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说宋朝》不仅可以读,也可以听了。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如我等70年代出生的人,在中学时代最大的享受就是每天可以听半个小时的评书,评书是我们当时的精神食粮和知识的源泉。第一次收听的评书是《岳飞传》,随后听到的是《杨家将》、《水浒传》和《三侠五义》等,评书中介绍的大都是宋朝著名的人物和事件,通过评书的传播,这些人物和事迹已经深深镌刻在很多人的记忆中。

那个年代,一个村子里没有几台半导体收音机,为了赶一场评书,有时候要走上几里的路程。通过评书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宋朝的人物,这些人物和历史故事也成为了我们当时生活的一个部分。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我们接触历史题材的机会越来越多,有书籍、电视、互联网等,假如对现代人做一个随机调查,让被调查者随口说出宋朝的几个特点,估计以下几个答案会名列前茅:一是宋朝是一个软弱的朝代,皇帝很软弱,臣子爱投降;二是宋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前有抗辽的杨家将,中有抗金的岳飞,后有抗元的文天祥;三是宋朝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朝代,除了积贫积弱,宋朝乏善可陈。公众对于宋朝的印象除了受评书的影响,还有就是过去经常看到的电影和戏剧,如包公戏、杨门女将等,这些历史知识的普及成效是历史教科书无法达到的。

喜欢历史的人,其实很容易发现,宋朝的历史除了政治之外,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接触到的东西:一是宋朝是封建社会存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二是宋朝诞生了很多伟大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中宋朝占了六席,宋词是宋朝开创的一种新的文体),三是宋朝的程朱理学将中国的哲学提升到新的高度,四是清明上河图绘制的是宋徽宗年间东京汴梁的真实场景,五是宋朝的书法和绘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艺术水准,所有这一切跟“积贫积弱”都沾不上边。带着这些好奇感,我翻开了厚重的《宋史》,顷刻之间我发现,我们知道的宋代人物和事件很多都是故事化的。评书和演义不是历史,或者说,评书和演义是故事化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人的生活,我们后人了解前人的生活,依靠的是前人的史料,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史料,它们给人的感觉是那么不容易理解,这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了解历史人物需要联系当时历史情境,没有了情境,很多事件的真相让人无法理解;二是历史的话语权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在当时话语权被皇家所控制,在后期话语权被所谓的“大家”所控制,“大家”的一个观点几乎就给历史事实盖棺定论了;三是时空上的错位导致我们以现代人的思维去考虑当年的人和事,这样得出的结论与历史真相也有很大的出入。

以我在历史方面研究的水平,我不敢说自己能够解读《宋史》,但是围绕宋朝的一个人和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议题,值得历史爱好者去思考。

1、关于英雄。

宋朝是一个盛产英雄的时代,我们知道的杨家将、包拯、岳飞、文天祥等,这些人物以自己的生命为后来人书写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身上释放了人性中最灿烂的光辉,这些人的英雄事迹足以标榜千古而流芳万世。崇拜英雄是很容易的,但是自己真的想做一回英雄,很难!

今年夏天,我们全家自驾游途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沟里,我们被一群藏族青年打劫,好在当时我们已经坐进车里并且关上了车门和车窗,最后我们破了一点小财逃脱了一场劫难。如果是英雄,他们面对这么复杂的情况时,他们的表现跟我们会完全不一样,我们由于过度害怕,事后连个报警电话也没有打,我们害怕当地的警察会跟这些黑恶势力沆瀣一气。我知道这群人一直在这个地方打劫,他今天打劫完我们,明天会继续打劫别人,我们能做的就是祝福这些曾经被打劫将来还要被打劫的人,能如我们一样的幸运!

相较于英雄,我感觉了自己的渺小,但是,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要想伟大起来真的不容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历这个事件,我知道了,如果自己当不了英雄,那也就不要苛求别人去当英雄,因为,不是什么人都能当英雄的。对照历史中的人物,在大兵压境而临危不惧的人,这都是人群中的少数人,他们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在非常情况下,没有做出我们希望做出的行为的人,我们也大可不必加以鞭笞,因为大多数人都当不了英雄,英雄的稀缺这才显得英雄的珍贵。比如张邦昌,在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到北方以后,作为一个臣子他不仅没有杀身成仁,反而甘愿成为金人的傀儡,历史上将他列入奸臣,即使最后他将政权顺利交接给赵氏家族,历史好像也没有宽恕他,现在想想,历史对他好像有点求全责备呢。

2、关于忠臣。

忠臣是什么?顾名思义,忠臣就是忠于国家的臣子。这是我们以现代政治去解释忠臣这个概念。在一个封建王朝,国家是谁的?国家是皇帝的,忠于皇帝与忠于国家是一个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作为国家的大独裁者,只有忠于皇帝的臣子才会被认为是忠臣。

其实这个概念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我们究竟是该忠于组织,还是该忠于组织的最高领导者,这是一个没有理想答案的问题,尤其在组织的最高领导者的利益与组织利益不相一致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明显。对于理性的人来说,忠于领导人还是忠于组织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里面存在着利益关系的博弈。按照执行力来说,下属要忠实地执行领导的决策,试问领导的决策与组织利益发生背离的时候,谁对组织利益负责呢?换句话说,组织中的人如何忠于组织,我没有答案。

因为没有答案,所以我们在讨论历史人物的时候,经常遭遇的尴尬是忠奸难分,章惇、蔡京、童贯是奸臣吗?他们可是忠于皇帝的臣子;岳飞是忠臣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从宋高宗的角度来看岳飞,宋高宗会认为岳飞是忠于自己的吗?答案又是一个未知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我们又喜欢以忠奸来辨别人好坏的时候,难免会对历史人物做出不客观的结论,在“标签化”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也在凭着感觉理解和认知古人。让我比较矛盾的是,正史上记载的历史人物很多与我们听说的人物差距非常之大,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忠,什么是奸。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奸人也做过好事,忠臣也干过坏事,这是历史的真实。

操作说明:

    第一步:在手机下载“静雅思听”软件;

    第二步:打开客户端,在里面搜索“理说宋朝”,就会出现下面的画面;

    第三步:点开《理说宋朝(北宋篇)》或者《理说宋朝(南宋篇)》;

    第四步:可以逐章节收听。我试了一下,要是不付费可以收听前三章,付费的话,一本书大概13元钱,希望朋友们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