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德姝‖我家的套版窗花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贺德姝,女,汉,内蒙古巴彦淖市临河人,大专学历,巴彦淖尔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临河区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内蒙古晨报》《巴彦淖尔日报》《黄河晚报》《临河区报》《河套艺术》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几十篇;绘画作品在巴彦淖尔市多次参展,作品《白莲香清》被巴彦淖尔市政协收藏,《清风》荣获全区首届书画、摄影大赛三等奖。喜欢写作、书法、绘画、摄影、旅行。

身边故事

我家的套版窗花

贺德姝

 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过着大集体生活,吃穿用度紧巴巴,家家户户都在刨闹着解决温饱。我家虽人口多,壮劳力也多,但年年连口粮钱都挣不回来,因为当时队里是一分钱的分红,一年一个壮劳力挣400个工分,一个工分一分钱,一年挣4元钱,每人每年分口粮是360斤,每斤口粮0.1元,合36元钱,所以,忙上一年连肚子都填不饱。

穷则变,变则通,在这种情况下,我父亲就变着法子挣钱救急:如编箩筐、卷烟筒......但养活一大家子人,靠小打小闹终究是不行。    

创作套版窗花 

大哥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爱绘画、雕刻。一天,他在纸上画了一只大老虎,栩栩如生,心想:如果能把老虎刻在木头板上、再印在纸上就更好了。他找了一块木头刻起来,一天工夫就刻好了。没有颜料,就把印油印在纸上。从木板上印好后拿下来一看,老虎威风凛凛的劲儿跃然纸上,大家看了都叫好。木板费时费工费料,他又想到萝卜、蔓菁水灵灵的,如果用它们雕刻出花草来,一定不同凡响。说话间就雕好了一朵牡丹花,立立正儿正儿、水灵灵的,抹上鲜艳的玫瑰精印在纸上,红彤彤的真漂亮。可过了一晚上,作为模板的“牡丹花”就焉儿了。这也不行,还是得用木板。考虑到柳木不怕沾水,不背弓,大哥以它为材料精雕细刻了一只鸳鸯上去。鸳鸯的羽毛有红、有绿、有黄,几种颜色在一个板上,抹完这种颜色,再抹另一种颜色,等全抹完要印时,开始抹的那种颜色就干了,搞得人手忙脚乱,而且颜色在一个板上,互相串着影响,这个办法又行不通。父亲在一旁看在眼里,便对大哥说:“咱们可以用套版印刷来印”。

何为套版印刷?就是一朵花,把绿叶刻在一个板上,再把红花刻在另一个板上,先在纸上印绿叶,再对准绿叶把红花套印进去,等干了用笔点花蕊(也就是描黄),三道工序下来,一幅漂亮的窗花就印出来了。牡丹花叶子绿茵茵、花朵红艳艳,花蕊红里透黄,整个花朵娇嫩欲滴。当时把它糊在窗户上,吸引来许多邻居。大家看着五颜六色的窗花赞不绝口,纷纷让大哥给他们多印点,他们也想贴在窗户上美一美。

当时父亲就想:既然大家这么喜欢,何不印着卖呢?这窗花鲜亮、喜庆,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糊窗户,肯定抢手。一语道破天机,窗花也能卖钱。

那时,人们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返销粮,一进门只有一盘大火坑,门窗都是三十六眼木头做的老式窗户,尽管这样,也挡不住大家追求美的心理。就算再穷,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欢天喜地,贴春联、放鞭炮、蒸馒头、炸油糕、贴窗花,红红火火过年。有这样的说法:姑娘爱花,小子要炮,老汉们喜爱个新毡帽,老太太要一件新棉袄。这些传统的习俗一直在传承,这也给我家“产业”带来了福音。

偷偷摸摸印窗花 

做出这样的决定,大哥就开始大显身手。

他开始搜罗小人书上的画面。那时农村文化落后,画报、书籍之类的根本没有。看了《杨七郎打擂》《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大哥又从年画上受到一些启发,于是创作了《锦上添花》《金鸡报晓》《五福临门》,还有大多数是凭自己想象画的,如《武松打虎》《狮子滚绣球》《富贵牡丹》《小豹子》《蝴蝶花》等,都是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窗花的品种越画越多,我家的套版印刷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1972年的冬天,父亲托人从供销社买回几刀白刚帘纸,裁成三个一条,两个一绘的形状,我们姊妹几个就开始印起了窗花。

