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子俊最终选择了一家大型的咨询公司,这家咨询公司主要从事公司经营、管理、销售、融资、投资等方面的管理咨询,说这家公司大,是因为它是一家大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在银行内部叫研究所。 该公司在国内咨询行业非常有名气,这家咨询机构还承接过国家级的研究课题,殷子俊感兴趣不仅因为它们的经营范围好——政策研究、管理咨询,而且因为这家咨询公司的收入非常好,他们跟银行员工一样拿保底工资,同时他们还享受咨询项目的收入提成。这个机构里面几乎是高级知识分子,殷子俊比较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他进公司之后只做了一件事,将公司的内部管理做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也成了公司可以外销的产品,为此,他在银行内部做了多场培训,不到三年时间,他就已经成为资深的咨询顾问了。 殷子俊一直说杨得志命好,殷子俊这次担任这么重大项目的负责人,行里其实是有两重考虑的,一是他在管理领域,尤其在选人、育人领域有很深的专业造诣;二是因为他在银行里熟人不多,高层领导不希望招聘的重点人才里有太多的人情或者关系因素。 假如杨得志没有事先找殷子俊,他一定过不了这道关,不说他通过不了招聘设置的笔试,即使能参加面试,他一样过不了关。当时银行内比杨得志技术好的人多的是,就拿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家行的科技处长来说,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见识都在杨得志的上面。 他们最终输给了杨得志,正是因为他们自恃技术高超。杨得志开始跟殷子俊见面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当殷子俊问他以什么取胜的时候,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了一通自己对计算机发展的认识,以及自己在专业方面研究的水平,听了杨得志说完,殷子俊笑了,他半天没有说话,殷子俊的表现让杨得志有点愣神。又歇了一会儿,他问殷子俊自己回答得怎么样? “你水平真的高,真的是行里难得的计算机人才!”殷子俊笑着回答了杨得志的问题。 “你觉得我有几分胜算?”杨得志似乎有些紧张。 “我感觉你没有胜算。”殷子俊突然不笑了。 “你觉得我说得不好?或者是水平不行?”杨得志满脸疑惑。 “你说的太好了,且非常专业,以我一个外行的眼光看来,我只有佩服你的份。” “说假话吧?” “不是,我说的绝对是实话。” “那?你为什么又说我没戏呢?”杨得志更加困惑了,脸上好像都写着一个问号。 “你想听真话吗?” “那是当然的了,我们之间还说什么假话?” “好的,那我问你,你面试的时候是想把行领导吓倒,还是想让他们听懂?” “当然是想让领导听懂。” “我遗憾地告诉你,你说的话,我基本没有听懂。” “你的意思是,我要改改表达的方式?” “不是,我让你调整讲话的内容?尽量不要谈技术。” “我应聘的是总行科技部的领导岗位,不说专业的我说什么?” “竞聘不是要展现你自己会什么,而是让领导知道你会什么。” “我是要让领导知道我会什么。” “你说的太专业了,这次招聘的是管理岗位,如果要技术专家,行里就不会组织这么大规模的竞聘了,直接从国外的大型计算机公司高薪诚聘几个就可以。行长们也不用亲自上阵,随便请几个专家就解决问题了。” “那你的意思是?” “行里希望通过招聘,发现科技的领军人才,这样行领导才会有信心将这么大的工程托付给合适的人,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几乎决定银行未来几年的发展走向,所以一定要全面思考,确保行务会决定的工程能够顺利实施。” “我大概明白了。”杨得志微笑着对殷子俊说。 殷子俊没有吭声,他知道杨得志还是不知道。 |
|