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翠娥║大桦背游记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牛翠娥 ,19621223日出生,1981年参加教学工作。1985年在杭后师范进修,1993年在巴盟教育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毕业后在乌拉特前旗第六小学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30 年。从小爱好阅读和写作。这两年在《前旗周刊》《黄河晚报》《家庭百科报》《五月风》《乌拉山文艺》《河套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豆腐块文章上百篇。因为爱,所以执着。

地域风采

大桦背游记

牛翠娥

自古以来,生活在乌拉山一带的各族人民一直把大桦背奉为神山、灵山,我虽然生活在乌拉特前旗,却一直没有去过。前不久,我终于如愿以偿,跟着旗文联组织的艺术家们来到了乌拉特前旗大桦背采风。

    三辆大巴车驶上柏油马路,沿山沟曲折盘旋而上,渐渐地我们来到乌拉山自然保护区,来到山脚下车停下来。跟前有两颗酸枣树,枝头挂满了红色的果实,艺术家们打酸枣,他们边打边吃,边说边笑,乐在其中。这时路边走来一队牛群,摄影家们忙碌起来。工作人员交代了注意事项,我们开始上山。渐渐地,山路两边巨石嶙峋,山榆生长在期间,时而稠密,时而稀疏,一对对喜鹊喳喳叫着,一会儿在空中盘旋,一会儿落在山榆树上,仿佛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山沟旁边偶尔出现牧民的临时住房和羊圈,星星点点的山羊在悬崖上跳来跳去,宛如走在了平地上,它们在绿色的山榆映衬下,格外醒目。


     大巴车随着弯曲的山路上去,山上的树木越来越稠密,稠密的山榆,整齐的松柏,星星点点的山羊都定格在游人的记忆里,从车窗向下望,山层层叠叠,树方方阵阵,羊星星点点,路弯弯曲曲。

      自古秋意胜春朝。山上的树叶渐红,秋天的意蕴就越发足了。车来到游客服务中心,我们下车徒步走在山路上。摄影家们拿起相机起寻找山中的奇景,画家们拿出画夹坐在山上作画,作曲家舞蹈家在大山中寻找灵感,诗人作家也是满脸的兴奋。


    这些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冲动的召唤。此时此刻,品尝艺术家们文化的厚重,感受大桦背的四季分明,临沐她的清明爽意,分享我们边走边唱的生活况味。举目望远,向云天湛蓝满蕴深情,白云浮溢柔波,一座清新勃然的桦背,在丽日碧空辉映下,几多高吭,几多遐思,几多奔放,更有几多雄壮!

   走在上桦背的路上,往后看,是山,往前看,还是山。峭壁秀绝,鬼斧神工,时有一株艳红跳入眼睛,已经熟透了,叫不出名称的树木,结着红彤彤宛如酸枣一样的果实,吃在嘴里绵绵的。


    站在路崖边侧耳倾听,山谷幽静。水流声,风吹声,鸟鸣声,游人的轻语声,格外分明。开的最为热烈的当数小野山菊了,一捧一捧,红红白白,又趴在裸露的岩石上,有夹杂在荒芜的草丛里的,石因它变得秀美,草因它变得多情,同行中有女子,忍不住俯身去采那些花,很快手中便有了一捧,花开在了她的胸前,她的人,眨眼间明艳得让人心动。


    不时有小松鼠从树林里跑出来,小尾巴翘得高高的,看见游人,也不惧怕,而是好奇地张望一通,复又遁入林子里。

   我看天,天在山峰上与山峰嬉戏,不遥远,仿佛只要我登上山顶,便可以摸到;我看山,山把眼睛塞得满满的。

     

我们几个走下山崖,美女们做着各种姿势来拍下走进桦背的倩影,一张又一张,你拍我拍,歌唱家齐老师一会儿就编排了几个节目,让我们这次桦背之行歌声不断,笑声朗朗。我望着这桦林,想着“缘分”这个词,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对于我们,今生在此相遇,也是前世今生的缘分。
                
     登上桦背主峰顶部,极目远眺,塞上美景尽收眼底:黄河泛着银光,宛如仙女洁白的飘带,轻轻地逶迤东去。在薄薄的雨雾中,鹿城包头的高楼时隐时现,如缥缈变幻的海市辰楼。乌梁素海的湖光山色一览无余,美丽的乌拉特草原风光无限,大好河山令人陶醉。

昔日的桦背是什么样的呢?同事告诉我当年她高中毕业时曾参加一个月的人工造林的劳动。当时桦背的路很难走,四面山势陡峭,仰望山峰,山羊在崖壁上被它们蹬落的山石噼里啪啦滚落在山脚下,有的站在崖顶上,真是攀岩高手。突然从你脚下穿过的野兔会吓你一跳,石鸡体积小巧而灵活在草丛中觅食,常常抬头左顾右盼,桦背中常有孢子出没在山间。

 他们将铁丝一坨一坨抬到山上,将种好的小树围起来,防此牛羊啃吃。走在山路上,采上一捧红艳艳的山丹花,粉红色的芍药花和五颜六色不知名的野山花,闻着它们的花香真是沁人心脾。今日的桦背凝聚着林场工人的心血。

                  
    一路走来,感觉最美的景色还数桦背。你看桦背,峰峦叠起,白桦葱茏,油松滴翠,树木繁茂,泉水潺潺,风光旖旎,环境清新,气象万千。“五指山”,形似人的五个手指。人脑包,遥望貌似若干人像。玉兔峰,好像双兔并排坐立。食指峰,极像人的食指直立。双鹰峰,好像两只雄鹰俯瞰深间。最大瀑布人间天河,从半山的石壁飞流直下,像一条白色的玉带,此时你会顿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几天”的感觉。    

               
   归来时,一阵雨点,让山间霎时大雾迷蒙。车在山道上匀速行驶,车窗外,是碧绿的山,飘洒的雨,水雾蒸腾,如同仙境。
   一会儿,云开雾散,太阳出来了,我们下了山。

编辑:孙传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