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辐射|宇航级16nm FinFET抗辐射FPGA有望于明年问世

 大国重器元器件 2020-09-11

 在最近的IEEE核与空间辐射效应会议(NSREC)、元器件与系统的辐射效应会议(RADECS)、军事和宇航可编程逻辑器件会议(MAPLD)上出现了一些关于超深亚微米FinFET晶体管的辐射加固研究工作。

 去年ESA和NASA的FPGA讨论会上,Xilinx宣布其下一代宇航级可编程逻辑器件(PLD)为RT-ZU19EG。RT-ZU19EG属于16nm FinFET UltraScale+ MPSoC系列产品,将采用抗辐射加固的商用ZU19EG芯片,与V5QV QML-Y级FPGA相同的陶瓷封装,其中RT表示辐射加固(Radiation Tolerant)。

FinFET抗辐射能力
     

 总剂量(TID)辐射损伤取决于绝缘氧化物中电荷的积累程度,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有源区。3D晶体管和平面晶体管之间的几何形状变化导致二者对TID具有不同响应:对于一些体FinFET,侧壁中的电荷积累会导致阈值电压漂移,而窄鳍绝缘体上硅(SOI)晶体管则本质抗总剂量辐射。


        单粒子效应(SEE)取决于使器件翻转的关键电荷,以及器件收集电荷的能力,这些因素都取决于器件的几何结构、工作电压和电路结构。一些FinFET需要更长的时间消除辐射导致的载流子。


       通常16nm低压工艺的2D晶体管具有很好的抗总剂量和栓锁能力。但随着超深亚微米半导体逻辑密度的增大,意味着辐射攻击会导致更多逻辑位翻转。

RT-ZU19EG性能 
     

在原始性能方面,RT-ZU19EG将比赛灵思目前提供的V4和V5QV宇航级FPGA要好几代。其速度和逻辑资源范围大大超过了所有现有的SRAM型、反熔丝型和基于闪存的宇航用PLD。

表 Xilinx宇航级FPGA参数对比

然而,规模大并不意味着最好,如果在飞行器中需要小规模的数字控制或处理器件,则大规模超深亚微米PLD可能不总是最有效的(例如,功耗、PDN、尺寸、成本)数字解决方案。3D机构FinFET晶体管显著限制了短沟道泄露电流,供电电压更低,同时降低了功耗。例如,与28nm工艺相比,16nm FinFET工艺器件性能可提高50%或者功耗降低50%。


       Xilinx的UltraScale + MPSoC系列是一种将处理系统(PS)与现场可编程逻辑(PL)组合在一起的异构处理平台。ZU19EG的处理系统包括3个主要的处理单元:

  • 一个四核64位ARM v8 Cortex-A53应用处理单元(APU)

  • 双核32位ARM v7 Cortex-R5实时处理单元(RPU)

  • 一个Mali-400图形处理单元(GPU)

这些处理元件通过中央交换机连接到多路复用I/O(MIO)外设、各种存储器和高速串行链路接口。

图 Zynq UltraScale+ MPSoC顶层框图

发展前景 
     

像商业领域一样,FinFET技术在宇航领域具有很大潜力,我期待FinFET能够提高卫星和航天器的抗辐射能力和长期可靠性。首个引脚兼容的商用ZU19EG样品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RT-ZU19EG将在2018年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