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巡“离异”之后,交警的“护身符”没了

 瓜尔佳部落 2020-09-11

-------中国交警怎样才能不被打?

                     (二)

交警在执法过程中被殴打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屡见不鲜的新闻,人们对此好像已经习以为常,无论是官方还是百姓在一起又一起的袭警事件中都显得荣辱不惊,没看见谁去探究造成这种局面的社会原因和法律原因,相反却有众多的人对交通警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状态大为赞赏;没有人对这种放弃同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行为进行批判,相反却认为这是一种值得称赞和弘扬的不可多得的美德。在这次江西南昌两位交警被袭击事件中,中国青年报网站这样夸奖当事民警:“民警当时随身均携带警械,为避免激化矛盾,始终不还手。为交警点个赞吧。”他们的夸奖却让我忧心忡忡。

这样宣传无疑使受众产生一种暗示,交警如果还手肯定是一种错误,岂不知这是一个警察向违法犯罪投降的举动。很多时候,媒体就是这样不分是非曲直、不分青红皂白地用他们的模棱两可的标准来诱导受众,让人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产生扭曲,让交警队伍越来越缺少雄性越来越不敢面对纠缠,以至于在种种变故面前束手无策甘愿被打,那种投降式执法、下跪式执法、道歉式执法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执法方式像幽冥一样充斥在交警执法活动之中,那种如株洲高速交警一样用促膝谈心般的“礼遇”和“求得谅解”的心态对待准备持刀“横扫”警队的犯罪嫌疑人的离奇故事会不时出现,从而让国徽受到侮辱,让警察蒙受污名。


进入株洲高警局持刀准备“横扫”的犯罪嫌疑人

这一切无疑在告诉我们:中国交通警察需要雄起。

中国的警察体制源于前苏联,先敬礼、后执法的做法就是对前苏联交警执法方式的照抄照搬,除了中国和俄罗斯再也看不见警察给人敬礼的了。直到改革开放十年后,才开始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警察体制。前苏联的警察体制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越南、朝鲜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交通警察独立于其它警种,独立勤务。交通警察不管社会治安,不管犯罪案件,只负责交通管理。这种体制框架同美欧发达国家不同,去过这些国家的人都知道,除非那些技术性很强的岗位,他们没有专管交通的警察,按照区域划分,警察既管交通也管治安。平时根本不见警察踪影,不像我们的交警有用没用的都得在那比划,而一旦出现交通事故或者拥堵时,马上就有警察疏导,警察是两栖型甚至是多栖的类型。


同中国警察同出一辙“先礼后兵”的俄罗斯警察

中国警方高层也曾经意识到警察框架的缺欠,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警方最高机关的倡导下,各地大兴“一警多能”之风,执意要解决警察职能过于单一的问题,出发点没问题,但喊了几天就没了动静。我们知道交警执行的《道法》和其它警种执行的法律不同点在于《道法》强制力明显弱一些,时间一久影响了交警的群体性格。因此有必要对交警进行“野化训练”(我所指的“野化”不是让交警胡作非为,而是要增强交警的警察作风和警察意识),找一个“野点儿”的警种搭配也许能改变这种局面。

在上个世纪末和这个世纪初,多地都在搞“交巡警合”,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过多久分的合了,合的分了;南边分,北边合;东边分,西边合,让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分还是合,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完全可以无视这些说辞,但闭上眼睛思考,会惊奇地发现:凡是实现“交巡配”的地方,民警被打现象一扫而光。没有实行“交巡配”的地方,交警被打层出不穷。

交巡组合现在早已不是热门话题,他们像王宝强和马蓉组合一样已经分崩离析,上海和重庆这样这样重量级的直辖市交警和巡警也已经“离异”。巡警太柔情,才和交警吻别,就直接和特警“蜜月”,交警则像苦命的“寡妇”,哭诉不断:交警被打事件再次多发。


河北“下跪式”执法的交警

交警和监管、出入境等是公安机关几个特别的部门,他们设在公安也行,拿出公安也可,怎么说都有道理,怎么说都没道理。一直有学者主张将交警将由交通部统辖,意在使交通管理形成合力和专业化。但一些人士看法不同,他们认为交通由警察管理都勉强为之,交给交通部门一定会大大削弱管理力度,千万不可感情用事,瓜哥赞同后者意见。在交巡“蜜月期”,有过交警经历的人士认为,巡警的加入削弱了交警执法的专一性和规范性,他们只知道罚款,却不知道罚款的理由,况且现行法律不支持他们参与交通管理。有过巡警经历的人士认为:交警根本不像警察,一个人从当警察开始就在马路上比划,一直比划到退休,同打击犯罪的事情根本不沾边,他们就是穿警服的老百姓,和他们在一起干活太窝火!

这些说法角度不同,但双方都不能否认的是:交巡“蜜月”时,提高了执法力度,减少了袭警事件的发生。是呀,管理交通的警察荷枪实弹,躲还躲不过来,谁还敢打他们呢?

从这些分分合合的争论中,我们得到一种启示:交警要体现出警察的血性,摆脱目前不像警察的局面,不能自身繁殖,需要嫁接技术。


韩国美女警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轮岗

几个月前,瓜哥接待过来访的韩国警察局的同行。在交流中,对方的宣传处长希望瓜哥能到韩国做客,瓜哥学着外交官的样子煞有介事地说“会在方便的时候前往”,对方马上认真地说:“一定在我轮岗前去呀,不然我就离开这个岗位了。”当时瓜哥不解,询问后才知道,韩国警察施行轮岗制,就是每个警察只能在一个岗位工作16个月,然后必须换警种、换执勤岗位,这是法律的规定。

施行警察轮岗制度的国家不止是韩国,包括香港以及西方发达国家也都是如此,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就是相互“掺沙子”。如果把这套体管理制引入到中国来,完全可以实现上个世纪前辈公安人所倡导的“一警多能”梦想,通过警察各个部门分分合合,进进出出,实现战术换血,能彻底解决“交警不像警察”的问题。如果不实行“嫁接”,还是采用现行的“穿警服的老百姓”在管理交通,交警被打多发的局面永远不会改变,并且会愈演愈烈。

这是个大课题,实现起来肯定难,但瓜哥对此却充满信心,因为我们即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实行大部制。


中国辽宁美女交警小肖同志

大部制是啥玩意儿?瓜哥也不甚了解,但我感觉肯定是针对公安机关行政机关化倾越来越重而采取的革命性措施,合并同类项,强化指挥机构,向具有公安特色的警察体制转变。轮岗问题在这个风暴中就是一个小浪花,完全可以借势进行。当然,这些都是瓜哥的异想天开,人家上面估计根本就没这个意思,或者有什么意思也不是瓜哥的意思。瓜哥随便说说仅供参考或者根本不用参考,瓜哥的异想天开就是想让交警有血性,少被打,表面谈的是打不打的小情绪,实质谈的是中国警察执法权威的大课题,和个人倾向无关,和警种利益无涉。我相信,既使大部制改革根本没有轮岗问题,既使是决策层今天根本就没想过这样的变革,但这一天迟早会来到,因为这是国际警务潮流,中国公安改革哪一次不是紧跟时代步伐呢?

请继续收看下期的中国交警怎样才能不被打?》(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