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不烦恼】为什么你怎么说,孩子就是不改?指责也是一种惩罚

 平常心@心平常 2020-09-11
【成长不烦恼】为什么你怎么说,孩子就是不改?指责也是一种惩罚

楼上又是一阵一阵的吼声,男中音愤怒的训斥,女高音大声的指责,交相呼应,偶尔有砰的一声不知道什么摔到了地上。

楼上住着一对夫妻,三十岁上下,有个七八岁的男孩。每到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的吵嚷,孩子的哭声,已经是每天的必备戏码。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恐怕是众多家庭的常态。好像批评指责是一种遗传,刻在了基因里。

在亲子关系中,指责到底带来了什么?

1、 求全责备不能帮助人内心成长

杨阿姨家的姑娘抑郁了,大学毕业五年多没有工作,不敢出家门,害怕与外界接触。

通过沟通才知道,姑娘的父亲对她要求极为严格,无论是行为举止,待人接物还是学习工作。已经被父亲苛刻的要求了十多年,现在只是一个严厉的眼神,一声叹气。姑娘就胆战心惊的赶紧寻找错漏。

长时间下来,姑娘养成了不停自责的性格,谨小慎微,进而不敢做任何事情。她已经把父亲的指责彻底装在心里,永远都停不下来。

我们中国人好像一直都在逼迫中成长,在指责中前进。每个人身后好像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挑剔着,比较着,仿佛没有这种指责的力量,孩子们要么难以生存,或者干脆走向邪路。

“我们也是为你好!”“等你长大了就懂了!”“说你怎么了?关心你才会说你!”

无论是对孩子学习进度的不满,还是对亲朋人生的指指点点,都是一种指责。背后都藏着一种心思:你的人生你不懂,按我的来。

“求全责备”这个成语造的真好,对于完美的追求,让每个人都可以站在制高点不停的指责他人。

白岩松无不感慨地说道:“毁一个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求完美和达到极致。

这种无微不至的指责,在不停消耗着人们内心成长的力量,人们不会因为指责而前进,只会因为指责而对抗,因为指责而逃避。

「完成」,好过于「完美」。——雪莉·桑德伯格Facebook首席运营官说过,“追求完美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但前提是我们得先完成既定的99%,剩下的1%才有可能。”

2、 指责很难让好的习惯持续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斯金纳,曾经做过著名的“斯金纳箱试验”。

他把两组小白鼠分别装在箱子里,第一组通过奖励养成一种习惯,第二组通过惩罚养成同一种习惯。

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奖励养成习惯的第一组,牢固而且持久。而第二组通过惩罚建立起来的习惯,只要惩罚一结束,习惯很快就会停止。

“斯金纳箱实验”充分说明了孩子们屡教不改的原因。指责也是一种惩罚,通过这种模式建立起来的习惯,只要指责这种惩罚停止,习惯会迅速消失。而且通过惩罚建立起来的习惯,还会出现反弹。


好像是为了应对责备造成的情绪压力,压力消失了,被压制的情绪会爆发。每年初三高三学生快要毕业前的扔书活动,不正是这个实验的最好表现吗?

小李是我的大学同学,一直学习优异,考上研究生后也非常努力。他研究生毕业时,一次聚会他看到我随身带着一本书,很惊讶地说“你还看书吗?不嫌烦吗?我是学完了,以后再也不读书了。”

小李后来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挫折,我们再见面时,他跟我说“还是要看书啊!这不停的学习,啥时候是个头啊?”


小李的心中建立起了两个习惯,第一个是“读书=学习=进步”,还有一个是“读书=学习=受苦”。

“读书=学习=受苦”这个习惯是怎么建立的?想起对小李的学习投入了莫大精力的母亲,一位致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错误的母亲,小李现在的状态就不难理解了。

学习可以是受苦,也可以是开心,甚至是一种放松。学习本身没有错,这和我们学习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有非常大的关系。


就像一个小朋友每次做对事情,妈妈奖励一个苹果。另一个小朋友,每次做错事妈妈都惩罚他必须吃一个苹果。成年以后,面对同样的苹果,我相信第一个孩子会坚持吃苹果,而第二个孩子恐怕就不会那么喜欢吃了。

