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华‖重庆市巴南区图书馆的前世与今生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严华 ,网(笔)名铁树。重庆市作协会员。出版古体诗词赏析集《诗韵悠然》、散文集《回归》。亦有散文、文学评论散见于国内部分报刊杂志。

身边故事

重庆市巴南区图书馆的前世与今生

严华 

2012年1月,我有幸参加百年图书馆——重庆市巴南区(县)图书馆志编修工作,查阅了繁多的史料,查访了众多的人和事,厘清了巴南区图书馆走过的百年历程,致使这个百年老馆前世与今生的大致轮廓在脑海中渐渐清晰。巴南区(县)图书馆在百年历程中,饱经沧桑,历经坎坷,如今逐步走向辉煌,成为一部丰富深沉的文化史书,一幅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打开历史的大门,穿越时空,细读它的前世今生,感受这个百年老图书馆文化精神的魅力……

1

巴南区图书馆即前巴县图书馆,是重庆市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建馆至今已百余年了。1912年,巴县中学堂校长文伯鲁,用学校的节约款川币600元,赎出清末未到任的重庆知府江西新人段友兰向大汉银行抵款的私藏书籍与时任巴县教育会长周文钦商定,接收原“公书社”和“字水书院”停办后遗留的存书,在城内神仙口文昌宫正式成立图书馆供市民阅览。因当时废县存府,故馆名定为重庆图书馆,众推文伯鲁担任图书馆馆长。1913年,文伯鲁参与反对袁世凯斗争。反袁斗争失败后,图书馆被查封,文伯鲁私产被收。

袁世凯倒台后,图书馆的书籍得以启封发还,文伯鲁私产归还。图书馆搬至夫子池黉街重庆学府废署,为教育会与图书馆共同地址,于民国6年秋恢复馆务,更名为“巴县图书馆”。馆内设参考部、通俗阅览部,每天接待读者百余人。

图书馆建立后,搜集了大量书籍报刊资料,初步担负起文献和知识交流的重任。民国27年(1938),巴县文献委员会设立县志局,重修县志,图书馆成为其最主要的资料库,其修志所需参考书籍,均为图书馆供应,成为当时重庆文献收藏、文化传播的主要机构。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重庆惨遭劫难。1938年2月,日军向重庆发起战略性轰炸。民国28年(1939)7月,夫子池图书馆毁于日机炮弹之下,馆务停止,部分图书资料转移至城外南岸文峰乡老鹰岩寄存。次年10月,馆址移驻南岸文峰乡大庙子侧小院(今南山镇龙井村村委会处),赖以庄任馆长,恢复馆务。但因经费困难,坚持了2年多,馆务停止。  

文化乃民族之魂,任何野蛮和残暴也无法将其毁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迎来了新生,巴县图书馆也迎来了新生。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文化事业亟待复兴发展。1959年春,重庆市文化局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号召重庆市馆支援区县馆,共建区县图书馆网。是年三月初,重庆市图书馆派业务专家阅览部副主任石宇协到巴县辅导巴县图书馆的重建工作。是年5月1日,巴县图书馆正式重建并对外开放借阅,设立采编组、阅览组、辅导组、办公室。巴县人民政府为图书馆颁发了巴县图书馆公章及吊牌。借巴县文化馆的展览厅开展馆务,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经费、人员均属于巴县文化馆统一管理。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图书馆被迫停业,直至1979年才恢复馆务。

巴县作为地域宽广,人口众多的大县,建立独立的图书馆已势在必行。1984年初,巴县图书馆正式与巴县文化馆分立,独立建馆、建账。有正式编制职工10人,内设采编组、借阅组、咨询组、辅导组、总务组等业务机构;开设图书借阅、参考咨询、科研服务、宣传辅导等服务项目。

党的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改革大潮带动文化事业的大发展。1991年底,巴县人民政府投资150万元人民币修建的图书馆新大楼,在巴县鱼洞镇下河路拔地而起。这座占地3.5亩,总建筑面积为3340平方米的大楼,当时列居重庆市区、县级图书馆前列,中国著名书法家柳倩欣然为新图书馆题写馆名。“巴县图书馆”几个金灿灿的大字熠熠生辉,标志着巴县图书馆的新生,向世人昭示一个文化机构的完全独立。

