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活”,生命必不辜负

 何裕民 2020-09-11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有一句著名台词:“人要好好活”。

       在许三多的理解里,这“好好活”其实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

       但是仔细想来,“好好活”和“做有意义的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好好活”是民间的大白话,是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语。“做有意义的事”是教人向善,舍己为民,为普罗大众行善事。

       那么,怎么才能好好活?

       赚很多钱吗?出很大的名吗?

       并不是。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名流富豪遭遇厄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故事。

       好好活跟钱多钱少、有名无名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那么这个人的生活一定是丰富而愉快的。

       正是因为扪心自问时感到心安理得,品行良好,才会感到心底坦荡,受人尊重,长此以往,德全命长,这样的人往往寿长且安康。

       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形成了“全德保形”的思想。所谓“全德”,就是指道德良好,“保形”就是指保持健康。这说明中国人自古就认为,良好的道德品行对于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也颇有裨益。

       又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里也说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其实,在此之前,《礼记·中庸》里对于“全德保形”也有论道:“故大德……必得其寿。”

         由此可见,不少中国古代经典里都早已点出了“仁者(德者)寿”的秘密,这可以说是儒家养生思想最为集中而典型的体现。

       长期以来,“德全保形”和“仁者寿”的思想,一直指导着中国人的行为处事及日常生活,后世懂得生活者,大都以此为生活指南。

       譬如,耄耋寿星、唐代著名禅师石希迁,以处方的形式告诫世人健康长寿的秘诀。石禅师写道:“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服用方法为:“此药用开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菠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切忌言清浊,利己损人,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

       唐代著名的药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高寿110有余。他不但写下历史名篇《大医精诚》,其一生为人的高尚品行,都是后人的道德良师。

       仔细想来,在如今这个时代,好好活也可以很简单,只要凡事在行动之前谨慎思忖一下,三思而行,择善而从,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如能在提升自己的同时造福他人,就是善上加善,就是真正践行了“好好活着”!

       巴西医学家马丁斯曾对一些长寿老人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观察,他发现约有90%的百岁长寿者都是行端品正、忠厚善良的。

       对于这一结果,这位医学家是这么解释的:道德良好者每每与人为善,遇事常为他人着想,很少为名利与别人相争;办事出于公心,尊重别人,自然会受到周围人的尊敬,所以,他们总是处在心境宁静的状态,人际关系良好,心情自然通达而舒畅。

      宋美龄女士在70多岁的时候身患乳腺癌,时值高龄又动了多次手术,但她最后也活到了106岁。纵观宋美龄女士的一生,她出生优渥,学识不凡,早年一直活跃在中国政治、社会及外交等领域,是中国现代的一名重要女性人物,对近现代中国及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她一生品格高尚,受人爱戴,得其善终。

       有医学研究证明:当人的心境一直处于平静快乐的状态时,神经内分泌系统就会运转正常,各脏器间的功能也就能正常发挥,从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疾病也就失去了生长、蔓延的土壤,身体和精神自然健康平和。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同样是快乐,为什么有些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而有些却会耗损健康呢?

      譬如,有些人喜欢天天喝酒,游戏人生,纸醉金迷,满足口欲,这难道不是快乐吗?但这种人生缺乏目标,缺少追求,尽管会暂时带来快乐,但终究会沦为空虚。因为这种快乐是暂时的、是肤浅的、是虚荣的、是廉价,这种快乐并不能塑造高尚的人格,也不能充实一个人的精神需求。

        就像《黄帝内经》所言:“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务快其心,逆于生乐……”,终将“故半百而衰也”。可以这样说,这种肉体的、低俗的快乐,并非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一定是陶冶性情、有益健康、塑造灵魂的。

       “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让我们始终牢记与人为善,让我们一起收获平静与快乐。通达的心境更能带给我们身心的健康,也能带来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的话,即使身体出了点问题,也能在朋友的关怀和帮助下,更容易地渡过难关。

       常怀仁爱之心,更能健康长寿。常怀宽广之德,生命必不辜负!

公认的抗癌明星,“穷人的私人医生”

胰腺癌患者如何提高生存质量?

美国每年有2. 9万例癌症的发生,与过度CT检查相关

人,赖他人以活!核心是“爱”

使用“靶向药物”应遵循的“四原则”

如果想询问更多关于健康、康复、治疗的问题,点击这里,何裕民教授为您解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