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173《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

 老万集邮馆 2020-09-11

此套邮票发行于1990年10月10日,1套4枚。

  

  

  

发行日期:1990.10.10

版别:胶版,有背胶

齿孔度:P12

规格:40mm*30mm

整版枚数:50(5*10)

摄影:(4-1)刘立宾

设计者:杨谷昌、刘向平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科技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他们以坚定的爱国主义,顽强的探索精神,踏实的勤奋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为民族的科技振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展现他们的辉煌业绩和伟大精神,邮电部有计划地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
  1990年10月10日,邮电部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他们是:医学科学家林巧稚、天文科学家张钰哲、化学科学家侯德榜和农业科学家丁颖。
  (4-1)为“医学科学家林巧稚”。主图为林巧稚头像,背景为林巧稚对医学研究的贡献。
  林巧稚(1901—1983),著名妇产科专家。福建厦门人。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医师。后任妇产科主任兼教授。1932年和1940年曾两次出国,在英国伦敦医学院、曼彻斯特医学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回国后,历任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兼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她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4-2)为“天文科学家张钰哲”。主图为张钰哲头像,背景为张钰哲对天文科学研究的贡献。
  张钰哲(1902—1983),著名天文学家。福建闽候人。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1923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天文研究所所长。1946年再次赴美,从事天文研究活动,1948年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是我国近代天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4-3)为“化学工业科学家候德榜”。主图为候德榜像,背景为候德榜对化学工业研究的贡献。
  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学家。福建闽候人。191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拉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1921年回国,曾任塘沽永利碱厂总工程师、南京永利硫酸铵厂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化学局顾问、化工部副部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主席。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化工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名誉会员,是世界著名的制碱专家。
  (4-4)为“农业科学家丁颖”。主图为丁颖头像,背景为丁颖对农业科学研究的贡献。
  丁颖(1888—1964),著名农业科学家、水稻专家。广东茂名人。1912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1913年赴日本留学,攻读农业科学,1924年回国,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他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曾被授予民主德国农科院通讯院士、全苏列宁农科院通讯院士等称号。
  这套邮票以四位科学家为主图,背景辅以所精通专业的简洁内容,人物风度优雅,栩栩如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