过就抽离出来,佛学讲不悲不喜,爱喜乐,也是贪,哦,那就是开心的感觉,我看见你了……哦,这就是痛的感觉,我看见你了……愤怒,悲伤,看见即疗愈

天宇:

这也是个很强的留言,强悍到全程马拉松可以跑进339~~

跳脱是我的理念,原理类似于心理学中说的自我觉察,NLP中的抽离,禅宗说的觉照,都是一回事。是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概念,关于什么自由啊,梦想啊,安全感啊,归属感,位置感,方向感,等等等等一切都要从能看清自己开始的,这是内心领域的一个起点。

能从肢体疼痛中跳脱出来,就是比较高级的应用了,没有经验的人,不是想跳就能跳出来的,肢体疼痛随时通过神经牵动着内心,能把自我意识从感官中分离出来,需要一些意志力,也需要“巧劲”,更需要各种练习,而高强度马拉松的经历,非常自然的就对与疼痛共处,对旁观自我,对肢体细微变化的察觉……都是切切实实的积累和练习,再加上知见上的不断学习,由此,稍微灵光一动,能跳脱出疼痛也就不意外了。

这让我想起,我初中时生了很严重的病,基本生活不能自理,当时采取过一种奇葩的疗法,要在我从脖子到脚的所有经络扎上200针左右,我清晰的记得那个印堂发黑的医生拿着个坑坑洼洼如汉朝出土文物般的铝饭盒,然后掏出满满一饭盒的巨型钢针,把我活活扎成刺猬,然后停针一个小时不能动~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切切实实的体验到:

我不只是我的身体,我只是在驾驶着我的身体。

小云:

一个意象 想象自己躺在一座高楼的楼顶上 无霾 天上繁星密布 一闪一闪的 感觉被包裹在星星当中 楼下的一切灯火辉煌 车水马龙都与自己无关 这是我自己幻想出来的 还没有实践 说实话 在看了你的文章之前 不开心的时候通常都是采取一些别的不恰当的方式缓解压力(比如 暴饮暴食  )

天宇:

这是一条特别美丽的留言^_^

我们时常都会有这种感觉,人群中的孤寂,茫茫人海中的疏离,所有人都在那里,但谁都看不见我,我醉了,人们都醒着,还是我醒了,人们都睡着……

与之不同的是,这个意象,有高度在,屋顶是另一番世界,另一个层面,那里更接近天空。

星空就是你的床,扯过银河当被子,枕着软绵绵的云霞,如抱枕一样抱着一捧橘黄色的月亮,做个有龙猫和天马的梦吧。

这个意象,我们就叫它“天台的星床”好么~

小V:

为什么我理解的第一篇文章的跳脱是一种变相的自我安慰?

天宇:

安慰是对的~是肯定有的。

比如一个人失恋了,她的所有痛苦,来自于还停留在以前的身份,她还以为自己是他女友,但实际上不是了,回忆缠绕着,内心禁锢着,所以痛苦,如果能学会跳脱出来,跳出这个身份之外,回到久违的自我,自然就不再有痛苦了,这是安慰作用。

跳脱的另外一个作用,是智慧,比如一个人在迷宫中走不出来,头破血流,也许还被僵尸追,但如果这时候能够跳到空中,俯视下面,立刻一切都一目了然,这是真实的智慧,不会就死在迷宫中,会了就能逃出生天。

终究,跳脱就是觉察,切换视角来达到更强的觉察。

一念觉,一念强,真能照见,那是能度一切苦厄的~

小七:

这触发我想起了一些类似的经验。我似乎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如何让痛不那么难受。模糊记得小学时吧,疼的时候认真去关注那个疼,不带感受的,就觉得ok,不那么难受。包括每次打针的时候,都冷眼旁观整个过程,那点疼就不算什么,只有心理特别恐惧疼的时候,疼是非常难以忍受的。现在回忆起来,这似乎和跳脱有点像,但好像又不全是,那个好像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目的,好像类似于心理学里的情感隔离,跳脱应该不是这样吧?可以解答一下两者的区别吗?

