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兆和速写,真诚

 伯乐书香小屋 2020-09-10


60年代初,蒋兆和 (1904—1986)多次到祖国各地进行写生,如海南、云南、福建等地的风光人物大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那里的人、那里的山水和风土,成为了画面中亮丽的风景。

蒋兆和先生曾说:“速写的重大意义,在于对周围所接触的一切事物进行勤恳的刻画过程,才能启发和培养敏锐的生活感觉,同时得以锻炼技巧。

蒋兆和《九兰打夯》

蒋兆和《心爱苗儿苗色青》

蒋兆和《友谊深厚情难忘》

蒋兆和《朝鲜速写 · 劳动模范和志愿军英雄会见》

蒋兆和《西双版纳一小姑》

蒋兆和《海南速写 · 碾米》

蒋兆和《福建速写 · 小八路》

蒋兆和《海南速写 · 草青牛肥》

蒋兆和《流民图》手稿——母背子

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40年代的作品,也是他创作的丰碑。

大约是1942-1943年,蒋兆和滞留在沦陷区的北平,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构成了《流民图》的主题,在全长27米的巨大画面上,我们看到了轰炸、流亡、逃荒、失收、卖儿、饥饿、疾病、失所、死亡……蒋兆和只是如实写来,令观者惊心动魄。从流民图底稿,亦可窥见作者创作之初的心境。

蒋兆和《流民图》原作——母背子

蒋兆和《流民图》手稿——子背父

蒋兆和《流民图》原作——子背父

蒋兆和《流民图》手稿——小孩

蒋兆和《流民图》原作——小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