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量子|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开发出新型量子光子电路芯片架构,可利用光的量子特性实现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大国重器元器件 2020-09-11

来自美国国家标准语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量子光子电路芯片底层架构,该芯片利用光的量子特性实现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由低损耗波导和单光子源组成的器件,所有这些器件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该量子电路架构可能会对光子量子计算、模拟、计量和通信产生影响。

研究基础

对设备的操作包括产生单光子流,将单光子流发射到波导网络和分束器中,并在其中相互作用,最后在网络输出端检测这些光子流。

此前,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出了多种类型的系统用来实现量子模拟、计算和通信,这些系统依赖于大量相干光子在波导和分束器之中的干涉而实现。

在这些系统中,光子被注入并将随机移动、相互干扰,最后,他们会出现在网络的输出端口,每个光子在端口的概率是由量子力学决定的。由于这个过程固有的随机性,实验必须进行很多次,以便高可信地确定概率。

三种可能结果

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光子可能在波导中溢出;光子可能在传输到波导的过程中溢出;如果光子源只能以低速率产生光子,实验需要运行更长时间,特别是对于非常大的网络,这可能意味着实验时间会很长。

解决方案

NIST开发的芯片架构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使它们能够更高效地运行,并支持更大规模的系统。为了解决波导中的光子损失,NIST的研究人员使用由氮化硅制成的低损耗波导;为了解决从光源到波导发射的光子丢失的问题,NIST的研究人员将光源直接放在芯片上,并创建了一个几何图形,以便高效地将其直接发射到氮化硅波导中;为了克服光子产生率低的第三个问题,NIST团队制作了一种基于量子点的单光子源,该量子点已被证明可以按需求、高速率产生相干单光子(尽管在低温下)。

NIST的研究人员Marcelo Davanço表示:“这一切都是基于成熟的集成光子制造技术而研发的,此前这种技术已经用于非量子应用,并且具有可扩展性,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大规模生产具有大量单个元件的电路。”

主要优势

据Davanço介绍,这种器件架构和以前的架构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光子源是片上的,而在绝大多数其他架构中,光子是在片外产生的,然后被注入到片上波导网络中。

Davanço还认为,他们的架构比其他包含片上单光子源的架构具有优势。“主要原因是我们使用了两种性能卓越的材料,我们找到了一种方法将它们结合在一个芯片上,使得它们的个性(和互补性)不会受到损害。

量子点性能优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被封装在半导体材料砷化镓(GaAs)的深处。砷化镓具有高折射率,能够产生能够有效地捕获由嵌入的量子点产生的光子的几何形状。

虽然砷化镓在提高量子点方面具有优势,但它并不是制造低损耗波导的好材料。如果一个光子由GaAs中的量子点产生,然后被发射到GaAs波导中,这个光子很快就会被散射出波导,或者在材料传播时被其吸收。

Davanço解释说:“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制作一个GaAs结构,既可以有效地捕获由嵌入的量子点发射的光子,又可以高效率将它们发射到由不同材料(氮化硅)制成的波导中,以提供尽可能低的光子损失。”

下一步工作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们的目标是制造具有单个量子点的器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