天宇:

你说的非常对,其实和平年代,大多数人所必须经历的肉体疼痛并没那么多,而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才是真正需要关注和在意的部分。

隔离和跳脱的区别,隔离中,你还是你,但强行封死了内心的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定向的感知,你的自我意识还在原地,但跳脱出来,你已经不是你了,你不在原地了,而是在客体中的某一点来看待自己。

如果是对家庭关系中的情感截断,那是一种基于痛苦的强行规避,因为无法处理好家庭系统中的某种关系而硬性的把自己抽离出来,是一种消极的分化不良,而跳脱是先切换出来,使自我意识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旁观,看清楚症结之后,再回归去解决问题,是很积极的应对。

ZM:

我会有这种 跳脱出来的感觉。因为我有两个男孩,他们经常在家里打打闹闹。有时自己本身就因为某些事情而心烦意乱,而他们完全不会知道我想静静,依然不管不顾的,疯狂的,无休无止的闹,闹,闹!我忍无可忍后会将自己的情绪爆发出来,歇斯底里的冲他们咆哮。世界安静了。然后。。。。。我灵魂出窍了。。世界安静几秒后,他们依然会继续闹,或互相指责对方,或诉说前因后果,或对我咆哮的控诉。。但是这一切,我已经听不到了声音,我能看到他们的表情,但在我眼里也成了慢镜头。我只是静静看着,不带任何情绪,仿佛一切与我无关。。

天宇:

这是个很生动的例子,非常切实生活中的体验~

这种感觉非常类似跳脱的体验,客观上也达到了使自我意识离开当下的效果,这种体验由强烈的感情波动引发,更类似于把自我意识逼了出去,进而切换到一个静态隔离的状态。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词,叫“失神” ,在强烈情感刺激下,到达了极限,而大脑启动的过热保护系统,比如,一个人哭了好久好久,突然就不哭了,然后呆呆的望着一切,继而擦擦眼泪收了收地上的纸巾,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个感觉。

其实以后可以尝试主动的进入这种状态,就是说孩子们吵闹,焦虑,很烦躁的时候,主动回忆一下之前这种静静的,一切与己无关的体验,然后模拟这种状态,稍加练习,就可以当下摆脱负面的情绪了。

加油,无论世事如何缠缚,我们总能实现精神上的自由。

B-MO:

分享一下我的跳脱意象: 一石击碎水中月,一念惊醒梦中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的感受。"让你不畅的感受,都是撒旦的恶作剧,他要欺骗你,拉进他的领域。不要配合他。就像一场游戏,一部戏,感受完就完了,关掉电脑,合上书,你还是完好的你。"

天宇:

好有智慧的分享,关上电脑,合上书,你还会是完整的你。

你会是个安静的,有自己精神世界的人,也许暂时跟外部世界的对接还不够顺滑,但假以时日,会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重要的在于,认清自己的价值。

水中月就如同我们身处的环境,氛围,事态,情绪,当雾气弥漫过来,形成了月的倒影,就一石头过去,破了这幻觉,水面会映出你清晰的脸庞。

TZ:

1.感谢。从自己跳脱出来进入对方,被我理解成将心比心,但没考虑过跳脱进花鸟鱼虫里去。不理解的是:我跳脱进入石头。我是石头,石头如果不会思考,看我看万物都是零;石头如果会思考,那就是我带入的思考,我就不是石头,我还是我,并没有被跳脱。 

2.思维。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这个游戏我在幼儿园的最高战绩是连赢8次,并不是瞎蒙,每次计算小伙伴的套路后来反套路的。跳脱到上帝视角来看,这反套路的n次方最后还是回到起点。所以面对固有的规则,跳脱是否有意义? 

3.知道这个一定不是专属,就是在大喜大悲过程中的突然无聊,也可能是突然尴尬。具体描述不能,可能是对自己心情的冷漠。 (ps.连赢8次之后我拒绝了所有邀战,我怕输。)(帮匿,谢谢)

天宇:

这位兄弟留言非常积极,问题深度和条理性都很好,赞一个先~

我也不客气,就火力全开了~ 如果哪里表述的不清晰,我们再继续讨论。

1,角度和本体的问题,首先石头视角的万物并非是零,人是做不到完全达到石头视角的,,真能理解石头的人早就超越人的层面了~ 然后,跳脱的作用主要在于切换视角来看到不同的内容,跳到石头上,不是为了模拟石头的思维,而是模拟其角度,就像《死亡诗社》中,学生们只要站上书桌,看到的东西就已经完全不同了,何况切换到物体的视角,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

这两天很多地方下暴雨,雨中的人们撑伞躲避,焦躁不安,而雨中的石头,岿然不动,静静的被冲刷;雨后的人们如释重负,而雨后的石头,却会更圆润,有更明亮而清晰的纹路。

2,对于客观规则,博弈,或者某些精密模型中,跳脱的意义在于摆脱当下的进程,而一瞬间洞悉根本规律,规律性的内容在身处规则中时是根本看不清的,只有跳出来才能真正看清。

