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刹海那会儿的游泳池和游泳场

 鼓楼静语 2021-10-26

照片来自网络



什刹海游泳池的回
忆(上

说起游泳,文革前后在地安门什刹海边上长大的孩子基本没有不会的,那时的游泳场地有人工游泳池和天然游泳场之分。

当年北京市内的人工游泳池不多,记得有工体、陶然亭和什刹海。

什刹海的人工游泳池在现在什刹海体校的位置,那时西边是体校,东边是一个露天游泳池,五分钱可以游两个小时,里面有个小池子,叫蘑菇池,水到小腿肚,水池中间建着石头的大蘑菇和几个小蘑菇,也叫儿童池。西边是个50米长25米宽3尺深的池子水到腰部,是初学者练习的。3尺池子的南边是50米长25米宽深4尺的池子,水到脖子,会游泳的才能下去。蘑菇池的南边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可以晒太阳。再南边是个20米长20米宽9尺深的方形池子,用铁网圈着,进去要有深水合格证,里面有1米、3米、5米、7米、10米的跳台。

照片来自网络

想游泳要先办一个游泳证,贴上照片到卫生部门做个体检,看看眼睛、皮肤不能有传染病,听听心脏没问题,就在游泳证上盖个章,体检每年都要做。现在看来那时候还是挺注意卫生的。

游泳池是夏季开放,一到暑假游泳的人很多,那时我们还都是小学生,表姐最大才上四五年级,其他弟弟妹妹也就一二年级。游泳得买票,门口售票处有好几个窗口卖票,那时的人都不好好排队,加塞瞎挤,表姐个子高每次买票的事都是她去,我们在旁边等着,看到表姐举着票挤出来我们高兴的手舞足蹈。游泳的时间是十五分钟开一场,一场两个小时,票的纸很薄,上面有几点到几点的时间,可以多给十五分钟更衣的时间。票要保存好,出门要查票。

买好票我们男女分开进入各自的更衣室,那时游泳就带游泳衣、泳帽和一条毛巾。换好游泳衣,把鞋子卷在衣服里,装进自己的尼龙网兜儿,如果存衣处有地儿就自己存自己的,没地儿就把网兜儿系在一起存一块儿。存包的人员给个圆型的铜牌上面拴着小线儿,女孩把铜牌拴在游泳衣背带上,男孩就放在游泳裤的小兜里。

这一通拥挤加上天热,已经是满头大汗了,看到泳池的一瞬间,恨不得一下跳进去。那时泳池的水就是自来水,放入大量的漂白粉消毒,几天换一次水,刚换的水冰凉冰凉的,我们全然不顾,欢笑的在水里撒花打水仗疯玩。水里孩子多,游的时候难免生出你踹一脚,他撩一脸水的事,彼此也不懂得道歉,经常发生冲突,解决办法就是看谁人多谁厉害,直到把对手打跑为止。在那个没有教育不懂礼貌的时代,人多野蛮啊!

要说这水有多消毒,我记得红卫兵串联时我头上传染了虱子,怎么洗也还有,不带泳帽在游泳池游一次泳虱子就全没了。

我们在水里玩的上牙打下牙全身打哆嗦,嘴唇都是紫的,才上岸在大广场上趴着晒太阳,晒得那叫舒服,有时候都能睡着了,晒得全身黑蹦筋,只有泳衣遮盖的地方是白的。

9尺的池子人少多了,看着大人们从十米跳台“燕式”跳下,我们也希望自己能测深水合格证。我们相互学习,很快都会了蛙泳和仰泳,盼着深水测试。每年深水测票是有限量的,我的深水票是宽街小学教体育的荣家琪老师给我的。男生200米,女生150米,姿势不限,在4尺池子里脚不能沾地游下来就行。我是一百米蛙泳五十米仰泳漂下来的,那年我上小学四年级。把塑料的深水合格证缝在游泳衣上,高兴极了,从此我们就到9尺池子游泳了。哥哥弟弟们学会了从10米跳“燕式”,女孩子胆子小不敢跳,我只敢从7米跳“冰棍”。我们这些伙伴里游泳最好的是小捧儿,她后来一直从事专业游泳,成为游泳健将,直到退休还在地坛游泳馆当教练。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什刹海游泳池关门了,挺好的游泳池夷为平地,改成了现在体校的运动馆。我们虽然都是业余水平,但参加工作后同事一聊游泳,我们总是自豪的说,我们家就住什刹海,从小就会游泳。

