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治疗皮肤病中医院_诚顺和名老中医胡爱玲治愈28岁男性痤疮验案】

 中医逆龄道与术 2020-09-11

武汉治疗皮肤病中医院_诚顺和名老中医胡爱玲治愈28岁男性痤疮验案武汉治疗银屑病、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诊、痤疮等皮肤病厉害的中医院,位于武汉广埠屯繁华地段的诚顺和中医馆有位擅长治疗银屑病、荨麻疹、痤疮、神经性皮炎、湿诊、皮肤瘙痒等皮肤病的专家胡爱玲医生,从医40余年,以专攻皮肤病见长。胡爱玲医生的爷爷胡衡甫是文革前的湖北名医,精书法,攻诗文,与董必武、齐白石二位名人来往甚密,以擅治中医皮肤病和疑难杂症而闻名全国,生前培植后学,为中医事业呕心沥血,所著《衡庐医话》,由中央卫生部顾问秦伯未先生题写书名,上海著名中医余无言先生为此书作序。胡爱玲医生在继承祖辈治疗皮肤病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融合现代医学科技成果,独创出免疫功能内调法、中药熏蒸排毒法、中药封包外治法等多种中医疗法,疗效显著,治愈的患者遍布全国各地,许多患者成为胡爱玲医生的铁杆粉丝,不管胡爱玲工作调动到哪里,都要追着胡爱玲医生看病。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有黑头、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囊肿和疤痕等多种损害,好发于面部和胸背部,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又名青年痤疮,中医:肺风粉刺,粉疵,面疱,酒刺,本病多见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中医学有关痤疮的记载甚早,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己有记载。《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称本病为"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中医也有称本病为"粉疵""面疱""酒刺"

痤疮是怎么引起的?

1、西医病因:

痤疮(acne)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有黑头、丘疹脓疱结节脓肿、囊肿和疤痕等多种损害,好发于面部和胸背部。常见的有寻常痤疮聚合性痤疮。本病又称青年痤疮,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轻。

2、中医病因:

本病的病因为肺气不清,外受风热;或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胃热上蒸;亦可为月经不调,瘀滞化热等。

中医病机:中医认为痤疮是内热炽盛,外受风邪所致,但有肺热、血热、肝热、阴虚内热之分。脓疱等皮损属于风热、毒热所致。囊肿性痤疮聚合性痤疮等炎性症状不明显,慢性过程,为寒疮寒疡之症。又如瘢痕性痤疮可因气滞血瘀所致。

病理:

1.皮脂腺肥大,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开口处角化过度,毛囊扩大,于毛囊口处形成黑头,黑头由角质细胞和皮脂组成。

2.毛囊周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形成炎性丘疹。黑头阻塞引起的毛囊内外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黑头或脓疱穿破毛囊壁进入真皮,可引起异物肉芽性反应,而形成结节。结节继发感染,形成脓肿。长期炎性反应可使毛囊和皮脂腺遭到破坏发生纤维化,而形成疤痕的病理变化。

痤疮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眉弓凹陷、下巴长痘、聚合性痤疮、婴儿黑头粉刺、背部长痘、肝气郁节、凹陷瘢痕、双眉间长痘、角栓、囊肿、丘疹、丘疹性痤疮

临床表现:

1.症状

 (1)初起损害多为粉刺,可分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亦称为开放性粉刺,为明显扩大毛孔中的小黑点,略高于皮面,是阻塞于毛囊口部的脂栓,其上端的黑点,系表皮排出的黑色素所致。加以挤压,可见有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白头粉刺亦称封闭性粉刺,为皮肤色或略红色小丘疹,约针尖至针头大小,毛囊开口不明显或较狭窄,无黑头,不易挤出脂栓,较易引起毛囊周围炎症。皮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破溃或吸收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小凹状疤痕。少数严重者,除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外,尚可见蚕豆至甲盖大的炎性结节或囊肿。囊肿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和疤痕。各种损害大小深浅不一,往往以其中一、二种损害为主。

