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雨(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红色相思雨 2020-09-11

我在芜湖,芜湖是一个天气多变的城市,尤其是夏天。酷热只是其中的一个代名词,经常可以领略到的是转瞬之间风雨大作的气韵,可能此时你还在路上来不及回到住所。

在这里,见多了雨,听多了雨,对于雨也就有了自己的一番感悟。雨存在于不断的轮回之间,没有尽头。雨从天地酝酿,随风致形,仿若一曲杂乱的线谱落入凡尘,或滋润万物,或摧残生灵,没有人能知道他的思想。只是好比诗人见细雨如丝而产生创作的灵感,农夫因大雨滂沱而担心庄稼的收成等等诸如此类的。其实,雨并没有感情,只是人赋予了他感情。这感情或委婉,或豪迈,或悲伤,或轻快,全赖于听雨者的心境罢了。

设想一下,一个夏日的午后,忽而一阵凉风吹散了燥热不堪的空气,抬头一望,北方的天边已被乌云笼罩,黑压压的一片正随风而至,明晃晃的太阳渐渐隐去了余晖。 继而,风更大了,带着林子里的大树小树的叶儿,枝条儿起舞,贴着河面的杨柳拍打着水中的倒影,蜿蜒的河水流向远方。这时路上没有一个人,连知了都不叫了,俨然一副千山急雨来的势头。而坐在窗前的我正等待着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然后大雨从天而降,像是水银泻地一样,铺满了整个可触摸到的空间。我想就是玉皇大帝的十万天兵下凡也不过如此吧。雨就这样下,我闭目凝神听之。听着在那跳动的旋律背后淡淡的哀愁,听着那明快步伐中的些许叹息,我也不知道这轻灵的雨为什么会给我带来此种感受。我只知道面对着这哗啦啦的雨,我什么也不想干,就是独坐,就是冥思,回想着这些年来的漂泊与坎坷,便不自觉地把心中所感之情寄托于这绵绵的雨。其实,古往今来,雨就是文人墨客借以抒愁的对象,抒得是谪戍之苦,离别之忧,岁月之叹,不曾改变。或许此时的我也融入其中了吧。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的这首《听雨》词是我颇为喜欢的。虽然我还没有那个阅历,但是整首词读起来,能使我充分感受到词人的心境变化与人生的慨叹。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与其说是雨的无奈,不如说是人的惆怅。而我现在听雨,还不能到达不惑之年那“日夕凉风至,闻蝉但亦悲”的情思,也只有“满天风雨湿雏燕”之感罢了。

不错,窗外的雨一直下,窗内的我也打开了窗户,让风吹雨打湿我的面庞。人不可能总隔着一个窗户去观雨的,虽然窗户是透明的,但看到只是雨的表面,却无法体会到雨的内心。雨打入身体,我们才能知道是如何的凉,是如何的其他感觉。是呀,就让雨水尽情的洗礼我的身体吧!二十岁的年龄,正如花般的大好年华,少了这雨水,怎能绽放蓓蕾呢?

想着想着,忽然外面几只夏鸟喳喳一叫,拉回了我的思绪,睁开眼,望望天空,雨停了,天地俱澄澈,外面的世界好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