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悼念杨文医师:愿人间多点白衣天使,少点恶魔!

 猛虎嗅蔷薇2020 2020-09-11
2019年12月25日零时50分,美丽的杨文副主任医师经抢救无效死亡。12月24日,杨文医师正在伏案工作背对着凶手。凶手对杨医师的下手可谓丧心病狂,颈部多处刀伤,其中一刀砍断了右侧颈全部肌肉,砍断了气管、食管等一刀致命。凶手作案手法相当残忍。性质恶劣,毫无人性,整个过程杨医师没有半点反抗之力,却遭受几乎割头惨剧。
凶手,是一位95岁患者的小儿子。该患者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鼻饲营养,生活质量不高、生存状态不佳。病人来时伴有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液。
此患者家属多次相相关部门投诉医院不作为行为,对于医护人员也是指责加死亡威胁。他们一家子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会因为老太太一点病情变化而怀疑医生的用药。
病人在医院,医院就要负责到底?病人不管啥病,医生就要负责到底?什么时候救死扶伤变成了讹诈了?
谋生发生后,医院为了平复舆论倾尽全部医疗资源为凶手母亲治疗。连岳叔说:“如果医院是我的话,我肯定第一时间赶走他们。”
凭啥杨文医师死了,凶者母亲还能享受更多的医疗资源。连岳说:“谁会闹谁得到更多,这是我们社会的一大弊端,这是奖恶惩罚的逆淘汰,只会鼓励更多的闹,更多的反智,更多的死亡威胁和谋杀。”
前段时间,我一朋友开车被一辆逆行的三轮车撞了,结果我朋友被认定赔偿。理由:“车子会买保险,那个三轮车人不容易。”当破坏规则的人越来越多,当他们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还受到庇护时,人们开始反思我守规则还受到不公平对待?我守规矩排队,别人来闹闹特意为她插队。我中规中矩等到救援,别人一嚷嚷,立马可以享受优待。
小学课文上有一篇《将心比心》,故事中提到一位母亲去打针,由于实习护士缺乏经验,几次尝试都没有找到血管。那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我希望将来我的女儿遇到类似问题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做人要将心比心。”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病人抱怨医生不尽心,医生抱怨病人的不理解。渡人先渡己,救人先救已。有人说:“以后会越来越少的白衣天使了,因为一味付出的时代淘汰了。伤害医生的恶果,就是看病越来越难,好医生越来越难求。
好多键盘侠说:“不要只给我呈现结果,我想知道真相。”当年一场非典,至今我都不会忘却白衣天使的伟大与善良。法制社会进步的今天,我们曾经最美的职业道德、曾经最强烈的职业归属感成为人们心中的一模痛楚。一份职业,居然会有性命危险?一份工作,你可能会丢命?试问如果当初杨文医师能算到今天这惨剧,她还会选择救死扶伤这个工作吗?她还会选择救治那位95岁的老太太吗?
那年,我生病住院。很多朋友用过来经验告诉我:“记得要给医生红包,这样他才会给予你最好的治疗。”于是,当我小心翼翼把准备的红包偷偷递给主治医师时。他说:“给你治病是我的工作,我有工资收入,我不会收病人的红包。”不是每一个医生都是嗜钱如命,不是每一个医生都没有职业道德。如今的医患关系、人们首先浮现的就是医生不作为。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网友说:“救人的杨医生血肉模糊,惨死在工作的地方;她参与抢救的那个95岁老太太就静静的躺在离她几米远的地方,体征平稳、神态自若;杀人凶手的兄弟姐妹围在老太太病床周围,若无其事玩着手机;杨医生的同事们仍然忙碌着救治满屋子的病人(包括这个老太太)。。。。呵呵呵,一副好和谐的画面!”

愿杨医师在天堂一路走好,再也没有伤痛!

谨以此文悼念杨文医师:愿人间多点白衣天使,少点恶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