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壶关风情录|邢占平:情游红豆峡

 享道 2020-09-11

情游红豆峡

邢占平

对太行山大峡谷的向往,期盼已久。本想约上几位好友畅游大峡谷,但始终不能如愿。大家都为生活奔波,难得抽出时间来去游山玩水。但埋在心中的那一份纠结,久久不能释怀,于是决定单独前往。可能我的诚意感动了大家,在那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老段、文兄。(东东因临时有事,遗憾地放弃了)和我便有了这次的红豆峡之行。

车沿着太长高速急驶着,这次驾驶比以往更谨慎一些,因为没有老司机的陪伴,所以心虚了不少。但路上我们仍不缺少兴奋,三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长治。可能是天色已晚,加之路上比较劳累,所以,我们便住在了长治。长治这几年变化比较大,街道比几年前整洁宽畅了许多,高楼也建了不少,夜晚的霓虹灯闪烁着只有大城市才有的光芒,让我们久久不能入眠……

第二天,我们迎着朝霞出发了,因为要走山路,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紧紧盯着路面,对于我这个新手而言,也算是一次考验吧!汽车穿行在绝壁峡谷间,蓝天白云随风飘动,车内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大家的兴奋无以言表。满山遍野的野花也绽放出迷人的微笑。一株松树顽强地钻出山缝努力地伸展着身姿。望不到边的山峦绵延起伏不知延伸到哪里?我的心情也随着这连绵不断的高山峻岭激荡着,但此时所有的激动都必须压在心底,因为所有人的安全都在你的手里。

进入太行山大峡谷腹地,道路越来越窄。只能错过一辆车的山道叫人紧张不已,看路牌这是一条通往河南的省道。这就是巍巍太行山,它纵跨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四省、市,形成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天然分界线。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发生在太行山上。这是一座巍峨的山,更是一座英雄的山。多少中华儿女在这里埋忠骨,多少人在这里泣鬼神。“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那首熟悉的旋律一直回荡在脑海,久久不能抹去。

“红豆峡到了”,文兄兴奋的喊了一声。一幢镶有“红豆峡”字体的牌楼出现在我们眼前,因为是节日的缘故,门口站满了许多人,停车场竟然停不了车,只好求助管理员,在管理员的协调下,停好车。看见周围下车的大都是年轻的情侣,也许他们是为寻找爱情而来。因为红豆峡生长着象征爱情信物的“红豆杉“而被誉为“中国情峡”。红豆生南国,在严寒的北方,这种植物能生长下来,可想它有怎样的顽强?而这份坚贞的爱情用一串红豆则寓意了其中的内涵。

买好门票,随众多小情侣涌入红豆峡,我完全被峡谷里的俊秀山水震撼了。那高耸入云的千刃绝壁,那波光粼粼的泉水,无不透着一种锦绣。一对对小情侣手牵着手阻足远望,此刻,一定在他们心中留下爱的誓言。我不忍打扰他们的那份陶醉。悄悄地踏上了略显袖珍的玻璃栈道。由于离地面比较近,倒不那么恐惧。只是担心我的体重压碎了玻璃。调皮的老段在后面不断的诈唬:“碎了,碎了”。就这样战战兢兢地走过玻璃栈道。眼前,顿时开阔起来,路边的小河里几条橡皮船碰撞地划向河中心,几个孩子拿着水枪不时地射向对方,我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打闹,抬头望一望山,低头看一看水。但让我感动的是一对老情侣蹒跚走在山道上,他们相互搀扶着,阿姨不时摆个姿势,让老伴给留下美丽的倩影。大山可以作证,他们的爱是忠贞的。此时,我的眼里溢满了泪水,只为他们这份不朽的爱情。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xie)

此物最相思。

一位小伙买了一条长长的红豆手串,深情地戴在姑娘手腕上,山顶上那棵结满果实的红豆衫此时也羞红了脸。文兄也有样学样的给媳妇买了一串。我不敢说这是天下最贵的装饰品,但它却是最深情的爱的信物。我们游走在峡谷里的小路上,举目四望,看巍峨峭壁,听涛涛泉瀑。在道路旁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大石头的考证,证实了这处岩层是寒武纪时期的,距今已有4-5亿年。抚摸着那块大石头,仰望天空,让人顿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沧桑感和历史感。行走在山水间, 捧一串红豆。让你的心情多少有一些澎湃。远处,一对情侣站在铁索桥上。战战兢兢凝望着对方。彼此的担心都是爱的共鸣。穿行在两山之间的竹筏上不时转来爽朗的笑声。深不见底的瀑泉泛着浪花轰鸣地流向远方。山上的红豆艳的让人思绪万千。蓝天白云天和地,峡谷流水共存融,红豆峡的美是大自然在人间展开的一幅画卷。只有融入其中,你就能体会到红豆峡的幽。只有行走在峡谷中,你才能感觉到人和自然是多么的和谐。一条小路延伸到山下,一架铁梯盘旋在峡谷的夹缝之间,腿脚不好的老人、小孩失去了攀登的勇气,只有那一对对的情侣牵着爱人的手勇敢地去接受爱的考验。

在老段的招呼下,我心有不甘的沿原路返回。但大峡谷给你的那份冲击至今久久不能忘怀。衷心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做连理枝。

关  于  作  者

About the Author

邢占平,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某军工企业,从事政工工作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拍过很多片子,但唯有山西的风土人情,山山水水,历史文化让他深陷不能自拔。曾有上百幅摄影作品被《中国文化报》《人民摄影报》《山西画报》《山西日报》《太原日报》《太原晚报》《长治日报》《启迪》《映像》《山西青年新晋商》《政府法制》等多家媒体刊用。曾被中央数字摄影频道连播四集专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