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车一世界》之《东北游记(三)》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四、东北的旅游

很多人到东北旅游,首先想到的是黑龙江的冰雕,其实,东北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既有人文的也有自然的风景,在前文说到,东北一座城市就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到东北旅游的人,在以城市为背景拍摄照片的时候都会感觉奇怪,别的地方的建筑是以当地的人文为依托,而东北的城市不是这样的,比如哈尔滨虽然有俄罗斯人暂住,但是那些以俄国人命名的街道或者俄式建筑里居住的都是哈尔滨本地居民;在长春的日式办公楼里面办公的人,都是中国政府的公务员;沈阳现在的满族人绝对是“少数民族”,因为大多数满人现在都在北京享福呢。

哈尔滨可以旅游的景点很多:最值得看的是冰雪大世界,在冰灯缠绕的冰雕中穿行,仿佛置身于冰雪组成的童话世界中,中央大街和果戈理大街让你不出国门就能领略到异国的风情,太阳岛乐园的冰上娱乐活动让人流连忘返,城中还有索菲亚教堂,虽然这是一座“被遗弃”的东正教教堂,它已经成为哈尔滨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长春的旅游景点没有哈尔滨多,市中心的日式建筑现在被省市政府和高校占用,这些建筑只能在街边欣赏,日伪时期比较有名且对外开放的景点是伪皇宫,这里曾经“软禁”过伪满洲国的皇帝溥仪,如果看过北京的故宫或者沈阳的故宫,伪满皇宫去不去也无所谓了,因为,这座宫殿无论是建筑规模或者内部的氛围让人都感觉憋屈,好在长春还有两个具有新中国特色的旅游景点,一个是一汽生产车间汽车生产流水线,还有一个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这是两个非常有特色的景点。

在东北的大城市中,沈阳由于近代受到的战争创伤最多,加上建国后它又是一个重工业城市,因此城市中的旅游景点很少,值得一看的景点就是沈阳故宫、张作霖帅府和市郊的清朝皇陵。对于游客来说,大多数人更愿意去大连旅游,因为大连是东北最大的海滨城市,从纯粹的街景来说,大连市存有很多欧洲设计师的作品,在这个城市中旅游,仿佛置身于某欧洲小镇,金色的沙滩、海上日出和落阳的余辉将这个城市打扮得美轮美奂,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它具有东北城市的内在特质,大连又是一个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的城市,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大连具有北方的豁达和豪放,同时又具有海滨城市的多情与浪漫。大连旅游还有一个最吸引人的亮点是美食,北方的海鲜超过一半以上来自大连,美景与美食搭配,去东北的话,大连自然会成为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当然,想去东北旅游的人,城市只是他们夜晚歇脚或者中转的地方,东北的景还是在城市之外,东北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1、东北的山水。

东北最著名山的应该算长白山,长白山号称东北第一名山,它位于吉林省境内,一座山将中国与朝鲜分开,长白山的得名,一者是因为山顶的白石头,另外一个就是因为山顶常年积雪,长白山是一座死火山,因为其优美的景色,辽国、金国和蒙古都将长白山当成自己的发祥地,朝鲜很多贵族的家族坟墓也选择在长白山上,以至于到现在,朝鲜人还在跟中国争长白山的归属权。

长白山除了风光绮丽之外,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长白山最有特色的产品是“人参”,它是名贵的中药材,人参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长白山具有人参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人参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植物,在东北农村流传着很多人参生长和挖参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沉淀到长白山上,无形之中给长白山又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辽宁的千山没有长白山那么神秘,但是它以自己独特的人文环境迎来了南来北往人的目光,关于千山详见《钢铁铸就的城市》,在此不再赘述。

东北还有一座山——阿尔山,阿尔山其实不是一座山,它是位于内蒙东北境内的一个火山遗址的称谓,在那个方圆几十公里的景区里,由于火山活动最终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火山遗址公园,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开车在阿尔山景区里面行走,你会感觉自己置身于画境中,阿尔山旅游的人能充分享受到“阳光、空气、绿色”三大要素,阿尔山景区集温泉草原森林、湖泊、冰雪、奇山异石、野生动植物于一体,它自驾游者理想的旅游圣地。