在指责下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指责的消失而瓦解,甚至会引起反弹。

在成长的路上,形成一个长久的好习惯,从不指责开始。


3、欣赏和陪伴带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称号的孟文建一家,以普通的乡村教师家庭培养出了三名博士生。

他说“我的儿女都是普普通通的孩子,并不是大家口中的‘学霸’,他们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很多人都说我们夫妻俩培养了三个好孩子,真有本事。我觉得如果说我们有功劳的话,那最大的功劳就是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够好好陪伴孩子成长。”

家庭也好,工作也罢。绝大部分人需要的是成长,而成长需要通过一次次的经历,反复试错积累经验而获得。作为家人好友,陪伴是最好的鼓励。


每个人的内心应该多少都会有完美情结,好像是铭刻在生命中的印记。但是放在每一个具体的当下,我们需要的是“前进的下一步”。

如果指责能激发起人的自觉自发,能提供内心的动力,那么指责是有用的,但是大部分情况恰恰相反。被指责的人要么忙于反对,要么慌忙逃离,不得不承受指责的人也充满了委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得到周围人的肯定,特别是父母的欣赏。我的孩子虽然很平凡,但我相信我的孩子、欣赏我的孩子,可能是这份理解和支持给了他们无限的力量。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株小树苗长大。陪伴和欣赏就像阳光和水。只要环境合适,小树苗会自己长大。指责就像针对小树苗的每一个叶子,每一条根须人为的扭来扭去。过不了多久,小树苗就蔫了。

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会为人父母,会关怀和陪伴才可以带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4、学会不自责的孩子,才能成长的更好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在他的教学中做了一个很有深意的措施。

在学校中,难免会有学生犯错误。犯错误要写检讨,这仿佛成了一种大家熟知的模式。

可是魏书生,不让学生写“检讨书”,而是改成了“犯错说明书”。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深刻的体现了面对错误不同的态度,这背后藏着深深的人文关怀。

我们尝试着解读内在的含义。“检讨”是说,犯错误很可耻,需要检讨。而“说明”是说,我犯错了,为什么犯错呢?我们来可以找一下原因。


“检讨”是对错误的深恶痛绝,是一种责备,让人羞愧。“说明”则更加平和,首先承认了错误是一种正常情况,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寻找解决方案,争取改进的思路上。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因为屡屡吃败仗,给皇帝上书。他把一句“屡战屡败”,修改为“屡败屡战”,获得了皇帝的褒奖。

这一句简单的调整,在心态上大不同。屡败是客观现实,屡战是积极进的心态。让人进步的不是指责惩罚,而是认清楚客观现实,尽全力寻找前进的机会。


曾国藩是文人出身,前半生都在和笔杆子文章打交道,去领兵打仗肯定是外行。新做一件事情,有多少人是天纵之才,一下子就能做好?成功都是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吸取经验教训获得的。

曾国藩年轻时曾试过每日“三省吾身”,可是自省了数月后,吐血了。深究原因,就是他把自省理解为“自责”,这种对内的伤害一刻不停,直到憋出内伤。

古代大成就者的自省,是要在每一个错误中找到提升的空间和创造进步的机会。“闻过则喜”就是对这种心态最好的诠释。


我们生活在人世间,绝大部分不是圣人,自然都不完美,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生而完美。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一段经历。

错误来了,如果我们不停的自责,那无疑是把错误当成一种包袱,挂在后背上,只会越行越难。

如果每次出现错误,我们能够从错误中汲取营养,把错误垫在脚下,一次次的错误就会成为我们成长的阶梯。如此做才会逐渐达到“闻过则喜”的心态。

成长和进步,从不指责开始。既不指责他人,也不指责自己。学会自省而不是自责,成长的更快。


人来此一生,是要体验生命成长的。而生命的成长都是在一次次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这样的磕磕碰碰中实现的。

成功就是爬起来的次数比摔倒的次数多一次。

面对孩子的成长,面对自己的成长,我们都需要保持客观冷静。指责不会让人冷静,只会让人逃离,只会让人对抗,只会让人麻木。

活出好的人生,没有人需要指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