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会有一种职业在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遭受污名承受委屈

 瓜尔佳部落 2020-09-11

如今的新华社一改过去那张冷峻的面孔,越来越有人情味道了,越来越招人稀罕了,近来发出的那篇《5+2、白加黑不值得宣扬》的文章,很火,很烫,不知道感动了很多人。

瓜哥开始也跟着感动,后来一想我感动啥呢?那文章虽然听着很有道理,可这事情和警察有关吗?


文章说“无节制地要求干部职工“5+2 、白加黑”,违反了公务员法”等等,就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呼吁,很多人在很早前就呼吁,可在警方至今这问题哪个地方也没有解决,中国警察有效工作时间至少在10个小时以上,每天回到家中还要求电话随时处于开机状态,随时等候使命的召唤。不开机怎么办?不开机万一有重要的事儿找你不在,你和领导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就等着挨批吧。

这几天,每天都有警察“过劳死”的新闻,平均每天牺牲1、2名警察,这已经是常态了,媒体不报道,同事不惊讶,邻居不意外。总之,一个警察“过劳死”,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天还是那雾霾天。第二天,还会重复昨天的故事,又一个警察“过劳死”,同样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天还是那雾霾天。


新华社的记者们认为“一些单位工作安排不科学,甚至为片面追求“政绩”,无节制地给干部职工加压,要求或变相要求他们长时间加班加点”,这种描述和警察的状态并不相符,警察领导们每个都是爱兵的模范,他们用不着去追求这样的政绩,可工作就摆在那呢,干不干都摆在那儿,比如你要传唤一个犯罪嫌疑人,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警察们要在有限时间完成任务,这是法律的规定,不加班加点就会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警察们宁可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不敢让犯罪嫌疑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天下的警察莫不如此。

新华社的文章还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提倡发扬无私奉献、夙夜在公的精神,但不能以牺牲干部职工身体为代价”。这话越说离警察越远,谁也没让警察牺牲身体,可那些工作警察不干谁干呢?

只要专案组一成立,还有什么节假日星期天?那案子不搞完,谁也别想回家,一旦稍有松懈,嫌疑人逃跑,证据毁灭,贻误战机;还有你正在追小偷呢,正好到了下班的时间,你就停止脚步?你就是抓住了他,唉,更加倒霉的事儿在后面,今晚你别想回家,那笔录、那审批程序,天亮前结束算你牛!还有过节了,该松快松快吧,可越是过节的时候,越是犯罪猖獗的时候,别人都过节放假,警察却比往日还辛苦。


但无论怎样,咱都应该感谢新华社那篇文章,虽然咱享受不着那种幸福,但社会都形成这种局面也是瓜哥所乐见的。

嘀咕这些琐事有点像碎嘴子,但没有新华社那篇文章咱就不说了。有时候瓜哥也在想:这个社会大概就需要像警察这一类人,平时被人骂着,紧要关头往前冲着。骂就骂吧,只要我们内心无愧;冲就冲吧,那是我们的职责。

平安的生活是靠警察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完美,这个时代有些浮躁,总是要有一些人要承受委屈,总会有人遭受污名,这正是警察职业显得异常悲壮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