去东北的人,很多人估计会忽略东北的水,其实,东北的水资源非常丰富,通常情况下,水是伴随山而生的,有山就会有水,反过来,水让山显得有活力和灵气。

东北最著名的水有黑龙江、牡丹江、图们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等,而去东北的人,很少有冲着水去旅游的,但是水在东北的旅游中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水不仅诞生了东北的原始文明,水还映衬了古往今来的东北之美,换言之,水将东北的美景折射到最绚烂的程度,没有水,东北的山就失去了灵性;没有水,东北的黑土地就失去了生机;没有了水,蓝天白云下的秋野和雪山就没有了光泽。当然,如果没有水,你听不到黑龙江上的船工号子,更听不到赫哲人古老的渔歌。

2、东北的口岸。

去东北的人最感兴趣的一个旅游景点是东北的口岸,所谓口岸就是两个交界国境线上的一个关口,游客站在口岸边,这边是中国,围栏外就是别的国家,这对于很多不能走出国门的人来说,口岸旅游让他们兴奋和激动,因为那咫尺的距离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在栅栏外边生活的就是另外一个种族,他们过的就是另外一番生活,口岸的界碑其实就是一块普通的石碑,但是那块石碑是那个地方最抢手的景点,一到旅游旺季,游人很难挤到石碑前面去照一张相。

东北的口岸有好几个,著名的有满洲里口岸、珲春口岸、丹东的鸭绿江口岸、绥芬河口岸和图们江口岸,满洲里口岸是最有名的口岸,满洲里业务管辖范围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辖区面积45万平方公里。它是欧亚大陆的纽带,满洲里口岸辖区内中俄、中蒙边境线全长近2000公里,满洲里关区内有一类口岸6个,分别是满洲里铁路口岸、满洲里公路口岸、阿日哈沙特口岸、海拉尔航空口岸、黑山头口岸、室韦口岸,二类口岸3个,分别是额布都格口岸、阿尔山口岸以及二卡口岸。其中满洲里铁路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口岸,也是中俄贸易最大的通商口岸,承担了中俄贸易60%的货运量。

这几个口岸中,满洲里口岸、珲春口岸和绥芬河口岸是通往俄罗斯的口岸,鸭绿江口岸和图们口岸是通往朝鲜的口岸,因为俄罗斯地大物博,通往俄罗斯的三个口岸对面基本看不到什么风景,而鸭绿江和图门两个口岸是由两条河将中国和朝鲜分隔开,河对面就是朝鲜,游人到这个地方,很多人都会臆想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河上的大桥到对面去逛一逛。

到口岸城市除了看国门和界碑,口岸城市看点还是比较多的,一是看街景,如满洲里的很多建筑就极富俄罗斯的特色;二是尝对面国家的美食,口岸城市一般都有对岸国家的特色美食,商店里会出售他国的食品和工艺品;三是感受异国的文化,口岸即是窗口也是一个集散地,这里荟萃了两个不同国家的文化,如满洲里,大街上的俄罗斯人,他们很多不是来旅游或者购货的,人家是来“走亲戚”或者“串门”的,这是口岸城市特有的一道风景。

当然,到口岸城市旅游要做好资金的储备,一者因为口岸城市的消费水平都比较高,二者是因为这地方可以买的东西比较多,钱包是否充实决定了旅游的尽兴程度。

3、东北的原野。

到东北旅游的人其实也不用太担心自己的钱包,口岸城市消费水平比较高,好在东北有很多免费的旅游景点,这些景色都是大自然留给东北人的宝贵遗产,去东北旅游的人可以尽情地享用。东北比较著名的原野有额尔古纳河风光、漠河的北极村、北大荒农场、黑河的五大连池、呼伦贝尔草原等。

