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他

 与天为徒ytwt 2020-09-10

原创第610篇,1383355字

探讨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几个阶段。

我是谁,他是谁,我遇到的每个人,映照在自我的世界中,到底是什么位置。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深度,其实客观的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高度,以及对待世界与他人的方式。

由浅至深,大致分为这样六个阶段:

1,我跟他们不一样

这是鸿蒙之初,我们自婴儿时代以来形成的价值观。每个生命都渴望自己与众不同,这种渴望,在现实中去证明之前,首先会在头脑中形成。可以说,只要自我没有被环境或原生家庭强抑制的孩子,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类似的观念——我不一样,我跟所有人都不一样。

这样的观念发展下去,通常会走向两个方向,一是在备受打击之后,发现自己其实很平凡,于是泯然众人。二是开始拼命的证明自己的不同,这二者虽然看起来会有明显的高下之分,但在精神层面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是一种初始状态。

2,他们不一样

涉世渐深之后,人格逐渐完善,我们会将关注点从自己身上挪开,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洞察和体验他人的世界。我们将学会真正的“看见”他人,视野中一部分人从模糊开始变清晰,由此,你会感慨人生百态,感叹人与人之间是如此的不同,而这种视角的分辨力,是上一个阶段根本不具备的,之前,你只是模糊的抽象出一个形象笼统的称为“他们”,而根本不关注任何个体。

3,我跟他们一样

世上的人看多了,便逐渐感悟出,有一种东西叫做“人性”,以人性的层面观之,他们都是一样的,我跟他们也是一样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黄种人还是印第安人,我们都有着相似的喜怒哀乐,都有人性中的自私,都很自我,都会本能的趋利避害,但也都有潜藏的灵性。

这个阶段中的“我跟他们一样”完全不同于第一阶段发展出那种“泯然众人”的感觉,这一层我们已经见过了他人的世界,因而不带消极,不带有幻象的破灭,更多的是一种基于人性的认知。

4,我们都一样

正因为人性的连结,而生亲切。你不再执着于区分我与他人,会发自内心的生出亲近和悲悯,在意识上逐渐认同“我们都一样”,根本不必强调个体的差异,我们生于同一个时代,脚踏着同一片大地,仰望着同一个苍穹,面对着相似的命运挑战。

能走到这一步的人,自然已经跳脱出狭隘的人我之分,不限于种族,民族,国别,以及任何个体差异,他们会倾向于为更多的人做事,为更大的集体利益谋福祉。

5,都是一个人

在往上一层,会由观念上的“我们都一样”,变成切实的体验到“我们都是一个人”。由连结生亲近,由亲近生悲悯,由悲悯生博爱,由博爱而消弭界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这里不是比喻,不是说“我们都像同一个人一样”。而是真的都是一个人,所有人都是一个人,天地间就只有这一个人,我就是你,你就是他,他就是我,我爱你,就是我爱我,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因为我们血脉相连,所有人,无论高矮胖瘦,无论男女老幼,都是同一个人。

这一层的人眼中,不会有分歧也不会有仇恨,已经开始从根本上消散掉自私自利的源头,精神世界博大而拥有穿透力。

6,都不是人

最上层,不但已经没有人我之分,也没有人与非人之分,一切都已融合为统一的整体,血管连着叶脉,发梢牵动长风,我落泪时,天降细雨,我微笑时,彩霞漫天。

世间没有生死,生命没有彭殇,处处皆圆满,时时为极乐。

繁星落,百花开,生生不息。

视频日记

《朋友》佛罗伦萨 2019-1-29

关于视频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