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随笔】白龙燕‖端午佳节话屈原

 纪实纵横 2020-09-11

作者简介

    白龙燕,语文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已有三十年。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生活中喜欢写一些生活感悟更愿意把生活中的美好展示出来。


纪实随笔


端午佳节话屈原




白龙燕



 每到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莫过于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荷包,但是不同地区又有着各自的习俗,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端午节的习俗大家都很熟悉,虽然各地为庆祝节日举行的活动会有所不同,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祝福祖国风调雨顺,祈愿人民安康吉祥。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中华传统文化,渊远流长!端午节,各家各户的节日氛围浓厚。单说包粽子吧,传说与百姓们祭奠爱国诗人屈原有关。故事说的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以表自己对国家的忠心。百姓们被屈原的行为感动了,也怕江里的鱼虾蟹啃食屈原的尸体,就用糯米包了粽子这种食物扔到了江里。于是,在端午节当天,人们纷纷划着龙舟,龙舟上挂着艾草,一边划着船一边扔粽子。就这样,端午节吃粽子的划龙舟的习俗流传了2000多年。“万水千山‘粽’是情。端午期间,大人们在忙碌着准备包粽子,插艾草……可孩子们在感受端午风俗、享受粽子的同时,也在分享自己的节日感受。

  今日刷屏,你会发现朋友圈大多数的主题一定是与端午有关的内容,人们谈的除了各地的赛龙舟等端午传统活动,还有粽子、凉糕等美食带给我们唇齿间的余香。当然也有端午佳节带有人们的一些思考。6月25日,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今年的端午与众不同的是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这天上午,刘严小朋友带着兴奋与自豪告诉我:“白老师,这是我自己编的儿歌,您听听。"然后在微信里,饱含激情地给我读了一遍。一年级的孩子竟有如此高的创作热情,实在令我惊讶。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文如下,感觉挺好,为了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一字未改:

         “ 端午节

             (4)班    刘严

      五月五  过端午,

      门插艾  香满堂,

      吃粽子   娃娃爱,

      五彩线儿手上戴,

      纪念楚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国一位政治家,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给后世创造了极好的文学价值。屈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备受我们敬仰。因此我们称之为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在嘉佑四年丁忧结束后,举家迁往汴京途径忠州时曾经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屈原塔

          [宋]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精神。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更有信心把这些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5.本平台如同网络刊物,为达到图文并茂的宣传效果,发稿时请把个人照片、作者简介和与文章相关照片发过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