东北的原野上,处处都是风景。在东北乡下,群山环抱中间的白雪皑皑的小山村,村边矗立着一排排白桦树,在蓝天的映衬下,雪将农民的小木屋包裹得严严实实,这样的场景是那么的静谧和恬静,宛如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不时从家家户户烟囱里面冒出的青烟,仿佛是一条条天与地之间的联络线,间或有马车驶过乡村小道,马车压着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听到外面有人经过,耐不住寂寞的小狗对着村道狂吠几声,算是对过路人的一种回应。家家户户室外都没有人活动,但是人始终是这个村庄的主宰,白雪盖住一切,但是盖不住暖暖房子里的生机。当然这样的景色只属于东北人,大雪封山以后,外人很难进入这样被瑞雪包裹的地方。

东北原野上最令人神往的景点当属北极村,它是中国最北边的漠河县中最北的一个小山村,在这个村子里,你能够看到极地之光,还能够看到黑龙江的源头,站在村头,河对面就是另外一个国度。这个村子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被大雪覆盖,全年最低气温达零下50多度,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气候条件创造出了特殊的景色,由于近几年这个地方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很多原本自然和质朴的景色因为经济因素的介入变得有点失色。其实,如果不图北极这个名字,估计周边的村庄也能看到差不多的景色。

跟很多爱看雪景的人不同,我更喜欢东北秋天野外的景色,秋天的时候,开车在东北郊外,行驶在成排的高大白桦树相拥的道路上,路上被金黄色的白桦树的叶子厚厚地铺了一层,此时你能看到的景色有,树干是白色的,叶子是金黄色的,路边的一些野草或者野花的枝叶被霜染成红色,头顶的天空是湛蓝色,人仿佛置身于油画之中,这样的美景只能在东北的原野上能见到。站在原野上的水边,远处的矮山下一排排白桦林倒影在水中,不知名的水鸟在水面上自由地游弋,矮山上被绿色、红色、黄色等多种颜色的灌木所点缀,这样的景色构成的画面,真是美不胜收。

很多去东北的人,还喜欢去参观北大荒的农场,一眼望不到头的田垄,上面种着一排排一眼望不到头的庄稼,有成排的玉米地,有成片的大豆地,也有无边无际的高粱地,在收割的季节,红色的收割机行进在庄稼地里,收割机的两边,一边是随风荡漾的成熟庄稼,一边是堆积如山的秸秆,这样的场景不仅充满着丰收的喜悦,而且给人极度开阔和振奋的感觉。这样的场景会勾起很多当年在北大荒农场插队的人的回忆,这是属于一代人的记忆,他们当年在北大荒战天斗地,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是他们用自己的韶华证明北大荒是可以变成北大仓的,事实上,东北真的成了北大仓,全国人民现在都在吃着东北的大米,使用东北的大豆压榨出的油料。

东北原野上,其实也有一股人文的风景,那就是“二人转”,东北人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在几十年前,非东北人是不知道“二人转”的,这些民间艺人从黑土地汲取营养,形成了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戏种,很多人一直以为“二人转”是唱功,“二人转”有特色主要还是因为,二人转演员都有一项杂耍本领,这样的杂耍可能是会一种奇特的乐器,或者是以奇特的方式演奏乐器,再或者就是杂耍表演,他们在唱戏的同时穿插奇怪的“伴奏”,这样的表演方式顿时就能让人沉迷其中,“二人转”以前基本限定在东北地区表演,主要原因是因为,关内人“欣赏”不了东北的文化,“二人转”跟味道浓烈的东北菜一样,太过于实在,以至于演员在表演的时候经常会将“压箱底”的货都展现出来。

五、东北的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因为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自然也孕育了东北独特的文化。这样的文化通过饮食男女的日常行为展现出来,有些展现的很鲜明,有些展现的很隐蔽。正如很多不了解东北的人,印象中东北人是以面食为生的,其实,很多东北人不爱吃面食,也难怪,东北是中国的优质大米基地,东北大米已经供应到中国南方的很多地区。东北人确实爱吃面食,很多面食做的非常好,东北人进入很多南方城市主打的饮食品种就是东北手工水饺。