 (2)皮疹主要发生于颜面,尤其是前额、双颊部、颏部,其次是胸背部、肩部皮脂腺丰富区,偶尔也发生在其它部位。分布对称,颜面中央尤其鼻部及眼眶周围常不受侵犯。

2.体征: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若炎症明显时可出现疼痛及触痛。

3.临床分型

 (1)丘疹性痤疮:皮损以炎性丘疹为主,丘疹中央可有一个黑头粉刺或是顶端未变黑色的脂栓。

 (2)脓疮性痤疮:皮损以脓疮,炎性丘疹为主。脓疮多发生于丘疹顶端,破溃后可流出粘稠的脓液。

 (3)囊肿性痤疮:形成多数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常继发化脓感染,破溃流脓,形成窦道及疤痕。

 (4)结节性痤疮;脓疱性痤疮炎症部位较深,形成厚壁的结节,呈淡红色或紫红色,大小不等,深浅不一。位置较深的可有明显的隆起,呈半球形或圆椎形。若长期存在,有的逐渐吸收,有的化脓破溃形成疤痕。

 (5)萎缩性痤疮:丘疹或脓疱性损害破坏腺体而引起小的凹坑状萎缩性疤痕。

 (6)聚合性痤疮:损害多形,有很多的粉刺、丘疹、脓疱、囊肿、脓肿及窦道、疤痕(萎缩或增生性疤痕)集簇发生,迁延不愈。

 (7)恶病质性痤疮:损害为针头至蚕豆大的暗红色或紫红色丘疹、脓疱或结节,质柔软,并含有脓液及血液。不感疼痛,进展缓慢,经久不愈。多见于身体虚弱的病人。

胡爱玲医生治愈痤疮病案举例

患者张某,男,28岁,痤疮一月余,分布于前额及两侧,色暗红,有脓点。自述素来喝酒抽烟后现一二,此次发痤疮去诊所开西药及膏药涂抹后愈加剧烈,布满前额及眉尾两侧,遂来就诊,现自觉口气明显,晨起稍有口干口苦,思痤疮一月之久,恐为皮肤病,较心忧,舌稍红苔白腻尖红中有裂纹,脉不详。无性急易怒,无胸胁苦闷,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纳寐可,大小便可。

诊疗情况 

舌稍红苔白腻尖红中有裂纹,考虑脾胃本虚且寒热错杂夹,应辩证为,胆热脾寒兼心经有热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栀子豉汤加减。方药:柴胡15克,桂枝12克,干姜6克,天花粉30克,黄芩10克,生牡蛎20克,浙贝母12克,苍术10克,皂角刺3克,赤芍12克,郁金10克,炒栀子6克,淡豆豉30克。5剂,水煎服,饭后温服,早晚各一次。

二诊:服药后,自觉痤疮有明显的好转,脓点基本消失,大部分都已干瘪,颜色也有变浅,自觉口苦口干及心烦的症状基本消失,尤其舌苔明显好转从浊腻苔变为薄黄苔,舌质红尖甚,脉不详。

诊疗情况:服上方后痤疮明显好转,脓点基本消失从而皂角刺易为磨面祛风之白蒺藜,舌苔由浊腻变为薄黄苔,太阴湿浊大致推出故去其性燥烈之苍术,以防其助热。方药:柴胡15克,桂枝12克,干姜6克,天花粉30克,黄芩10克,生牡蛎20克,浙贝母12克,白蒺藜6克,赤芍12克,郁金10克,炒栀子6克,淡豆豉30  5剂,水煎服,饭后温服,早晚各一次。

三诊:药后痤疮皆消,诸症皆愈,仅剩痘印嘱敷中药面膜。

胡爱玲  副主任医师

中医世家出身,退休前为解放军第454医院中医皮肤病和疑难杂症核心专家,从事皮肤病及内科杂病的诊治工作近40年,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热情关怀。先后发表论文多篇。在近40年的临床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和专业技术专长。针对疑难皮肤病的发病和复发根源,在继承祖父和父辈治疗皮肤病和疑难杂症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采用“免疫功能内调法“、中药熏蒸排毒法”、中药封包外治法”等多种中医疗法,对银屑病(牛皮藓)、鱼鳞病、慢性寻麻疹、慢性湿疹、痒疹、灰指甲、座疮(青春痘)、黄褐斑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擅长运用中医的辫证论治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失眠、乳腺病、月经不调等慢性病的调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