此后,人民政府逐年加大设备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短短几年,巴县图书馆成为规模齐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公共图书馆。馆内实施藏、借、阅三位一体的开放式管理,免费开放,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市民学知识、强素质搭建起一个新的平台,开创了一个新的阵地。

1995年行政区划,撤巴县建巴南区,巴县图书馆更名为巴南区图书馆。2017年9月1日,具有现代先进设施设备的巴南区新图书馆坐落于龙洲湾新区巴南区文化艺术中心。几十年来,百年老馆,始终把图书馆的公益性服务职能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立足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辐射区外进行服务。利用现代高新科技手段,数字化加工、整合各类型文化信息资源,不断更新。努力实现图书馆设施设备、管理服务现代化、科学化。

2

巴县图书馆建立之初,世事艰难,书籍文献收集步履维艰。除购买和接收其他书院遗留下的书籍外,吴梅修、杨沧白、朱叔痴、朱必谦等图书馆人给予大量的书籍捐赠,同时,他们还向在渝士绅募集一部分书籍。至1928时,图书馆藏书达到26000余册,此后10年亦搜进不少。但1939年图书馆遭日机轰炸,图书大量被毁,剩下20000余册,分别藏于县城外南岸弹子石老鹰岩馆产佃户处和鹿角乡(现重庆市巴南区南泉镇鹿角乡)罗家沟张杰生家,直至重庆解放。

1956年8月6日,国家文化部发出“关于在废纸回收中注意抢救有价值的图书资料的通知”,各地图书馆开始对有价值图书资料的抢救工作。巴县图书馆负责人石宇协于1959年7月带领职工四处奔走,八方查询,搜集书籍。历时两年,收获颇丰。他们在当时的巴县接龙区、鹿角乡、樵坪乡查获7000余册书籍资料,这批书籍资料虽因旧人星散,但根据资料记载和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判断,此批书籍即抗战时期为前夫子池巴县图书馆寄存疏散之一部分。其中有一套极具价值的清代石印《晚清中国舆图》83幅、民国版4幅(后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民国27年编纂的《巴县志》两部;《四部丛书》《四部备要》《二十四史》各一部,线装古籍5000余册。此外,图书馆还向重庆市北碚图书馆购得清乾隆版本、王尔鉴修纂的《巴县县志》一部。同时,移借重庆市图书馆《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古籍线装书5400余册,这批书籍于1977年5月正式调拨给巴县图书馆。此后,图书馆用有限的经费每年新购1000余册图书,如此日积月累,至1966年,巴县图书馆已书籍满架,大为可观。

   然而,1966年全国爆发文化大革命,馆务停止,无图书入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前后接收了重庆市图书馆、重庆市艺术馆移赠书刊数万册,图书馆藏量不断增加,至1985年达到149000册,是1959年2000余册的74.5倍。

此外,图书馆还长期坚持多渠道搜集地方文献,迄今为止,藏有地方文献文学作品、地方志、巴南区(县)文史资料、工具书等书籍上万册。近年,地方文献中还出现了数字图书(光盘),内容包括历史文化、经济军事、绘画音乐等。宗族文化也悄然兴起,许多热心读者主动向图书馆捐赠家谱,还收藏有《接龙吹打乐》《乡乐新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地方文献,丰富多彩,形式各异,为图书馆馆藏增添了特色文化。

巴南区图书馆不但保存了数量可观的古籍书籍,还一直未放弃对古籍的普查搜集,使线装书不断增加,现存有6000余册,其中有经专家鉴定的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和国家四级古籍。

    20 世纪末,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走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进入图书馆。2005年,巴南区图书馆在上级部门和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电子图书登堂入室,成为广大读者最便捷的阅读资源。

经过几代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悉心呵护,如今巴南区图书馆书库和各阅览室,书籍落落大满、报刊排排盈架;古今中外,品类繁多。至2012年12月底,图书馆总藏书量为28万余册,其中,电子资源(光盘) 9622张,报刊5329图书 104081 册,电子图书94400 册,电子期刊13700册,寄存图书 56359 册,古籍6154册。馆藏书籍以普及性的综合类图书为主,主要有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教育、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具书等。馆藏报纸中,亦不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公报》合订本及《文汇报》影印本等珍品。此后几年藏书量大增,至2017年,馆藏书总量达到40万余册,成为巴南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智慧库 。