印窗花只能在晚上进行,因为白天大家都要下地劳动,我们小一点的要上学。另一个原因是那时不敢公开印,怕队里的人发现印的多了告发说我们投机倒把,况且当时父亲又被打成了右派,我们怕节外生枝。晚上,在炕上拉开两张桌子,坐在小板凳上开印。两个人在其中一张桌子上印绿叶或绿色的图案,另一张桌子上套印红花或红色图案。桌子上摆上罩子灯(当时已经很先进了),等红花干了,另一个人专门描黄。描黄这个差事是我的。三道工序流水完成,就像现在工厂的流水线,相当先进了。大家看着满炕的红花绿叶,特有成就感。印制的过程中,我们唱歌、讲故事、说笑话、说书叨戏,还比赛谁印的又快又漂亮。红红的炉火烤得后背热热的,炉子里烤的土豆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当时的情景和味道留在记忆里,让我怀念至今。

我们就这样印了一冬天,印完把窗花储存起来,等人们准备年货时拿出来卖。

卖窗花娶媳妇儿 

离过年差不多有一个多月时,父亲、哥哥们就开始出动卖窗花。那时城里人比农村人有钱,人又集中,是我们推销窗花的不二地点。爸爸和二哥在临河,大哥去杭后,三哥到五原。每天一大早,父子四人骑上自行车分头出发,到城里主街道或车站人口密集的地方去卖。

窗花一摆开,人们都感到新奇,呼啦啦围上一大片人来,争着抢着买—男人们要老虎、狮子、豹子、猫一类的;姑娘、媳妇儿们要花儿呀、草呀一类的;小孩子专买《孙悟空大闹天空》《三打白骨精》《杨七郎打擂》《武松打虎》一类的。买的人争着抢着,生怕卖完了;卖的人手忙脚乱,不知递哪边好,人越围越多。买上的欢天喜地,没买上的着急火燎。那场面,比明星“四大天王”来了还火爆。

 到了晚上,父子四人满载而归。回来数钱那个乐呀!因为是五分钱一绘绘,所以,毛毛钱、钢儿最多。看着那些活蹦乱跳的钢儿,真亲切!每人每天拿回二十几元钱,在当时,已经非常有钱了,因为当时一斤猪肉三毛钱,二十几元钱能买将近100斤猪肉。还不止这些,到农村卖,农村人没钱就用米、面换,东家挖一碗米,西家挖两碗面,一时,锅、碗、瓢、盆齐出动。我家的米、面袋子装得满满的。一下子,我家又有白面吃,又有钱花,生活大大地改善了。父母为我们买了新衣服,家里炕上也铺上了新棉线毯子,真是高兴呀!

为了让村里人也能欢天喜地过上个漂漂亮亮的新年,我们家每年过年给村里人发窗花。我们每家每户都发,这样家家户户有窗花糊。全村人的窗户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吉祥喜庆。

不得不说,作为全家窗花产业CEO的父亲对这项事业能带来的收益看得更远。他开始找熟人和各个供销社联系,搞批发,给供销社整推每一张四分钱,供销社卖五分钱。我们把一百张窗花卷成一卷,外面在白纸上用毛笔写上窗花的名称和数量,这样一卷一卷的窗花装在粗毛绳编织的口袋里,用自行车驮上送到供销社。这个分销店五千张,那个分销店一万张,崭新的票子一下子就能拿几百元。在70年代那简直是天文数字,从72年开始卖窗花算起,每年的收入从400多元、1200多元、1500多元到3000多元钱......我的几个嫂子全是拿窗花娶回来的。

我家的窗花也名扬四海了,东到五原东,西到磴口以西,南到黄河以南,北至阴山,遍布河套及周边地区。直到八十年代,玻璃镜儿窗子代替了三十六眼木楞窗子,我们家的套版窗花才光荣退休了。

窗花的意义 

大哥把从生活中捕捉来的现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赋之以精湛的绘画和雕刻技术,使它生动、形象、喜庆、吉祥。我的童年生活及少年时光也因为加入了全家的窗花事业而留下许多美好回忆。

现在,我家的套版窗花虽被时代封存,但它浓厚的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当时人们朴素的美学观,现在仍让我觉得很有价值、意义。愿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传承下去,让民间艺术永放光彩。

作品链接

贺德姝‖匆匆

编辑:孙传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