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作为时代的见证,老洋房并非只存在于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城市均有。 比如天津,老洋房的故事也一点不比上海逊色。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被迫开埠,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奥等9国先后在天津设立了租界,总计占地23350.5亩(约1557.5公顷)。与此同时,清朝的皇亲国戚,北洋军阀时期的各类军政高官、富商巨贾以及各类社会名流纷纷涌入租界,各类洋房随之拔地而起。 自此,天津的建筑从中国传统形式走向中西融合,百花齐放。 五大道——老洋房集中地 天津的五大道实际上是天津英租界在墙子河外的推广界的俗称,位于天津市市中心偏南。东西方向共有五条道路,分别是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重庆道、成都道。 以五大道为核心,包括解放北路,意大利风情街,总面积超过1.28万平方公里,这里坐落了近千幢法式、意式、英式、西班牙等各类风格的洋楼,各类花园式房屋超过2000多所,成就天津“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庆王府 天津庆王府,其实一开始是清末太监总管小德张的宅子。1921年小德张亲自设计并督建,1923年建成,位于旧英租界剑桥道(今重庆道)55号院。 后来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被罢职后去往天津,被小德张请去做客,看上了此宅,于是小德张半卖半送将此宅出售给载振,故得名“庆王府”。 庆王府占地面积4327平方米,建筑面积5922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二层(设有地下室)内天井围合式建筑。 主楼正门外是17级半的宝塔台阶,据说是小德张为了回避皇帝专用的数字(九、十八)。 主楼的一层和二层的楼廊隔栏用的是清朝皇室御用的黄、绿、蓝三色琉璃柱,皆是小德张当年从北京运至津。 徐世昌旧居 徐世昌1918年任北洋政府大总统,1922年被曹锟逼迫下台隐居天津。 据统计,民国期间有15位总理曾在天津寄居。之所以选择天津,也是因为这些人物得势即可迅速由天津进入北京,另外选在天津租界区置业,也是考虑到可以得到外国人的暂时庇护。 徐世昌天津旧居是徐世昌于1927年在英租界牛津道(今和平区新华南路255号,与睦南道、马场道交口),购得空地一块15.3市亩,修建了九栋小洋楼,西式三层混合结构,红砖瓦顶,精致典雅,共计181间,建筑面积4347平方米。 现在的徐世昌旧居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使用。 顾维钧旧居 顾维钧旧居位于天津河北路267号(原英租界的威灵顿道),始建于1921年。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1921年,顾维钧从当时的英租界工部局购买2亩地,修建了一所3层带地下室的西式洋房,建筑面积约为1689平米。“人”字型的屋顶,属于明显的英式建筑风格。 不过洋房建成后,顾维钧本人因为忙于政治,很少回来居住,这栋洋房主要为他的第三任妻子——黄蕙兰居住。 除了政治人物,当时的各类名流也偏爱天津洋房。 剧作家曹禺1910年出生于小白楼,后来搬至民主道的23/25号洋房。 重庆道的163号三层洋房,原为陈道明家。 冯巩天津祖宅,位于河北区民主道52号,这栋洋房是冯巩曾祖父、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冯国璋于1913年从奥地利工程师布吕纳手上购置的,当年与袁世凯家是邻居。 1957年,冯巩正是出生于此。 后来天津房产总公司花巨资将此宅买下并予以修缮保护,冯家人自此迁出。 以上仅是天津洋房名人当中的一小部分,看看下图意风区和五大道这些名人故居,多少显赫人物? 当年的五大道和意风区的绝大部分老洋房完全按照西方建筑美学建造的。设计是西洋建筑师,采用西方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除了自身带花园之外,居住区内也有复兴花园、睦南花园和意大利公园,属于真正的花园式洋房 天津老洋房怎么买? 天津的老洋房相对上海的要便宜不少,普遍只有上海老洋房价格的20%-30%,不过相比普通住宅,价格仍普遍高出50%以上。天津老洋房的价格主要与建筑面积、花园面积和建筑保养状况有关。 如果你想在天津买老洋房,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是买具备出售条件的企业产或公产小洋房。 这类老洋房集中在五大道。 独栋的洋房面积通常在500-800平米,花园面积通常在200至500平米,总价一般在5000万-9000万,只能全款支付,但数量极少,属于可遇不可求。 联排的洋房一般面积在200-350平米,总价在1000万-3000万,临街的更贵一些。成交相对独栋要多一些,但总体数量也是很少。 二是购买老地段的新洋房。 比如在成都道、重庆道等地段,有一些重建的洋房,还有一些是近些年新盖的仿近代洋房的地产项目。价格也是在2000-3000万元左右。 不过,目前天津现存2000多栋花园洋房中,绝大多数是文物,产权归国家和企业所有,产权清晰且能够出售的老洋房占比不足1%,非常稀缺。 封面图丨俊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