3

巴南区(县)图书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坚持图书馆充分服务大众的办馆方向,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坚持“为人找书,找书为人”的服务方式。全馆职工牢固树立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举止大方、主动热情、耐心细致的服务精神,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巴南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服务,为全面提升巴南区人民文化素质服务。图书馆根据时代的需要、读者群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

图书馆始建之时,馆舍设施条件极其有限,只开设参考部和通俗阅览部,接待读者不多。新中国建立初期,也只是一个阅览室规模。1984年图书馆独立建制之初,经费紧张,条件受限,也只设报刊、出纳台(借阅办证)两个借阅阵地,分别实行全开架阅览和实行押金制办证借阅服务。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愈加强烈,至1985年,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已达27000余人次;发放个人借书证15000余个,借书14000余人次,借出图书16000余册次。应读者需求,图书馆开展咨询服务,无论县内外读者,均为其提供图书资料,解答各种图书咨询,1985年图书馆接待咨询者200余人,提供图书资料18000余册次。帮助读者解决工作、学习、科研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出现了各种专业户,读者群体从城镇向农村扩展。图书馆工作重点一时转移到为农村专业户服务上,对他们进行跟踪服务、咨询解答。并为他们代购、编制科技资料,帮助他们解决在种植和养殖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经济效益大增,生活得到改善。不少专业户纷纷为图书馆写来感谢信,感谢图书馆予以他们科技知识的帮助。

1993年,图书馆开辟120余平方米的少儿阅读阵地,图书馆设专人负责少儿阅读服务工作,填补了图书馆读者服务长期以来的空白,使其成为图书馆一项特色服务,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为方便老年读者,图书馆开展创新优质服务,开始对70岁以上老年读者实行办理一次借书证终身享用的优惠项目,获得广大读者的称赞和好评。为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图书馆从2008年1月开始施行阵地免费借阅,创重庆图书馆阵地服务之先。

如今,图书馆免费对市民开放有少儿借阅室、报刊借阅室、成人图书外借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借阅室、文献查阅室、自修室、培训室、多功能室、报告厅、老年阅览室、视障阅览室12个服务阵地;开设文献资源借阅(如个人外借、集体外借、馆际互借、预约借书、邮寄借书)、流动图书车借阅服务、送书上门;文献检索与参考咨询服务、定题服务、复制服务等主要服务;作为全市“一卡通”试点单位,2009年率先与重庆图书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2012年与主城九区公共图书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实现了文化共享。

城乡经济建设结构的变化,读者增添农民工、农民工子女、下岗职工、留守儿童读者群体,图书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巴南区支中心网络平台,为他们提供特色服务。从2011年12月起,国家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实行免费开放服务,同时增加经费投入。巴南区图书馆有效利用增加的运行经费,年均接待读者达到20余万人次,外借书刊年均30余万册,成为巴南市民的精神家园。

巴南区图书馆珍藏的《晚清中国舆图》和有关史料,在我国边境争端问题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1962年10月,中央军委派同志前来查询有关中印边境最早的舆图,借去清代《西藏全图》及有关舆图2幅。1979年2月,中越自卫还击战前,国务院、外交部、中央军委派员到图书馆,查询馆藏中越关系史料,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了相关珍贵的资料。

4

    追忆往昔,岁月峥嵘,巴南图书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走来,几经曲折、饱经忧患,栉风沐雨,孜孜以求;喜看今朝,道路越走越宽,发展越来越快,设施设备越来越先进;展望未来,风光旖旎,改革春风吹开文化一片新天地,百年老馆喜迎新春。

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和支持下, 2004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第二阶段启动,巴南区图书馆乘着科技普及的强劲东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投入1000余万元人民币,于2005年在图书馆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巴南支中心,并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巴南支中心通过了文化部全国100个文化共享工程试点验收,在全市率先起步实施了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建设。 2009年,巴南区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的案列,作为重庆市唯一区文化共享工程成功服务案例,代表重庆市参加文化部国家中心的展示。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经济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先进科技的注入,使重庆市巴南区图书馆这个历尽艰辛的百年老馆面貌一新。如今的巴南区图书馆已成为馆藏丰富、信息资源广泛,具有一定现代设备和现代管理技术,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复合型图书馆,不仅获重庆市先进图书馆称号,还先后两次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图书馆,保持至今。

编辑: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非虚构的原创作品,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2.作品内容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个人隐私,不得抄袭别人作品,不得涉及任何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文责自负。

    4.发稿时必须把个人照片、作者简介发过来。如果有与文章相关照片,也发过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