就拿你说的石头剪刀布,你连赢八次,也许是应用了套路,你还是身处于输赢中,如果你一直想赢下去,就跳出来,组织个猜拳比赛,谁赢了可以得到你的奖励,而对这个过程中淘汰下来的人,你可以开办教学班来传授套路,类似这样,不赢而赢,你赢的就不是八次,八年都没什么问题了。

3,这事的本质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你接受的你只是你的大概三分之一左右,另外三分之一你排斥,最后三分之一你不知道它的存在,当你的心态从你接纳的部分跳到你不接纳的部分时,就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或情绪。

我们慢慢来,这才第三天,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

Ran: 

感想】小时候跳脱体验最多,主要是缩小自己,比如瞬间进入蜗牛甲虫蚯蚓的视角,直接影响就是尽可能避免再踩到这些小虫;长大后体验少了,且从陆地转向天上,比如会有鸟和无人机的视角,甚至出现了好几次从某颗恒星望向地球的画面,豁然开朗的舒畅感觉,原以为这是逃避痛苦,后来明白这是自由本能。

【答题】想到三种可能性,一是还未接触任何概念的婴儿视角,二是时刻距离身体一米处的镜子视角,三是深海两万米的鱼视角。

天宇:

赶在最后一刻上墙的留言~诸多意象都非常精彩。

但更精彩的是这句:“原以为是逃避痛苦,后来明白这是自由本能。

这个关键点在于,如果只是跳出去,透透气再回到原地,那就是纯精神逃避,如果是跳脱出去,带着满满的收获和转变的心态,变个身,再回到原地解决问题,这就是跳脱的真正意义。

暂时的离开,是为了更强大的归来。

而这种体验之所以人们或多或少都体验过一些,确实是因为,这是自由的本能,换句话说,人的精神世界,头脑系统,心系统,原本就比现实世界宽广的多的多,而人们受限于自己的所知所感,往往就被束缚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我们称之为客观,逻辑,理性,现实……这让你的灵性很闷很闷,他想出来,他有这个本能。尤其现在都市中停不下来的男男女女,藉由封闭自己的高端精神需求而进入一种非常机械的生活状态,然后就会莫名的焦躁,茫然,苦闷,进而寻求感官刺激,却发现不断的刷认知刷刺激之后,依旧焦躁,茫然,苦闷。

人本来就是无限的,但却生活在有限的世界内,因而禁锢,因而挣扎。

每个人都是无限的,只要你敢于放开,学会放开,你就是无限的。

瑶瑶:

我分享一个。昨天打坐时候,双盘到45分钟后我就有点坚持不住了,每次我并不是腿麻,我是脚麻,之后我就想起来师父说的要忘掉身体 我就看着它,感受它的麻,也不给他命名,就是这样看着它,感受这种感觉,这样我就感觉有两个自己就这样我就又坚持到一个小时了,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忘掉身体 算不算跳脱, 这个我觉得是对当下的一种跳脱, 这是纵向的。 那么横向的就是在打坐的时候跳出来看了一下自己到今天为止的命运,一下子就把很多事联系起来了。以第三者的视角看自己,自己大概是块什么料,此生来做什么,很多事为何会发生,自己还欠缺什么,自己优点是什么,天赋是什么,缺点是什么,这些立马比过去清晰可见很多,不知道打坐时候想这些好不好,可是他就是会跑出来让我想,这算不算禅宗的参话头?

天宇:

有信仰是件好事情,只要是明明白白的精神信仰,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因为身处欧洲,我身边有很多各色的基督教天主教的朋友,畅谈之后,深切感觉到真正的信仰是殊途同归的,而任何门第之见,党同伐异的行为,只能说那样的人还不理解什么是信仰,还处在对立的二元论之中。

关于打坐时的感受,这是很好的体验,其实你描述的是一个试图跳脱的过程,前面两个留言中都有提到对于肢体痛苦的跳脱,这事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纯还原打坐这个过程,如果不尝试跳脱出来,可能就无法再坚持二十分钟,但随着疼痛的加剧,终有一个极限时,你是跳不出来的,这就需要见地的通透和持续的修炼,当你真能彻底跳脱出来的时候,哪怕一天24小时不下坐,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然,真进了禅定,那是另一个体验了。

横向站在命运的角度来理解当下一个点,是非常好的,长此以往,会生智慧。

最后说那个不是参话头,参话头不用脑子,用心,最好心都不用,而且不是想,而是含着。

继续加油吧。

再次感谢留言的各位,这一篇写下来真爽~ 相信看的时候,你们也一样^_^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