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县风物志|乔进波:枸 杞

 享道 2020-09-11

枸杞

乔进波

童年时,我住在一个村里。这是一个大村子,号称“十二南关一柳沟”,而我们就在这个“柳沟”居住。可想而知,柳沟,就是柳树多,除了一条小河从柳沟经过,它的两旁都种了柳树。

在柳沟不远处就是一大片荒地,荒地里有茂密的野生枸杞,我们这里叫“狗畦畦”。枸杞是一种灌木植物,它长出的果实叫枸杞子。枸杞枝条盘根错节地生长,它的主干弯弯曲曲,千姿百态,老态龙钟。小枝有纵横棱纹,还有许多不生叶的短刺,难怪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小孩一般不敢进枸杞地里玩,一是怕短刺扎伤,二是怕灌木丛里的蛇。但最喜欢摘红色的枸杞子,一般是胆子大的男孩先进去,故意踩倒枸杞枝条和叶子,为我们这些胆小的女孩子开道。

我们不仅在荒地里捉迷藏,还盼着红色枸杞子早点长出来,因此对枸杞特别关注。枸杞一般是四月就开始拔节长叶子,它的叶子很小呈椭圆状,两头尖尖的。五月,树枝上长满了茂盛的绿叶,枸杞就开花了。淡紫色的花瓣呈五角星,它的蕊是乳白色的,晶莹剔透,引来蜂飞蝶舞。随着气温的升高,一夜之间,有的树上已挂上了一粒粒绿果果。六到九月是枸杞成熟的季节,红枸杞像红耳坠,又像一个小小的红灯笼一样迎接我们。成熟的枸杞,红彤彤的,鲜艳夺目,挑战孩子们的味蕾。虽然大人们不让我们摘枸杞,说有毒,但我们总是偷偷摘一颗放进嘴里,薄薄的皮儿,涩涩的味道,难怪大人们不让摘,但枸杞旁边酸枣树上的酸枣,也是我们的美味,酸酸甜甜的,令人回味。

摘了枸杞就去荒地里的一个水沟去玩,那时我们叫它“臭水八洞”,水沟很深,下雨后积水多,天旱时水很浅。水浅时我们探下身体去舀水。伙伴们有的拿玻璃瓶,有的拿家里废弃的塑料瓢舀水,然后倒进另外一个小伙伴手里塑料袋,再把塑料袋捅破,像筛子一样,水从洞里流出来,伙伴们欢笑着,跳跃着。每一次玩总有八九个孩子,有一次我被伙伴挤了一下,头朝下栽进水沟里,伙伴们吓懵了,有的哭,有的发呆,大一点孩子赶紧跑回家叫大人,这时本家的二哥正好路过,得知有人落水,赶紧跳进水沟捞起我,正好爷爷赶来了,看见我的眼睛流血,赶紧背起我去村里的卫生院,后来我的左眼角下面缝了三针,至今还有一条疤痕。

如今,柳沟早已被一排排瓦房代替,柳树和一大片枸杞也成为记忆。后来得知,枸杞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能调节自身免疫力。 现在的人们不管是上班族、创业者还是打工族都已开始注重养生。枸杞也吸引了众多养生爱好者的青睐,成为其日常的首选了。俗话说“一年四季吃枸杞,人可与天地齐寿”。现在,人们都在泡枸杞子喝。据记载,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虽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六十高龄后仍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才思敏捷,这与他学习中医药、研究养生之道有关。苏东坡喜欢在庭院里种植枸杞,自己服食还宴请宾客,有《小圃枸杞》诗为证:“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大将玄吾鬓,小则饷吾客。”

 现在,市场上的地摊货枸杞子也很多,但我不敢买。一个朋友告诉我,一次她去看地摊货枸杞子,看起来红红的,连枸杞子蒂把处的小白点也是红色的,她故意用潮湿手指搓了搓,结果出现掉色,这是用色素染过的。我只买超市里的枸杞子,超市有各种各样的枸杞,有内蒙、甘肃、宁夏、新疆的。买的次数多了,从服务员热情的介绍中了解到:这几个地方的枸杞子都挺好,只是宁夏枸杞在中国栽培面积最大,颜色深红,有光泽,肉质饱满,吃起来特别甜。

前年,儿子考上兰州的一所大学,我和弟弟还专门开车领上父母,送儿子报到。我们行程1200多公里,不仅送儿子上大学,还跟家人一起游览了祖国大西北迷人的塞外风光。尤其是在宁夏,我们还买了被誉为五宝之一的“红宝”枸杞。

哦,大西北之旅给我们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枸杞在我的记忆里更加深刻了。

关  于  作  者

About the Author

乔进波,女,网名紫衣人,山西代县人。喜欢文学,喜欢音乐,喜欢摄影,也喜欢宅在自己的世界慢慢品味。喜欢沉静的观察,用心地叙述。出版诗集《七色雨》《开花无声》《为你而歌》和散文集《时光的种子》。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女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