说到东北的文化,第一让人想到的是东北的饮食文化——东北菜,因为东北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最能展现东北文化的一个产品。东北菜的基本特征是:量大、价平、味重、实惠、简单。量大应该是东北菜馆的主要标志,东北人的天性就是大气和大方,要是东北菜做的跟南方菜那么袖珍,会被东北人看不起的,大口喝酒必须能吃上大块的肉,大块的肉自然要放在大碗里面盛。东北人需要实惠,量小价高的事东北人不能做,不然会被人讥笑成小气,这不是东北爷们做的事。味重是因为东北人口味重,做菜必须舍得油盐,不能在小地方让人看不起。价格便宜、量又足,这就是实惠,不实惠的事东北人不好意思去做。简单那是因为东北的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大冷的天,谁会认真地选菜、摘菜、配菜和做菜,全部原料一锅烩,方便、省事。去过东北菜馆的人,几乎都能说得出东北的“看家菜”:小鸡炖蘑菇、东北乱炖、酸菜汆白肉、猪肉炖粉条、拔丝地瓜,凉菜有大葱蘸酱或者蔬菜蘸酱,东北菜滋味浓郁、火候十足、味道分明。尽管东北菜没有被列入中国的“八大菜系”,但是东北菜馆如今遍布全国各个城市,没有东北菜的城市,始终让人感觉缺少一种味道。

能表现一个地方文化的要素,除了“饮食”,就是“人文”。在经济发展之前,东北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黑龙江和内蒙的一些地方,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被大雪覆盖,大部分东北农村一年只有一季收成,严冬的时候,很多东北人只能整天呆在屋子里面,因为零下30-40度的室外,时间稍长就会被冻伤。东北人以自己的豪爽和幽默抵御了严寒,男人们隔三差五地积聚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女人们在一起磕着瓜子说着家长里短。东北人不像北京人那样关心政治,也不像南方人那样沉迷生意,他们在一起能做的就是畅聊“亲情”和“人情”,跟关内人不同的是,东北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天生的“语言大师”,无论什么样的事,从东北人的嘴里说出来,都会带着风趣和幽默的调子,东北人都是天生的“小品王”,无论男女老幼,他们都能以质朴的语言,诙谐地表达出身边的人和事,尽管有些人和事他们说出来特别的直白和质朴,有些不论荤素的玩笑开得让人面红耳赤、不忍卒听,但是,东北的爷们和娘们,他们就是这样的范,大有话不动人死不休的架势。

东北人的直率来自于他们生活的“直接”,一家或者几家人长期聚会于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大家都熟悉到完全知根知底,在人际交往的时候,些许的掩饰或者狡黠,就会被人一览无余,没法掩饰的东北人就选择不掩饰,甚至男女私情他们说的都是那么坦然和干脆,他们不仅会在室内说,在田间地头会说,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会说,东北人没有不敢说的,自然他们也是没有不敢做的,这样的个性决定了东北人特别好打交道,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只要有一个东北人,环境马上就会变得轻松活跃,要是有一群东北人,东北的老乡们就会将聚会场变成他们的热闹场,他们会迅速打成一片,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表达习惯,共同的兴趣爱好。

东北是一个非常辽阔的区域,这个地区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这里积聚了超过一亿的人口,东北的资源特别丰富,白山黑水不仅盛产优质的大米和大豆,而且还盛产木材、山珍、人参和鹿茸,这里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迹罕至,但是东北辽西的红山文化不仅将中国的文明史往前推进了1000年,而且第一次印证了中国古人以龙为民族的图腾;位于辽宁和吉林交界的新宾县有一块风水宝地,努尔哈赤将自己父亲及以上的先祖安葬在这个地方,不管你熟悉或者不熟悉风水,一踏上新宾这块土地,你就会感觉到这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想当初,努尔哈赤凭借13副铠甲,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就迅速占领中国,这是一种气势,更要有一幅气吞山河的心胸,这样的心胸只有广阔的东北平原才能养成。

如果不是职业的旅行者,很难有人足迹能踏遍东北的土地,也不会领略到东北全部的优美风光,好在东北的风景跟东北的人一样,一方面,东北的风景个性非常鲜明,另一方面,东北的景色很多都比较接近,哪怕只有一面之缘,东北的印象就会牢牢地镌刻在游人的记忆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