什刹海游泳池的回忆先到这儿,下篇回忆什刹海天然游泳场。

2019/06/05




照片来自网络

什刹海游泳场的记忆(下)

 上篇说了什刹海游泳池,这篇聊咱们什刹海游泳场,这游泳场就是天然的了。

网上说什刹海的水来自西山经颐和园、西直门、积水潭,西海、后海过银锭桥进入前海…….,什刹海是西海后海前海总称。可从小我们只知道银锭桥到北海后门这段叫什刹海。

解放前我家就住在什刹海北岸的南官房口胡同,后来搬到了南锣鼓巷雨儿胡同,听奶奶说以前什刹海种的藕都是邻居三姨儿家的,三姨姓郑,这一带的人都称她家“藕郑家”。因为种植莲藕,水底下都是黑渍泥。

什刹海没少淹死人,文革时我们胡同西口华奶奶就是投什刹海自杀的,帽儿胡同大狮子院的小孩就是掉进水闸给冲走的,冬天还有掉进冰窟窿盖了锅盖的。

即使有危险,住在附近的人还是敢下水捞蛤蜊,什刹海的蛤蜊可多了,用脚一踩就能找到,大的有半个脸盆大,一捞一盆。不敢下水的,就用纱布或铁纱做个筛子,放上猪骨头或玉米饼馒头渣,捞螺丝虾米小鱼。水闸附近住着的居民生活污水就直接流进什刹海,好在这里的水是活水,虽然不干净,但还不至于有臭气。

照片来自网络

什刹海游泳池关门以后,大伙儿没了游泳的地方,那时有个口号叫“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政府就在什刹海建成了天然游泳场,把什刹海分为浅水区和深水区两部分,游一次泳2分钱,不限时间。西边拦出一片水域,安上安全网,因为这边的水也就一米多深,把水下的淤泥清理了,铺上沙子建成浅水区,大门就在现在的荷花市场。

铁网以外叫深水区,大门设在南岸,这儿的水就有两米深了,底下都是渍泥,游到小岛是75米,游一圈是1000米。深水区也要深水合格证,随时都能测。我们在游泳池的深水合格证可以使用,所以我们一般都在深水这边玩,游到小岛上去跳水,我站在小岛的水泥柱上跳水把耳膜都拍穿孔了。

上中学后为了锻炼身体每天早上六点就到什刹海游泳,早上水干净,天天坚持游到八月二十五号天气一凉就下不了水了。记得友谊时装厂有个姓李的男师傅,又高又胖,他特别爱躺在水里漂,老远就能看见他的大白肚皮,后来他不来游泳了,听说他肚子里的大肥油掉下来了在医院做了手术,不知是真是假。

那时候几乎人人都会游泳,我们学校的体育课到了夏天就是游泳课,甭管会不会游都得下水,当然是在浅水区,很多同学都是从“憋气”“漂”开始学会游泳的。

照片来自网络

到了每年7月16号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的日子,体委就会组织人们举行武装泅渡活动,颐和园、八一湖、什刹海都有活动。我们学校有个方阵,挑选游泳好的同学参加。大家里面穿着游泳衣,外面穿着军衣军裤,裤子挽到膝盖以上,用别针别好,六十四个同学八个人一排组成一个方阵,推着木架上的毛主席像,在喧天的歌声语录声中围着什刹海游一圈,岸上的观众大声的给鼓劲,因为衣服兜水游的挺费劲,等上岸时个个都跟落汤鸡似的。

离开什刹海后,多年不去游泳了。后来什刹海屡次改造,已经禁止游泳钓鱼,这片水域也成了旅游观光的地方。在这一带长大的孩子个个都练出一个好身体,真要感谢这片水域的馈赠。

2019/06/05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