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步之城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邯郸是河北省最南部的一个城市,毗邻河南省最北的安阳市,邯郸算是河北的南大门。邯郸现在不过是河北诸多城市中的一座,因为它有著名的邯郸钢铁,因此,邯郸应该算是一座重工业城市。


   
历史上,邯郸可是一座非常了不起的城市,他的了不起不仅仅因为成语“邯郸学步”,据说中国三千多条成语中,关于邯郸的占了一半;他的了不起也不仅仅因为出了赵奢、蔺相如、廉颇等著名的人物,倡导“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比这些人都有名;他的了不起是因为,他曾经是赵国的首都,赵国是当年战国七雄中唯一可以叫板强秦的国家,要不是赵武灵王意外身亡,要不是赵国的后几任国君不给力,不知道历史上该是秦灭赵,还是赵灭秦。

秦国最后灭了赵国,秦国也没有占到便宜,因为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国女人(赵姬),她制造了一个千古之谜,她让中国的第一任皇帝不知道自己老爹是谁,这个玩笑开得真的大。司马迁修《史记》的时候,在《始皇本纪》部分,他说秦始皇是他爹子楚的儿子;而在《吕不韦列传》部分,他说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因为《史记》的两种说法,后来人一直说不清,奇货可居的吕不韦被秦始皇逼得自杀了,风流成性的赵姬在秦始皇当上皇帝后,还给秦始皇生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要不是嫪毐与赵姬擅权的心思太大,秦国后面的历史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没去邯郸的时候,我印象中,邯郸应该有古城墙的,当年那个有历史的城市,城墙一定是高大伟岸的。


跟着导航不经意之间就到了市中心,我们在网上预订的邯郸宾馆处于正市中心的位置,宾馆对面是邯郸博物馆,博物馆两侧一个是青少年活动中心,一个是老干部活动中心,邯郸宾馆毗邻丛台公园。

    尤其是邯郸博物馆门口还停着2辆闪着警灯的装甲车,让人肃然起敬,心里不敢有丝毫的造次。事后证明,住在这样的地方真的是错的,因为非常不方便,尤其是春节期间,出去吃顿饭要走2里路,这还是在熟悉周边环境的情况下,我们那天再宾馆门口大街上走了2个来回,硬是没有发现一家可以吃饭的地方,晚上想买瓶水,我就是没见到开门的小卖部。第二天早晨找加油站的时候,我开车在宾馆周围转了有20公里,也没有发现一家加油站,甚至导航也经常出差错。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在百度上没有发现有参考价值的邯郸旅游攻略了,估计这个城市就不是一座旅游城市,很多景点的名气远远大于景点本身。比如丛台公园里面的武灵丛台和七贤祠。据说丛台是赵武灵王看练兵和演出用的,而现在看到的台子上的阁楼竟然是明朝人修的,以前是否有阁楼,不得而知;台下的七贤祠,听名声以为是纪念“竹林七贤”的,没想到,它是在明朝末年魏忠贤生祠的基础上上改建而来的,所谓的七贤,不过是赵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七个人:赵奢、廉颇、蔺相如、程婴,公孙杵臼等七个人,感觉有点混搭。

据说现在邯郸城里新修了“学步街”和“赵都城”遗址,想想丛台公园里的两个景点,我觉得不看可能比看会更好一些。

邯郸值得一看的景点其实还有好几个,不过这些景点都分布在邯郸的郊区,一个是娲皇宫、一个是响水堂石窟、一个是磁县博物馆、一个是永年的广府古城,还有一个是市郊的“黄粱梦”遗址,差不多就这些了。

磁县博物馆原本以为它会像景德镇的古窑博物馆似的,它是一家聚古窑制作全流程的实景展出馆,到现场才知道,它是一家比较典型的室内博物馆(我们就以邯郸博物馆代替它了。),娲皇宫和响水堂石窟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列入行程计划,女娲一直是神话人物,她的皇宫里我不知道能看什么,响水堂石窟太小了,不值得我们专程跑一趟,因为以前去过龙门和云冈石窟;我们重点去了黄粱梦遗址和广府古城。

黄粱梦算是保存的非常好的一处遗址,这是成语“黄粱一梦”的诞生地,其实这是一座纪念吕洞宾成仙的祠堂,几进院落保持了古朴的风格和造型,保存非常完美的一处所在,可惜的是,道教在中国没落了,不然这里香火一定旺盛。

永年的广府古城是邯郸最自豪的一处景观,地点在邯郸城郊的永年县境内,离邯郸市区大约有30公里,这是一座城墙保存得比较好的古城,尤其难得的是,城墙周围还有护城河,据说这是除故宫之外的唯一带护城河的城,但是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广府古城小多了。

也许还是因为邯郸人的旅游意识不强,他们仅仅修复了广府古城的城墙,城内的居民设施基本没有改善,且城内居民的管理非常混乱,这也就是我站在城门楼上往城里照相,家家门口都挂着“厕所一元”广告的原因,如果以城墙论,平遥都比不了广府古城,平遥城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广府古城里面除了等着赚钱的农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到一个地方,我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到邯郸之前我也是这样想的,结果我们有点失望。邯郸这座曾经连男人走路都会被人模仿的城市,也许是固步自封的缘故,在旅游方面,我几乎没有学到一点东西,这真的让我感到有些遗憾,这种感觉表达起来也许很难,我还是说个具体的事例吧。

在邯郸博物馆,我带着女儿随着橱窗一件件地欣赏磁州窑瓷器的黑白艺术,磁州窑的所有瓷器门类中,我最喜欢它的瓷枕,瓷枕原本算不是艺术品,但是磁州窑的古代技师们往世俗的枕头中引入了文化的内容,瓷枕变成了文化,甚至代表了磁州窑瓷技术的最高境界,如果将瓷枕艺术一直传承下去,磁州窑也许不会没落,而它偏偏开始学习制作青花瓷器。没有景德镇的优质高岭土,没有景德镇那么出色的山水画大师,没有景德镇的拉坯和烧窑的匠人,磁州窑出来的青花瓷跟很多地方上小窑口出来的瓷器没有实质性区别,看到橱窗里摆设的“磁州窑创新青花瓷器作品展”,我真的想抽这个“所谓创新者”一个大嘴巴子,老祖宗留点遗产不容易,不能传承,也不要去祸害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