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的盗汗,不过是肝“丢了魂”

 鹅头山 2020-09-11




曾给一个盗汗的患者开方:夜交藤,远志,石菖蒲,炒枣仁,茯苓,合欢皮,生龙齿,柴胡,陈皮,生地。

患者说,“这方子里面,药有点多,你是不是不行啊?明明不会看,就把盗汗的药来了个大杂烩?”

我只说了,“那么你之前治好了吗?既然没有治好,那不妨先试试。”

一周后,患者说,“我才用了三副,盗汗就停止了,这几天也没有反复。”

明眼人能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治肝的方子,那么,盗汗和肝有着怎么样的关系?

我自己的理解,人之所以半夜盗汗,是身体里有虚热,迫津外出,加上夜间体表卫气不足的结果。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虚热,为什么在晚上会体现得这么厉害啊?很多人白天好好的,到了黄昏之后,就开始觉得热了,烦了,到了夜里更是明显。这怎么回事啊?

我的看法是,一定是我们身体的哪一个部分,或者哪一个功能,在夜间失常了。我们的五脏六腑当中,谁专门在晚上行使职能啊?

是我们的肝。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肝到了晚上,本来就该藏血。把血藏好了,我们的阴血就足,晚上就不会有虚热出现。

相反,如果肝的功能不好,阴血得不到归藏和养护,我们的阴血就不足,就会产生虚热。汗属津,津血同源。肝藏血失常,血液化津外出,就形成了多汗。

所以,我认为,盗汗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肝,在于它的功能失常了。

那么我在临床上如何判断一个病人,盗汗源于肝呢?

三个判断依据:

1-患者年龄是四十多岁到五十多岁

2-患者明显有焦虑的倾向

3-患者脉弦

就上面那个患者而言,她说她盗汗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好,同时丈夫还在外面有了外遇。但是出于经济因素考虑,只能忍气吞声。日久了就盗汗了。

这很明显,和肝是脱不了干系的。

所以这个方子,我用柴胡、陈皮、合欢皮疏肝理气,在用夜交藤和炒枣仁,来滋补心肝之血。然后用生地滋补肝肾之阴而清热。再此基础上,用茯苓、远志、龙齿来宁心。

如此一来,盗汗自然消除。

最后说说什么样的中医,才是好中医?

第一点:基本功要扎实。我觉得基本功就是,善于观察病人,因为病出在人身上,为医者不善于观察人,就难以治病。

第二点:关爱病人。我觉得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