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典型失语者的自述

 与天为徒ytwt 2020-09-10

原创第620篇,1395502字

这几天感触非常深,似有所悟。

我说自己是失语者,其实挺滑稽的,因为我的工作就是要每天跟很多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而且这不是眼看着,上面的字数就要突破140万了,说是话痨也不为过。

说失语,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与社会的疏离感。

长久以来,我是一个开放到近似透明的人,我喜欢跟万物交流,房子,山河,日月,草木,动物。但唯独跟人,确实远了点,这造成,我对表达自己是有障碍的,具体来说,就是融入不了大众的语境。

高中时候在文科班,因为以古诗文见长,我的外号叫“古人”,在上海时,我五大三粗,始终是外地人,后来在海南隐居,我的形象过于都市,又像个天外来客,现在佛罗伦萨,我又成了最明显不过的外国人。

人生至此,我好像从来没有融入过所处的环境,始终有种不自觉的疏离感,我离人们很远,离天空反而近一些。

这从侧面,使得我内心充盈,像光合作用一般自给自足,自得其乐。但当我想重返世间,做点事业的时候,就面临着失语的问题,好像我在不停不停的表达,但极少有人听得见,或者说,听得懂。

你知道,我发自内心的爱世界,试图爱每个人,我最早开始码字,每天写每天写,是说要写200万字,送给这个世界的情书。

无论文字,生活还是事业,我全部想表达的,其实只有对这个世界的善意,我能洞察这个世界的美好,但极度欠缺对美好事物的呈现能力,尤其是,普罗大众能看懂的呈现方式。

表达爱和善意,其实可以分出很多种主题,比如安全感,归属感,荣耀,爱与被爱,彼此扶助,温馨温暖,轻松舒适,被接纳,满足感,好奇心……等等等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什么是被爱,什么是温暖,下面这张图,已经非常清晰了:

标题是英文,但不懂也没关系,地球上所有人都能看懂,很多人都会被感动,这就是呈现方式,大众能懂的呈现方式。

列侬的《Imagine》,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理想之美,梵高的《星空》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绚丽璀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每个人看了都会明白即使在绝境中也要心怀希望……这是呈现方式,大众能懂的呈现方式。

相反,我每天在这里写啊写,每天对着手机说“我爱你”,其实显得如此笨拙和粗糙,我需要学习和打磨一些技能,把自己内心的爱与温暖呈现出来,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到。

这需要有场景,有故事,有手法,有技巧,有渠道,有步骤,有人设,有节奏——这是方向,至少未来十年,一边打磨输出技巧,一边积累,其中输出还要大于积累,毕竟,我已经积累几万年了。

沧海桑田,重新牙牙学语,五百年内力,从太祖长拳练起。

视频日记

《人生编剧》佛罗伦萨 2019-2-8

关于视频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